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美学研究可以从思维对存在把握的流向、中心以及视野视角的不同上有不同的方法论类型,但最先进科学的方法论还是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不过,运用中要纠正忽视个体主体以及人的深层心理因素、忽视客体结构要素以及主客体互联互动的倾向,还要善于吸收各种方法的精华,注重方法的融合和更新,同时也要反对美学研究的盲目性、任意性和主观狂妄性。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交流》杂志1987年第3期介绍,美图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有一部正在试验使用的光磁盘资料存储与检索装置。它的外观与机械功能,跟“自动点唱机”十分相似。它的转盘看起来就象个巨大的花蕊,存放光磁盘的两个储子架则对称地安装在转盘的两侧,看上去就象两朵向外侧开放的巨型龙菊,它们合围着转盘,又使整个“自动点唱机”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已出现“后现代转向”,美学的分层越来越明显,因此,舍弃偏执性的美学,吸取传统美学和各种“后现代转向”美学的长处,提倡一种多文化互动、具有某种整合性的“软美学”,也许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方法运用的有效性,既涉及到如何看待形而上学和当代哲学发展中的新转向,又有赖于对方法运用有效性的基本原则的贯彻。  相似文献   
5.
(一) 一提起美的本质,我们就不禁想起苏联鲍列夫等人关于美在“人的对象化”和德米特里耶娃关于美“存在于自然本身”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但有趣的是,在某一年的中秋节赏月活动中,一位意大利客人在品尝中国的月饼时说的话,却在无意中同时评价了上述两种对立的观点。这位意大利客人说,他很欣赏中国的月饼和中国人关于月亮的神话和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是人类进行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感性物质基础,但是,这种感性物质基础本身还不是审美事实,它们只不过给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提供了一种形式上的可能性而已;要使审美成为事实,就必须给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提供一种实在的可能性。这就要求主体和客体构成一种审美的关系,构成一种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互联互动关系,以便一方面体现出主体的体验性与功利性相统一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客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必须以“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为基调,在价值取向上以联系和确证新时期人民大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本质力量为主,但主旋律也需要有多种选择所形成的复调来烘托和突现,让文艺自由地揭示人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生成的复杂的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它应该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秩序新观念,不仅要写改革开放中崇高的矛盾冲突,抒发悲壮的情愫,也要讴歌稳定、和谐、信义与繁荣,揭露丑恶与滑稽,展示喜剧与乐观,不仅要反映作为生产力主导因素的人的心灵与命运,也要反映作为生产力主体因素的科学技术的地位、作用与前景,描绘科技发展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它应该走出人为设置的悬浮迷宫,实行改革开放,同时又和“自由社会主义文艺”和“福利社会主义文艺”划清界限,并把文艺本身看作是一种文化经济资源,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循环,利用文艺经济和法制经济文艺来促进整个文艺活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艺术欣赏是欣赏主体在与欣赏客体互为对象的对立统一中进行的一种充满着审美情感,理智情感和道德情感的特殊认识活动。因此,从立体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对立统一,而不是从平面的对立统一。来考察欣赏主体的活动特点和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才可能对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获得比较具体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郭因先生的绿色美学思想,内容涉及哲学领域的传统的“主客对立”、当代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生态美学的实践性和跨学科关涉性等诸多问题。因而他的美学思想体系就呈现出一种既立足中国传统美学,又直面当代现实问题的综合实践倾向。故本文将从哲学层面对此加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是一种通过艺术作品反思人类精神现象、精神境界的活动 ,是一种超越感性有限而趋向于理性无限的过程 ,也是把作品的艺术情思内化为读者生命的过程 ,具有净化心灵人性、创造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给人以自由的愉悦和满足。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也是一种哲学运动的效果史现象。享用哲学的乐趣虽然与选择哲学的自由有关 ,但必须考虑要选择的哲学在当代哲学视域中的位置和在艺术作品解读视域中的位置 ,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解读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