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文章主要从语言的准确规范性、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和语言的通俗易懂性等三方面对声乐教学语言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就准确规范语言、形象生动语言、通俗语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从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发声、普通话的运用、歌唱的呼吸以及歌唱的共鸣等几方面,结合本人的学习实践与教学实践体会,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并试图在声乐教学中准确把握语言的特征,从而解决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形象思维是认识艺术,认识歌唱和发展歌唱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之一.要正确地认识歌唱和掌握歌唱就必须认识与处理好三个基本问题1.声音与形象思维的关系;2.歌唱发声与形象的关系;3.歌唱的情感表现与形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高考中,古代诗歌鉴赏着重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做题时,学生可以从标题中准确把握已有的信息;透视作品,理解诗中的形象意境;斟酌字句,领悟诗歌中的语言特色;纵观全诗,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联系历史(背景),评价全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分析,歌唱的感性认识阶段与理性认识阶段,即感知和认知两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要提高歌唱表演水平或声乐科研水平必须正确认识两个阶段的关系,既要重视实践,又要强调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5.
歌唱艺术对音乐形象的再创造 ,不仅要注意对音乐形式的技术性把握 ,同时也要注意对音乐形象的审美性把握。做好审美性把握 ,要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 ,把握曲调风格 ,注重音乐细节 ,并从综合艺术角度进行具有诗学意义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6.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的歌唱是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有机结合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歌唱的外部动作和技术技巧的设计和运用,一是要弄清它与表现歌曲情思的关系,把握好声音律动和歌唱外部动作的指向性和知觉联想性,让观众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反复转换,从感官享受与精神享受相统一的高度来正确深刻领悟歌曲的音乐美;二是要以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需求与歌曲所表达的人的欲望和意向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深刻理解作为内在依据;此外,还要从生理学、心理学、文化学和哲学的角度加以审察和协调。  相似文献   

7.
<正> 声乐教学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培养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歌唱技巧,并运用歌唱技巧形象地表现音乐,完美地描绘音乐意境,表达思想感情,使我们培养的未来音乐教师具有较高的演唱水平和良好的教学能力。 怎样在50分钟的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独立的学习能力并不断完善声乐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角色的认知出发,探讨了曹操如何根据自己对社会角色基本现象的认知和社会角色本质的把握从而在斗争实践中树立起自己的社会角色形象,以及他所认知的社会角色与他的事业、与他在汉末群雄中的地位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声乐演唱的自身乐器即歌唱的“本钱”,是歌唱的原动力和内动力,也是歌唱的前提条件。歌唱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演唱自身的一种“悟性”,即“用思维去唱”、“用心去感悟”。歌唱最根本的问题是对歌唱适度感的把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歌唱中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在呼吸中找到原因。因此,对歌唱呼吸的关注和锻炼,应该也必须贯穿歌唱者学习和工作的全部过程。文章对于歌唱呼吸对抗力的训练与运用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呼吸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声带机能,对抗力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呼吸与声带搭配能力的训练,声带张力与呼吸的对抗力可以说是同时获得锻炼的。  相似文献   

11.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高师声乐教学除了要重视歌唱技能技巧训练外,还必须注重"声、情、理、心"的训练,即:重视发声练习,处理好技巧与情感的平衡,加强学生对歌唱原理的认识和把握,培养学生良好歌唱心理等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方言虽然在民族声乐演唱中不可替代,但也对歌唱学习造成许多潜意识的介入性干扰.文章从语音学和音韵学的角度分析吴方言对歌唱整体产生负迁移的几个方面,使歌唱者重视歌唱语言的准确性,积极辨正方音,提高歌唱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歌唱气息的运动机制是支配歌唱呼与吸的原动力,也是促使歌唱者发出理想音色,达到良好共鸣的原点。为了使声乐学习者能够迅速掌握歌唱呼吸的技巧,提高艺术水平,文章详尽地就歌唱气息运动机制的物理学原理、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实践探讨了相关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众多著作中 ,清人徐大椿撰写的《乐府传声》 ,是一部被普遍认为具有代表性的声乐理论著作。该书不仅继承了魏良辅、沈宠绥等诸家声乐理论的精华 ,并且在对唱法的认识上 ,也比前人更为详密、深入。本文通过对《乐府传声》中有关理论的分析和研究 ,以便对传统的歌唱发声理论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概括地讲 ,《乐府传声》比较详尽地总结了口法、传声吐字、声韵、顿挫、曲情等方面的歌唱经验 ,并且将这些问题提到美学的高度加以论证 ,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中具有一定针对性、同时又比较系统、完整的歌唱发声理论。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感觉"一词在声乐学习中被普遍采用,由此产生了许多形象的教学语言。声乐学习中的感觉是声乐学习者对自己声音形状、大小、明暗、高低、方向、位置的一种体验感受。实践证明,在学习科学发声的过程中,感觉不但存在,而且通过不断地强化、训练、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不同的感觉体现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相似文献   

16.
混声唱法是声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及其重要的科学发声方法,它是表现整个歌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声乐学习者只有掌握混声唱法,认真的分析混声唱法的特点和优越性,领会真假声的发声要领,才能轻松自如的演绎每首不同的歌曲.混声唱法对声乐学习者演唱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一门被称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传授。课堂上声乐教师的范唱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不可衡量的价值,它不仅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也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它应具体体现在声乐教师范唱的声音美、语言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歌曲的表现能力,应加强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本文从发声原理、练习方法、歌曲二度创作三个方面,具体地论述了声乐学习的科学方法和态度,为声乐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一点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声乐艺术表现,首先源自于人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活动,成为最直接、最抒情、最能表达心理愿望的方法和手段。由心而口的演绎以歌唱思维和生理活动为基础,“心唱“是歌唱发展所有环节中的重要保证。无论是技术的形成还是客观的艺术表现,“心唱”的魅力是始终的引领。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记忆的、灵感的等因素所激起的歌唱欲望由心而起,充斥着人的精神意志,并时刻把握着技术与艺术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歌唱教学中呼吸的运用十分重要,本文集作者多年教学经验,从正确运用呼吸控制音准及呼吸与情感变化,呼吸与歌曲内容的转化等几方面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