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改善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健康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一国人口的整体健康水平。为测算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合国内外健康素养的测评方法,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医疗保健三个维度出发,创新性地设计了“北京大学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网络调查问卷”,并面向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的受访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随机抽样与问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对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和人群差异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考察不同维度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国居民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71.41%),但具备较高健康素养水平的人群不足三成(25.07%)。分维度看,疾病预防(25%)与医疗保健(21%)维度中具备较高健康素养的人群比例较低。分人群看,健康素养得分较低的人群主要包括男性人群、60岁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人群、自家农业生产经营人群与非农自雇雇主、农村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群。研究结论表明,重视预防保健、关注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健康教育、关注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低收入家庭儿童健康促进是政府、社会以及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20年共6期追踪数据,借助多时点DID模型考察健康素养促进示范县建设对低收入家庭儿童健康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具体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健康素养促进示范县建设可以有效促进低收入家庭儿童生长发育、显著减少重度低体重问题;其作用途径主要包括改变健康态度、增加预防性医疗服务利用和促进健康行为。健康素养干预不仅有利于提高健康投资效益,还有利于促进健康公平。通过提升健康素养,促进低收入家庭儿童早期健康发育,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健康改善效果,实现“健康中国”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背景下,流动人口在健康层面仍存在诸多不平等。本文立足社会因果论的结构性视角,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首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考察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影响,并以二分类概率单位回归模型(BPR)和零膨胀负二项模型(ZINB)来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素养对流动人口健康结果的影响。考虑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素养和健康结果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还采用工具变量法(Ⅳ)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以得出稳健结果。计量结果显示以教育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健康素养对其健康结果亦有显著正效应,健康素养越高者,其自评健康状况越好,慢性病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小,由此在统计上验证了健康素养是理解社会结构与健康不平等之间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在此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了社会经济地位及相关政策因素对于流动人口中的两个核心群体(农民工与流动白领)的健康素养的差异化因果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中的教育与收入以及社会政策维度的本地健康档案建制对于农民工与流动白领的健康素养呈现出差异化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验证了强化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对减少其流动经历中的健康损耗以及提高其健康水平的作用;同时刻画出上述机制在流动人口的两个核心群体间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卫生计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防控疾病、促进健康的首选策略。陕西省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利用全媒体推出“百姓健康”系列健康教育栏目,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健康观,培育良好生活方式,努力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少病。统一思想坚定办好栏目信心长期以来,全社会重治轻防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一级预防措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据2012年监测,陕西居民基本健康素养水平仅为5.5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8%。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  相似文献   

5.
利用北京市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基于Wagstaff等提出的方法,将序数性质的自评健康转化为基数性质的健康不良指数;进而探讨我国老年人与其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当中存在偏富人的健康不平等(高收入者拥有更好的健康水平),健康不平等的集中指数为-7.09%;其中,是否有养老存款、 收入、 教育等社会经济指标对加大健康不平等起到了重要作用,贡献率分别为26.4%、25.4%、16.0%;而老年人的孤独感、 城乡差别和住房条件也对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造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韡龙  张浩 《西北人口》2012,33(4):126-129
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代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然而较少涉及少数民族地区。论文以甘肃省保安族聚居区积石山县为例,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教育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公众健康对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安全的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西部地区公众的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且在自然环境、保健服务、生活方式、西部大开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为了提高西部人口健康水平,实现西部公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西部地区的地方病防治、卫生网络建设、公众健康教育以及西部大开发中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在改变了失地农民经济行为的同时,也将导致其生活方式的乡城变迁,其中面向城镇环境的健康生活方式转型对失地农民维系健康水平至关重要.本文从理论层面研究了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健康生活方式转型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对江苏泰州331个失地农民健康生活方式水平进行实证测度.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失地农民健康生活方式总体处于一般状况,其中运动锻炼水平显著不足.进一步运用分位数模型研究发现,相比而言,女性、文化程度较高以及患慢性病的失地农民群体更重视自我健康生活方式的塑造和提升,此外,征地满意度、医疗保险参与率和安置区公共健康服务等外部因素对促进失地农民健康生活方式发展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维护全体人民健康当作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质量大大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在新的形势下,工业化、城镇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对人民健康的影响更加严峻,我国面临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双重负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面临巨大挑战。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上海市各级爱卫会(健促委)、卫生计生委根据全国爱卫会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健康城市行动为抓手,加强全民健康促进,力推健康生活方式。通过规划先行、政策跟进,部门联动、群众参与,使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08年的6.97%增至2013年的18.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健康政策为支撑推动市民健康素养得到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