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卷首语     
卷首语本期首篇是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的重要文章《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费老怀抱“志在富民”的崇高理想,“少一初衷,今犹如昔”,60年来“行行重行行”,探索再探索,走过了从农村调查,到小城镇研究,到区域发展构想的不...  相似文献   

2.
费孝通先生考察研究"武陵民族走廊"既有感情因素的驱动,也有学术研究和现实观照的原因.费孝通先生在对武陵民族地区考察后,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武陵民族走廊"的概念,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进行了进一步阐发.  相似文献   

3.
“藏彝走廊”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民族学概念。针对以民族为单位一个个分别进行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民族研究要注意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需要从整体上去客观把握,并主张“最好按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来进行研究”。所谓“藏彝走廊”,即费孝通先生经过宏观思考后具体提出的八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区域之一。以今天的康定为中心,藏彝走廊大体北起青海东部、甘肃南部,中经川西、藏东及滇西北高原,南至西藏东南部,多处于青藏高原的东缘地带。分析这一地区已有的考古资料、民族学资料和有限的史籍记载,我们可…  相似文献   

4.
中部地区必须认清农业主产区的特殊性,切实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特点、比较优势及市场需求变动趋势,矫正“逆比较优势”的产业选择偏差,由传统的“纯工业”发展模式转换为“以农为本”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与农业关联度高的工业门类,使区域内丰富密集的农业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互补的产业结构和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链,真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中部崛起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致力於对中国农村状况的调查、研究。从30年代开始初访江村,写下了被著名社会学家、伦敦大学教授马林诺斯基称为:“人类学家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的《江村经济》,到新中国成立以後重访江村,改革开放後三访江村、四访贵州、五下沧州、六访河南、八访甘肃……费教授进行了小城*研究、追综乡镇企业发展、民族研究与边区开发、区域发展调查等一系列社会学研究工作,1996年开始又沿著京九铁路做了大量的调查,结案为《行行重行行)}等多部著作。正是在‘行行重行行’中,费教授实践著自己“志…  相似文献   

6.
中部地区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部崛起,必先城市崛起,城市欲崛起,武汉必率先崛起。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特大城市,其崛起将是中部崛起的重头戏。本文立足于中部崛起的大背景,分析了武汉成为中部崛起“领头羊”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中部崛起中湖北高等教育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是关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一大工程,要实现中部崛起这个战略目标需要合力支撑。高等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好中部地区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加快其健康发展,为中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服务,是中部地区各省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以湖北地区为例,分析了中部崛起中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湖北高等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提出建设“昌九工业走廊”的实践与理论依据分析,揭示出该战略决策在新世纪的新内涵及意义;通过对该战略决策在江西经济发展的地位及作用分析,透视出“昌九工业走廊”就是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引擎”。本文最后粗浅地分析了该战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部分源自于"中部塌陷"的严峻现实,从经济总量、居民收入及发展速度来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势已不客乐观.中部塌陷的历史成因分析表明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落差必须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来弥补.而中部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棋子,是社会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中部崛起有待研究的主要课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部崛起的战略规划研究;科技创新与中部崛起;中部崛起的产业发展策略;中部崛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研究;中部崛起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对2000年以来中部与东部、西部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来透视"中部塌陷"的问题.针对中部地区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提出谨防"中部塌陷",加快"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涵括了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和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1.
费孝通先生为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的创建者之一,历任学校第一任副院长、教授、名誉校长等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费孝通先生以其辛苦的经营,奠定了中央民族大学的学术根基;以其统揽全局的胸怀,引领着学校学科发展的方向;以其铮铮的风骨,成为民大学人的楷模;以其一往情深的情怀,始终倾情于民大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央民族大学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费孝通先生修炼学问的“内功”,在新中国民族研究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他关注现实问题,致力于少数民族的发展研究,发现、提出多元一体格局、文化自觉、文化资源三大创新理论。费孝通是特殊的历史机遇造就出来的一位大学者,“社会科学的应用与中国现代化”是他平生学术研究的主题;实践以了解中国和推动中国进步为目的的中国式应用人类学,是他的一生追求。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有一个不断适应的“文化自觉”的过程。费孝通的“工作性”给我们的启示应当是:所谓“纯学术”未必是学者的真经,人类学、民族学的前程“贵在应用”。  相似文献   

13.
费孝通《乡土中国》内蕴及价值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于传统乡土社会的认识与分析是解读和把握中国农村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学学派长久以来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理解中国民族文化、关注中国社会的最根本问题、致力于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这些都体现了这位伟大的学者对于中国社会深切的人文关怀之情。  相似文献   

14.
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一种另类的功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不仅把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的情境下进一步补充和推进了它,从而使得一种与“二战”之后在欧美国家中流行的结构功能主义非常不同的功能主义学术传统在中国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保存、延续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国时期,为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当时的优秀知识分子提出了促进乡村发展的系列思想: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提出的把重心放在乡村建设进而振兴中国的乡村建设理论,以吴景超为代表的都市救济学派从城乡关系一体化的视角提出的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理论,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院派提出的从土地里长出乡土工业进而长出民族工业的乡村内生城市化道路理论。随着时代的变迁,世情国情农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主题审视这些理论观点,从中可以发现诸多有价值的理论思考和极为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而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宝贵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16.
差序格局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解释中国社会结构的两把"金钥匙",前者侧重微观层面,而后者侧重宏观层面。该文力图探究如何实现从微观层面的差序格局到宏观层面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跨越,即发现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与微观理论的宏观推论。笔者运用"同心球"模型,重点研究了"民族"在差序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实现两个理论之间的跨越:在"己-家-民族-国-天下"体系中把握"群体"的特点和意义,在动态当中把握差序格局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有人一直以汉族和汉族政权为中国,视辽金为外国。张博泉和费孝通提出的中华一体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从理论上解决了辽金为何是中国的问题,促进了辽金史研究的迅猛发展。中国多元一体理论,不仅是政治概念,也是学术概念,符合辽金自称中国也承认宋朝是中国的历史发展实际,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费孝通教授通过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观察,在他的早期著作《乡土中国》中把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归纳为“差序格局”,并与西方社会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这一理论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传统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现代社会之间在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之间的差异,讨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与宗教基础,结合当代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来分析传统中国的观念在今天是否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观念与行为。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现代的公民国家和法治社会,必须对中国的思想传统进行深刻地剖析和反思。费孝通教授的“差序格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很值得国人重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结构与过程:再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但是,20年来却一直处于共识与分歧并行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元一体理论内涵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论,如果能加上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论的诠释和解读,一些不理解和质疑就可能迎刃而解。面对全球化,在“属于中国的就是属于世界的”这个事实面前,中国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独面对世界、面对全球化,而只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建构相匹配的中华民族,才能面对世界、面对全球化。正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就是属于中国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江村研究是费孝通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剖麻雀法和回访研究法这两种重要的社区研究方法贯穿于费孝通的江村研究的始终。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这两种社区研究方法探讨的文章并不多见。因此在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结合费孝通的江村研究的相关文本,详细地分析这两种科学而实用的社区研究方法,以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