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复旦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发表赵莉莎同志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性质》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一种不完全的商品.该文除了把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部分个人所有作为论据以外,还把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看成是一种特殊的间接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到底是直接结合还是间接结合?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间接结合,一种是直接结合.在间接结合的情况下,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是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而在直接结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二期刊登的赵莉莎同志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性质》(以下简称《性质》)一文,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是一种不完全的商品.理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还以不完全的形态存在着.这就是: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完备性和由此决定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间接性.二、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我认为《性质》的论点和论据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一、公有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一)经典作家们认为公有经济中劳动力不能成为商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很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一旦建立起来,就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劳动者成为全社会所有生产资料的主人,整个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劳动力当然也不是商品。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劳动者对社会进行义务劳动,劳动者所需最低生活资料实行配给制,劳动力也不是商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虽然认为社会主义必须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且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指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根本条件,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实际主人,劳动者的劳动力已经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呢?这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争论而未解决的课题。现将我的观点陈述于下。一、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性我的总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具有商品性,但不是完全的商品。也就是说,从劳动者整体形态看,社会主义劳动力不具有商品性,但从劳动者个体形态看,社会主义劳动力又具有商品性。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于劳动力性质问题,一般意见都是说,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只限于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力生产则已退出。理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就随之消失了。对这一问题,我个人的意见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性质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性质,也不同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性质,它是一种不完全的商品。  相似文献   

7.
<正> 生产要素结合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大家经常使用,但在具体使用中,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特定内涵并不明确,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把结合方式理解为狭义的生产关系,认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还有它的社会方式,它实质上是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也有的主要从所有制关系上来理解结合方式,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互结合的社会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社会或集体范围内的直接结合”。还有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所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形式’就是生产方式或劳动方式”。生产要素结合方式应该如何理解?它究竟包含什么特定内容?为什么说它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必然引发不同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化,但这并不一定否定劳动者主人地位,而是可能有利于劳动者主人地位的巩固和增强。但是,只有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公有制与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理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者理解为公有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而不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所能实现的社会生产资料的“自由主人”,才能正确认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者主人地位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在一个时期来就存在着争论。它涉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需要分清是非。一、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并非“一无所有”劳动力并不是在任何社会经济条件下都会变成商品的。劳动力变成商品成为买卖对象,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处置自己的劳动力,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二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没有物质生产资料,自由得“一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应与马克思论述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有所不同。工人必须有权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一条件,无论是在私有制还是公制下都是相同的。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第二条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是工人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尽管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公有的形式),但由于公有制下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不是直接结合,而是间接结合,因而使其劳动力成为商品。虽然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都具有商品属性,但二者的性质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力商品是为资产阶级创造剩余价值,为资本主义积累社会财富;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是为无产阶级创造新价值或利润,为社会主义积累社会财富。承认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是商品,有利于彻底贯彻按劳分配,对提高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即所有制关系,是根据劳动者与生产物质条件结合的不同方式来区分的。资本主义结合的方式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劳动者一无所有,不得不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劳动者虽然在使用着自己的劳动力,使用着生产资料,但在劳动过程中,他既不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也不是劳动力的主人,因而不能充分发挥生产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商品,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具备这两个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必然的.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对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经济问题探索》1981年第1期发表了伍昂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部分个人所有关系及其意义》①一文,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已经具备了公有的性质,这是基本的”,“也具有部分个人所有关系”。对于这种看法笔者认为有商讨的必要。我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劳动者个人所有。 一 伍昂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基本”“公有”“部分个人所有”,根据是什么呢? 伍昂同志认为: 一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理论界有的同志为了论证社会主义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新辟了一条把劳动力商命化同社会化商品经济联系起来的思路。他们认为,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看,“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简单生产向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同社会化商品经济相联系。因此,只要存在社会化商品经济,劳动力商品性质是不会消失的。”在这些同志看来,劳动力成为商品既然是社会化商品经济的必然现象,而社会主义经济毫无疑问是社会化商品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必然具有商品性质。到底什么是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本文姑且不论,我们只想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过程作一个简单的回顾,让有关的历史对上述观点的真实可靠性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5.
<正> 现阶段我国个体经济究竟是什么性质?学术界有各种看法:一种认为是资本主义范畴的经济,一种认为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一种认为是受公有制经济影响的小商品经济。那种认为个体经济属于资本主义范畴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个体经济是建立在个人劳动基础上的,而资本主义经济则是建立在剥削雇佣劳动基础之上的。认为现阶段我国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观点,其理由如下:1、个体劳动者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产品由劳动者直接分配,这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相一致;2、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个体经济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  相似文献   

16.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身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有依靠出卖劳动力来养家糊口。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劳动力才能成为商品。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形成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完全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因为在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尤其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对劳动力商品范畴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这是《资本论》中一个大家熟悉的论断,所以传统的观点都认为劳动力商品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作者在文章中认为,劳动力商品应该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范畴,并连带就劳动力成为商品同劳动者的生产主人翁地位和按劳分配阐述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劳动力商品并非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社会主义现阶段还有劳动力商品也并不意味着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普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劳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并不完全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否定劳动者对公有生产资料的个人的所有权,按劳分配不等同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力的实现未必会通过雇佣劳动形式或劳动力买卖形式,若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取代按劳分配,将严重扭曲社会主义制度,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马克思的设想,认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但事实上它在理论上是难以成立的,在实践中是难以实行的。它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分配原则或基本特征。我认为,它基本上属于“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具有空想性质。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按劳动力价格分配个人消费品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客观必然性。什么是按劳分配呢?按劳分配的实质和基本规定性就是: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这里的难点在于如何计量劳动的量。众所周知,马克思设想的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一种产品经济模式。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各劳动者的劳动直接就是社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各种教材都把生产资料所有制看作是所有制的唯一内容,而把劳动力所有制拒之门外。但在经济理论界,劳动力所有制问题却是长期争论的热门话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展开,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空前热烈。改革的实践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这一课题。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劳动力所有制的看法大体有如下几种:一是“乌有”说,认为根本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范畴;二是公有说,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同生产资料一样是公有制;三是部分公有说,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是部分公有部分归劳动者本人所有;四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