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等生产要素必然要参与分配,纯粹形态的按劳分配是不存在的,因此必须对按劳分配的主体、对象、尺度重新进行确定,并重新建立收入分配机制。现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不存在两个主体和二次分配;由于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限定为劳动者的部分收入,而不是全部经济收入;按劳分配的尺度是劳动效益,即劳动者的劳动投入对企业生产利润所产生的效益,与此相适应,要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自主分配、双紧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术界对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准认识不一,有人认为主要是生产力,有人认为是生产关系,有人认为是生产方式,还有人认为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形式。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把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和划分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准区别开来。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贸易强国的现实差距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仅居美、德之后,成为名符其实的贸易大国,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世界公认的贸易强国相比,在贸易结构、出口产品竞争力、对外贸易主体、对外投资、国际贸易标准和规则的制定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实行大公司、大集团化战略,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标准和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如我省临朐县1989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60%以上。乡镇企业已成为不发达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但是,不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由于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致使它的正常发展受到困扰。  相似文献   
5.
我国入世必然会对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要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 ,及早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使农业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和较快地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应坚持粮食生产规模化 ,经济作物生产精细化 ,饲料作物生产推广化和畜牧水产业生产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难度调整产业结构有两条途径:一是调整产业间资产存量结构;二是调整产业间资产增量结构。无论就哪条途径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都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一)资产存量结构调整的困难现存国有存量资产约有1.6万亿元,其中许多大型企业装备优良,技术先进,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健全生产资料市场的思考张宗斌一、建立健全生产资料市场的目标加速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必须正确选择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生产资料市场应朝着“高效、畅通、可调控”的方向发展。所谓“高效”,是指生产资料流通的高效益和高效...  相似文献   
8.
《按劳分配是一种假说》(见《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以下简称《假说》)一文认为"按劳分配理论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预测未来社会时所作的科学假说,是理论上的论证和逻辑上的推导",由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导致经济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假说所赖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便不具备了,所以"按劳分配永远不能实现".那么,按劳分配真的只是一种假说吗?真的不能实现吗?我们认为,一种理论只要被实践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它就是被证实的理论,而不能被视为假说,更不能说它永远不能实现.尽管现实社会的许多领域存在非按劳分配的现象,但只要在某一个领域内  相似文献   
9.
确立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意味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与否,不取决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新形势下,要重视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如何治理通货紧缩这一问题上,我国总是从刺激需求入手,来启动经济.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步入了误区.我国通货紧缩的生成机理是由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由此必须从供给入手,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彻底打破通货紧缩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