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理论界对我国媒介产业化的提出和深入研究,一直是跟媒介产业化的现实紧紧相连的.然而,迄今为止,尚无人对此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1996年来,媒介产业化研究实际上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面的发展过程.传媒学界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其中,黄升民先生于1997年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媒介产业化"的问题.张金海认为,媒介的产业化是在保证切实履行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重大社会责任的前提下的产业化.喻国明先生认为传媒领域的游戏规则必须为资本的规模化运作提供必要的体制创新空间.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析出三个论题"该不该产业化"、"如何产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传媒产业化时代名记者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记者”是一种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以现代组织理论来分析 ,则不难看出传媒产业化时代“名记者”培植的战略意义 :恢复“绩效原则”的神圣地位 ,建构共同体文化 ,使媒介组织在风险社会中“适应性变形”,凝结组织强文化 ,实现媒介内涵式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对“媒介融合”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综述“媒介融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MediaConvergence”翻译、“媒介融合”的内涵及其传媒发展现状等方面对其提出了质疑。并对“媒体聚合”表现形式及其现实意义作了简要分析。认为:目前“媒介融合”并不存在,“媒体聚合”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4.
史量才是旧中国杰出的新闻事业家,他坚持“国格、报格、人格”,从事新闻事业。他具有独特、坚定、先进的传媒观,对我们今天的传媒业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论述了史量才传媒观的四个特点:经济上独立、政治上自主、开拓精神和高度责任感,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循义以求利、注重媒介自律、全面发挥媒介功能、定位于市场自由人人格形态。  相似文献   

5.
媒介产业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媒的产业化进程也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的。新时期以来,兵团新闻事业改革发展的历程与其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密不可分,产业化也推动着兵团传媒从新闻观念、新闻业务到新闻管理、媒介经营,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改革。兵团传媒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在立足区域市场培育、加强媒体合作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是人的全面教育,即人的全面的素质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这正是我们创办本刊的根本目的。因杨叔子先生一向有此倡导,故我们在创刊之初,即慕名向从未谋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杨叔子先生盛约大作。蒙先生厚爱,百忙中拨冗,为我们这名不见经传的初创之刊专撰了《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一文,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与呼。八年之后,2006年12月,我们借参加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电子网络编辑与数字出版传媒研讨会”之机,专门登门拜访了杨叔子先生,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杨叔子先生在知悉我刊这些年的努力和进步后,非常高兴,欣然将他在2005年写就的至今尚未发表的《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一文惠赐我刊。有着深厚人文素养的科学家杨叔子先生认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一生是为“别人”的利益而不懈追求和奋斗的一生。爱因斯坦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允执阙中”、“致中和”曲异而理同,即只有“人为别人而生存”,才有社会的和谐,才有社会的进步。因此,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我们国家处于伟大的发展时期,更应该强调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更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相信,先生对素质教育的精辟观点和论述,必将对当今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传媒假事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的“假事件”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将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称为“传媒假事件”。“传媒假事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消息来源和报道者的重合、隐藏的动机、导演事件、事件媒介化、暧昧的真实。从理论上厘清“传媒假事件”的面貌,有助于在这方面形成新闻工作的职业规范。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其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传播信息,而其他功能都是由此功能派生而来。媒介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当社会制度存在着局部不公和不合理之处时,媒介可以对其提出质疑。虽然大众传媒有责任揭露和监督司法审判程序,但媒介在其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媒介无法维持自身的公正性,无法摆正其位置,无法控制自身造成的影响,其结果不但无法作为维护社会公正的利器,甚至有可能成为造成不公平的凶手。单方面的传递必然造成不平衡,司法部门认为媒介煽动民众,影响正常司法程序,民众则认为媒介无能,无法为自己发出声音,争取权力。媒介的前行,困难重重。而传媒人首先需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立场,传递最客观、最真实、最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成都商报》的媒介符号特征考察入手,以“传媒与日常生活分析模型”为依据,论述了大众的日 常生活的“三重结构”,提出了传媒符号与日常生活的对应性观点。作者把大众传媒的新闻符号和广告符号作为两 条并行的符号线索,考察《成都商报》在符号生产上的“平民化”定位。作者认为,媒介营销成功的市场定位,不仅 要求能锁定目标市场,更要求深入地了解目标市场,了解目标受众与日常生活结构相对应的心理结构和符号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传媒融合的现状及构想——以报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社会信息化背景、城市圈发展背景和媒介生态背景的影响下,武汉城市圈内媒介融合势在必行。由于利益分争和行政干预,目前圈内传媒融合主要呈现出“合纵”与“连横”两种模式,即以“武汉城市圈报业联盟”为代表的“连横”模式,以“武汉城市圈新闻协作机制”为代表的“合纵”模式。但是,这些只是传媒融合的初级阶段,圈内传媒融合的目标是“合纵”与“连横”的和谐统一、一体联动,并以数字和网络为依托,最终打造出一个跨媒体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1.
晓元 《湘潭工学院学报》2006,9(4):F0003-F0003
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以互联网为引擎的电子媒体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现今人类实际上已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的现实世界,一个是虚幻的“媒介世界”。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传媒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现代传媒的这种霸权,已对目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恰当评价传媒的社会功能.关注由传媒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存在的话语渠道狭窄、传媒涉农内容与农民需求错位、传媒涉农信息当事人缺席等农民媒介话语权缺失现象,探究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媒介资源分配不平衡、大众传媒过于追逐经济效益、农民媒介运用能力不足以及大众传媒从业者对农民抱有偏见等,提出大众传媒应发挥社会公共空间职能,为农民话语表达搭建平台;增强社会责任,防止公共领域“殖民化”;摒弃固有偏见,树立为农服务理念;实施受众教育,提高农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3.
传媒生态环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生态环境对于传媒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对传媒生态环境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传媒生态决定着媒介的市场需求、媒介的竞争关系和媒介的生态位。在此基础上,对制约传媒生态系统资源有效循环与利用的政策法律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当重视传媒生态建设,消除制约传媒生态系统资源有效循环与利用的环境因素,从而实现传媒生态系统的优化,促进传媒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以互联网为引擎的电子媒体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现今人类实际上已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真实的现实世界,一个是虚幻的“媒介世界”。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传媒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现代传媒的这种霸权,已对目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恰当评价传媒的社会功能,关注由传媒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最近,杜雄柏教授所著、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的《传媒与犯罪》一书,为我们认识和评价传媒的社会功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该书把传…  相似文献   

15.
在文章中,我们提出对商业广告传媒(意即我国传媒整体中走市场化的部分)进行反垄断规制的观点,除了认为媒体的垄断会对社会民主的惭进产生不良影响外,更是跳出以往学者认为国内集团化垄断可以抵御国际竞争的思维。笔者认为:中国现在的集团化垄断是行政命令的结果而非自由市场经济的产物。带来的后果会使媒介行业坐享市场供不应求的良机,且以广告等的高价为特征,从而缺失媒介发展的动力——有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让它们去面对国外大型媒介集团的竞争,其实质仍然属于不同类型对手之间的竞争,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因此。为避免国外传媒巨头在进入国内媒体市场后形成寡头垄断,笔者认为利用反垄断法手段,在促进国内媒体的有效竞争的同时,并限制国外媒介集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这才是保扩本国媒介产业的最佳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多种大众传媒共存的情况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娱乐媒介,其功能已开始面临困境。然而,电影由于其技术条件、心理过程、审美经验不同于电视等传媒,因此,自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电影的出路在于加强与电视的联姻和渗透,加快自身工业化、产业化的步伐,凸现“自我本色”。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要求,同时也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紧密联系了起来。由此,进一步动态观察新媒介生态,深度理解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好地发挥新媒体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功能,进而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议题。这是新媒介日益成为基础设施和媒介化社会到来之际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当下价值的学术命题。为此,我们推出“媒介新生态与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试图通过笔谈的形式就以上问题做出回答。喻国明的《元宇宙、游戏与未来媒介》、秦艺轩和郭晨的《游戏化社会的趋势、逻辑与反思》、张英培和胡正荣的《智媒智治:全媒体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张淑华和贺子宸的《用新媒体激发人的现代化》等4篇文章分别从媒介技术前沿、社会最新势态、全媒体时代的治理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等多个维度,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描绘和解读“技术-社会-治理体系-人”的互...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要求,同时也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紧密联系了起来。由此,进一步动态观察新媒介生态,深度理解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好地发挥新媒体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功能,进而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议题。这是新媒介日益成为基础设施和媒介化社会到来之际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当下价值的学术命题。为此,我们推出“媒介新生态与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试图通过笔谈的形式就以上问题做出回答。喻国明的《元宇宙、游戏与未来媒介》、秦艺轩和郭晨的《游戏化社会的趋势、逻辑与反思》、张英培和胡正荣的《智媒智治:全媒体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张淑华和贺子宸的《用新媒体激发人的现代化》等4篇文章分别从媒介技术前沿、社会最新势态、全媒体时代的治理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等多个维度,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描绘和解读“技术-社会-治理体系-人”的互...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性质的社会,大众媒介政治属性的表现也不相同。资本主义社会大众媒介的政治属性表现为资本控制下的“社会公器”;而社会主义国家则表现为党性原则支配下的舆论工具和“灵魂工程师”。政治属性决定了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政治参与功能、政治沟通功能、权力监督功能、议程设置功能、政治控制功能和政治社会化功能。全面发挥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要求,同时也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把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紧密联系了起来。由此,进一步动态观察新媒介生态,深度理解全媒体传播体系,更好地发挥新媒体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功能,进而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议题。这是新媒介日益成为基础设施和媒介化社会到来之际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当下价值的学术命题。为此,我们推出“媒介新生态与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试图通过笔谈的形式就以上问题做出回答。喻国明的《元宇宙、游戏与未来媒介》、秦艺轩和郭晨的《游戏化社会的趋势、逻辑与反思》、张英培和胡正荣的《智媒智治:全媒体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张淑华和贺子宸的《用新媒体激发人的现代化》等4篇文章分别从媒介技术前沿、社会最新势态、全媒体时代的治理体系、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等多个维度,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描绘和解读“技术-社会-治理体系-人”的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