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位结构重复增强演讲语篇的说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语篇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和语言学家反复研究分析。所有研究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强大的说服力是这篇公众政治演讲语篇的最大特色。文章拟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论证"我有一个梦想"语篇中已被广泛认可的强大的说服力这一特点是通过主位结构的重复得以实现的。逐一分析演讲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由此论证:主位推进中主位的重复使演讲语篇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分前后两个“归去来兮”叙述。泽陶按:两个“归去来兮”中的“来兮”二字,都是无意义的语助词。“归去来兮”,犹言“归去啊!”兮字作语助词解,众所周知,我不谈。现在我只谈来字的问题。清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来、句末语助也。《孟子》:‘盍归乎来’,《庄子·人间世篇》:‘尝以语我来’,又:‘其有以语我来’,来字皆语助。”是其确证。  相似文献   

3.
郁建民 《老友》2013,(7):46-46
工作40年,一下子退休了,开始我很不适应,觉得每天无所事事,心情很差。女儿见状,劝我学电脑,并告诉我学会用电脑上网可以浏览新闻、看视频、到论坛发帖子等等。一番话说得我有点动心了。女儿趁势教我电脑如何开机、关机,如何上网,怎样浏览新闻等。在女儿的帮助下,短短两天我就学会了用电脑上网。闲暇时,我就打开电脑浏览新闻或者看  相似文献   

4.
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身份外显为个体我、人际我和群体我。称呼语作为身份的外显言语标记,其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语用身份建构与凸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身份作为交际主体固有而重要的语用资源,发话人借助元语用意识调控,在语用平衡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身份标记语的称呼语对话语走向进行调控,力求达到语用力量与交际需要的平衡,完成即时语境中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5.
2006年央视的武侠大戏《神雕侠侣》的后期制作刚完成,《碧血剑》又在福建武夷山鸣锣开机了,我依然是担任总制片人。开完发布会刚回北京,我还得马不停蹄地筹备《鹿鼎记》。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位名扬海内外的金牌制作人,名利都不缺了,何必还让自己如此忙碌呢?这都缘于我小时候一个挺好笑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手机恐惧症     
我是一个手机恐惧症患者,手机铃声是最令我紧张的声音之一。但是手机是必备的,在现代这个信息社会,你必须随时等待别人的召唤。如果公司给你报销部分话费的话,你还有义务一天24小时开机。你可以选择不用手机,除非你做领导做到了相当的级别。  相似文献   

7.
01那一年,我刚刚转学到星凯中学,非语带着我在校园里熟悉环境。非语是个热情的姑娘,两个人并肩从篮球场边经过的时候,她跟我说:“林消,我介绍一哥们给你认识好不?他也姓林。”说完也不等我回答就朝着蓝球场上大喊:“林凡,林凡。”我看到一个胖乎乎的可爱男孩满头大汗朝我们跑过来,他的样子腼腆羞涩,一边用手背擦汗  相似文献   

8.
蒙古语、达斡尔语、鄂温克语均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这里我想对三者之间在动词时态的表达形式上的异同谈谈个人的浅见。蒙古语、达斡尔语和鄂温克语的动词时态,都通过附加法表示。它们都有现在时、将来时和过去时之分。一、关于过去时的表达表示行为发生的时间在说话的时刻之前  相似文献   

9.
古往今来,凡是在学术上有创见的人物,往往具有特立独行的品格,求真求实的态度和熔铸百家的精神,明代思想家吕坤就是这样的人物之一。他治学不株守前人门户,公然宣布:“我不是道学”,“我不是仙学”,“我不是释学”,“我不是老庄申韩学”,“我只是我”。(《谈道》,《呻吟语》卷一)“我只是我”突出了吕坤的个性特点,也是他治学独立性的宣言。 在学术上要有独创性,必须坚持“自得”,并敢于打破传统和不迷信权威,吕坤反对为学“蹑着人家脚跟走”(《问学》,《呻吟语》卷二),甚至也不赞成“跟着数圣人走”,强调“各人走各人路”(《品藻》,《呻吟语》卷四),他批评一些学者“循弊规若时王之制,守时套若先圣之经”(《修身》,《呻吟语》卷二)的守旧抱残的行为,高唱“宇宙内几椿大事学者要挺身独任,让不得人,亦与人计行止不得”(《修身》,《呻吟语》卷二)。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听三舅说,天堂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美国人钻到被窝里就能看电影……我感到非常新奇,就开始做美梦——憧憬着我们也能有这么一天。1978年我节衣缩食,托保定的外甥花280元钱买了一台组装的宝贝——14英寸黑白电视机。开机前,丈夫兴致勃勃地打扫客厅,买了瓜子沏好  相似文献   

11.
英语"拒绝"言语行为语用策略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母语文化意识能影响语际语的产生这一假设 ,以问卷调查形式 ,分别调查了在蓉学汉语的美国学生和我校大学生英语拒绝语语用策略。结果表明 :(1)大学生和本族语人普遍采用规约拒绝策略。 (2 )直接拒绝言语在本族语和语际语中出现频率悬殊较大。 (3)本族语和语际语都有使用间接拒绝策略的倾向 ,但语际语更间接。由于拒绝语际语与本族语的差别主要反映在直接拒绝和规约拒绝两大策略类型上 ,本文就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其结果说明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虽然大学生在用目的语交际 ,但他们还是不自觉地按母语的文化意识来操纵目的语。最后 ,文章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2,(11):41
修电脑客服:您好!这里是XX电脑公司维修部。有什么能为您服务吗?客户:我想问你们一下,我电脑开机后怎么什么都没有了。客服:请问您用的什么系统?win7还是xp?客户:这个我哪知道?客服:那您桌面上现在还有什么?客户:键盘,鼠标,摄像头。客服:您还是打110报警吧,您显示器被人偷了!  相似文献   

13.
1 周日的早晨,醒来后发现窗外阳光普照,我心情大好,等会儿和男友姜远还有个约会,一定宰他一顿大餐。我开心地想。 一开机,手机里的短信就嘀嘀嘀接踵而至,一看时间:晕,半夜3点,难道有人想我想得睡不着觉?我美滋滋地往下一看,泄气了,不是姜远,而是那个阴魂不散的范小伟发来的。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说。隐喻的运用是其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作为一种语篇策略,隐喻在语篇建构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类比转移机制,始源域和目标域间的互动使隐喻在语篇层面延伸。本文旨在从语篇功能角度入手探讨隐喻对这篇演讲的语篇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分析发现,隐喻延伸在语篇中形成了系统的词汇衔接网络,既增强了语篇的连贯性,又丰富了语言表达,从而使演讲语言华丽优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学习法语真的是枯燥乏味的吗?在上海法语培训中心,你得到的答案是“Non”。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流的师资力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还有上海法语培训中心弥漫着法兰西的浪漫气息,使学员们尽情地享受着法语带给他们的乐趣。前不久,我很有幸采访到了上海法语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儿子: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语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真的,转眼间你已经16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记得对我以前给你下达的命令,  相似文献   

17.
主位推进模式,是保持句子的连贯与协调,推动整个语篇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著名英语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主位推进模式入手,展示主位推进模式怎样推动语篇向前发展,又是如何进行语意层次的推进和保持整个语篇前后照应,以及句与句之间的相互连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汉英电视访谈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语料在模糊限制语类型的选择上都最依赖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访谈话语中两种语言的交际双方都倾向使用"我想"、"可能"、"你知道"、"非常"这几类模糊限制语;访谈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能够使交际双方在言语交际中的表达更加委婉含蓄、礼貌得体,而且能使交际双方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西班牙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 这打动了我们学员的心,激励着我们去克服学 习中的困难,体会学习"和上帝会话的语言" 的乐趣。 西班牙语是世界6大语言之一。现在,全 世界有近4亿人口在使用西班牙语。而我国会 西班牙语的人极少。随着我国前往西班牙留学 生的增加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学习西 班牙语将热起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于在两种不同的语境———采访和随意谈话中话语标记语"你知道(么)","我的意思是(我是说)","嗯","对","就像(是)"的使用是否受到谈话者角色及彼此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研究发现,话语标记语"你知道(么)","我的意思是(我是说)","对"在采访中使用偏多,明显地受到了谈话者角色及彼此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