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采用直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录像演示,使学生直观了解推拿各种练功以及手法的标准动作姿势、分解动作和训练方法等,对各种动作要领进行反复记忆。同时,采用先进的推拿手法测定仪器,利用仪器对各种手法的正确波形记录和显示,给学生以直观的优、劣判断。这些直观化教学手段的实施,补充了传统教学语言在表达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荒诞派戏剧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文化类型的代表,从理论到实践,都与传统戏剧相对抗.它运用一系列荒诞手法把内容上对人本体的探索与形式上对文体的探索结合起来,极大地拓展了戏剧发展的艺术空间.它在艺术形式上与传统戏剧形成根本区别,并因此更新了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戏剧观念.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融合的趋势下,探讨传统婚礼服装饰手法的艺术价值,研究婚礼服装饰艺术的发展。有助于对婚礼服装饰手法的现代性进行创新设计,对发展现代民族婚礼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地域文化特色缺失问题,利用当代遗址保护性景观设计案例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出发点,从理解遗址区位背景、尊重遗址传统地域文化、提炼遗址文化精髓、遗址文化精髓结合设计手法、设计手法规划分析五个方面,构成整个案例与传统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体系,并深入分析其步骤、手法。本文从遗址性景观设计案例人手,结合传统地域文化来探讨我们的设计思维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北美反乌托邦小说通过大量使用时空对比、观念对比、人物对比等来描绘传统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以此创造文本厚重的历史意识,突显两种社会中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以及对自然的不同态度,从生态的角度重新定义文明,重估其价值。这与传统文明虽然大相径庭,甚至许多方面相互冲突,但在自然面前都怀着尊重或者敬畏的态度,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顺应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并且都彰显了大自然蕴藏着无限潜力并对人类具有启示和拯救意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界对《红楼梦》中诸如开篇预言叙事、诗词预言叙事、用梦境、谜语、讖语、谐音等预言叙事手法的论述,成果颇丰,但同时却忽略了《红楼梦》中的这些预言叙事手法对中国传统叙事手法的继承以及其出现的原因.文章就这两方面来再次探讨一下《红楼梦》中的预言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7.
反都市现象是 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一股主流,作家们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和手法抨击和揭露资本主义都市文明的弊端和现代科学技术对人性的摧残,同时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眷念以及对原始回归的向往,这种原始主义思想源于他们头脑中积淀的集体无意识,体现了他们力图寻求祖先的原始精神,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和拯救。  相似文献   

8.
《毛诗正义》虽属传统的解经范式,但其对《诗经》艺术表现特征的总结引人注目。在情志合一、直言非诗的理论基础上,它对《诗经》章法结构、用韵情况和赋比兴手法等做了系统深八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论故事新编体《青蛇》的叙事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事新编是指以小说的形式对古代历史文献、神话、传说、典籍、人物等进行的有意识的改编或重写。对传统故事的改写体现了对传统文学价值观的颠覆。故事新编体《青蛇》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入手,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已成定论的爱情绝唱,对传统的白蛇传故事进行了颠覆性的重写与诠释。从文本互涉和叙事学有关理论看,《青蛇》的叙事手法主要有视角转换法、时空交错法、文体互涉法和元小说技巧法。  相似文献   

10.
故事新编是指以小说的形式对古代历史文献、神话、传说、典籍、人物等进行的有意识的改编或重写。对传统故事的改写体现了对传统文学价值观的颠覆。故事新编体《青蛇》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入手,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已成定论的爱情绝唱,对传统的白蛇传故事进行了颠覆性的重写与诠释。从文本互涉和叙事学有关理论看,《青蛇》的叙事手法主要有视角转换法、时空交错法、文体互涉法和元小说技巧法。  相似文献   

11.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作品的典型代表作。本文透过小说杂乱的描述,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内容、代表性人物的描写、荒诞不经的情节和逻辑悖论手法的应用等方面对小说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黑色幽默作品的写作手法及小说所揭露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2.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是英国后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成名作。在这两部著作中,海勒和贝克特都采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以诙谐讽刺的语调,深刻反映了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荒诞,探究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创作形式解读了文本中黑色幽默的后现代艺术创作手法,揭示了作品中黑色幽默所反映的西方后现代社会人孤独、焦虑和无助的心理,并阐述了黑色幽默的警世意义。这两位作家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深刻洞察及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忧虑,对解决现代人精神领域出现的问题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的语言表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探讨约瑟夫·海勒最具代表性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运用黑色幽默手法来服务其荒诞的非理性主题的诸种语言表征.基于对文本中大量的黑色幽默语言的实例分析,分别从悖论、平行对仗、重复、比照和并置等修辞层面,揭示了作者运用黑色幽默深化小说的非理性主题的手段,并指出黑色幽默的语言特色正是其展示的非理性世界的超现实表征.  相似文献   

14.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当属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精品和典范。从反映论看,它是权力法则的象征;从表现论看,它是演示现代荒诞意识绝妙的艺术载体。从反映论与表现论的不同角度进行双重解读,更能彰显出小说的精品价值和经典意义。  相似文献   

15.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是英国后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成名作。在这两部著作中,海勒和贝克特都采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以诙谐讽刺的语调,深刻反映了人生的痛苦和世界的荒诞,探究了人类存在的意义。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创作形式解读了文本中黑色幽默的后现代艺术创作手法,揭示了作品中黑色幽默所反映的西方后现代社会人孤独、焦虑和无助的心理,并阐述了黑色幽默的警世意义。这两位作家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深刻洞察及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忧虑,对解决现代人精神领域出现的问题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语境下的黑色幽默,打破传统悲喜剧分离的表现形式,创立了一种悲喜交织的新情感表现方式,善于塑造滑稽无奈的小人物形象,及搭配上故事情节的运用,使得黑色幽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无论在思想基础上,或是情感的形态上,都是崭新的美学创造。黑色幽默在动画片《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中占主导因素,是动画片成功的最大亮点。本文拟从剧本因素、角色人物的性格、视听的表现手法三方面分析黑色幽默的构成形式,推论出黑色幽默在片中的重要性,并期望国产动画片的剧本创作者对于黑色幽默的运用达到认同与共鸣。  相似文献   

17.
论述黑色幽默派代表作家通过作品对美国社会所表达的极度不满,和对现实社会既荒唐又丑恶的本质的揭露,认为黑色幽默派小说是最具时代特征的,它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指出这是它之所以能够在美国文坛造成重大影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学幽默是一种语言幽默,可分为人物幽默、情节幽默、旁白幽默等。从翻译角度看,情节幽默、旁白幽默以及人物的形貌幽默、行为幽默、心理幽默等完全或基本可译,文字幽默、文化幽默以及作为意味的幽默只有部分可译,或基本不可译。  相似文献   

19.
<疯狂的石头>以多线交错叙述的立体结构、民间广场化的言语狂欢、戏仿与恶搞等游戏化的后现代电影话语诉说着转型时期当代中国混乱而又复杂沉重的现实主题.影片以大众化的外在形式融入后现代的文化内核.构成该片的黑色幽默与戏谑反讽的基调,给人留下变革中的中国城市特有的粗糙而鲜活的生活质感.它是一部荒诞而又写实的寓言,在令人捧腹大笑的同时让人领悟到其荒诞可笑的情节无一不折射出光怪陆离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黑色幽默派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当代小说的语言、主题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从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黑色幽默、表现改革开放后城乡文化冲突的黑色幽默,具有写实基础和风格的黑色幽默3个方面讨论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对当代中国小说价值取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