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广东地区的文化发展空前鼎盛,文学创作和编纂工作非常普及,因此诗歌总集也是数量众多,成就斐然。其中,凌扬藻所辑《国朝岭海诗钞》是一部具有集大成意义的省级清诗总集。兹对该书的编纂体例进行考察,冀为进一步研究清代地方类诗歌总集提供具体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宗族诗歌总集将诗歌总集与宗谱、族规、家训的意涵合而为一,具有复合意义。清代皖人大量辑纂宗族诗歌总集,集中在徽州府、宁国府、桐城县等地,他们在反复刊刻中注重文化传承,将家刻堂号作为宗族文化的符号。族人在宗族诗歌总集中对内部成员注重诗教训诫与家风承继,维系伦理秩序;又向外昭扬家声,超出文学作品范畴,体现出跨文学性的、更多是社会性的彰扬作用。清代皖人名门硕族依靠刊刻本族诗歌总集,将家风、家学、家脉代代相传,使得诸文学世家构建完善。  相似文献   

3.
张邦伸是乾嘉年间四川著名的乡贤代表,其晚年热衷于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他编纂的《全蜀诗汇》是清代四川全省第一部清诗总集,对清代四川后续诗歌总集如《蜀雅》《国朝全蜀诗钞》等的编纂有着重要的垂鉴价值与示范效应。虽然《全蜀诗汇》今天仅存残卷,但可以在张邦伸编纂的另外一部诗歌总集《汜南诗钞》的研究基础上,对《全蜀诗汇》的编撰体例、诗歌评点和文献价值等方面进行管窥,还原其本来面貌,以期推动清代四川诗歌总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清代地域诗歌总集编纂高度繁荣.作为当时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学、文化现象,此类总集有其自身的演进轨迹.从宏观上看,它兴起于清初,繁荣于清中叶,深化、发展于清末.在这个过程中,清代地域诗歌总集的编纂形式趋于多样,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层级系统日益完善,卷帙规模也普遍宏富,从而将我国古代地城诗歌总集的编纂推进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论地方类清诗总集的成就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是中国地方类诗歌总集编纂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所编的地方类诗歌总集,大部分都可以归入清诗总集的范畴。与前代相比,地方类清诗总集不仅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且在地域范围、层级分布、编纂规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升,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6.
李商隐诗歌的价值经由清代学者笺释而得到了全面开掘,这种现象并不是孤立产生的。在明清诗学史上,晚明胡震亨编纂的大型唐诗总集《唐音统签》对于清代李商隐诗学的深入推演具有先导作用。《唐音统签》的出版规划、笺释理论与笺释范例,为清人重估李商隐诗歌留下契机、开示门径,与清代李商隐诗学构成多方面的内在呼应,体现出承前启后之功。  相似文献   

7.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是一部收录清代前中期诗歌的选本,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历代诗歌评论家的争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客观地讲,《清诗别载集》保存了许多清代前中期诗人的生平资料和诗歌作品以及诗学评论,因而具有巨大的文献价值和诗学价值。另外,沈氏此集对后世总集编纂和清诗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代云南地区的诗歌总集编纂非常活跃,《滇南诗略》、《滇诗嗣音集》、《滇诗重光集》、《滇诗拾遗》、《滇诗拾遗补》等先后问世,形成了一个前后接续的省级诗歌总集序列。袁文典、袁文揆所辑《滇南诗略》作为该序列的开山之作,极具典范意义,对此后云南的总集编纂活动影响深远。该书体例上的主要特色归结有三:其一,纂辑云南通代诗歌总集,以备一方之文献;其二,编排方式上以人系诗,收到了次第分明的良好效果;其三,相关附件的编写.对总集正文起辅助作用.使全书体例重臻于完备.  相似文献   

9.
清代诗歌总集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存。目前尚存于世者,其数至少以千种计。而可能已经遗佚者,为数恐怕还要多。这些遗佚的清诗总集,有的还有若干序跋之类文字流传,是属于相对比较幸运的。而更多的,则仅仅留下一些零星的线索。现在根据这样的线索,为几种遗佚的清诗总集做钩沉,或许在这方面可以开一个先例。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方外文学总集编纂的最繁荣时期。较之前代,清代方外文学总集的数量倍增,并拥有独特的思想内容,还涌现出一批专收某一地域、寺院之方外作家作品的总集,以及道士总集,可谓开拓了新领域,取得了新成就。目前,清代方外文学总集的流布范围普遍甚窄,且存在若干含混错漏之处,需要研究者予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1.
清人黄秩模编刻的<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比汪启淑所辑<撷芳集>晚出80年,多收诗人96家、诗2314首,实为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女性诗歌总集.但是由于<撷芳集>的序者沈初将所收诗人虚报100余家,<国朝闺秀诗柳絮集>为清代最大女性诗歌总集的地位长期得不到公认.这部总集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汲取<撷芳集>和<正始集>编纂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特色:人诗并重、存没兼收的选录标准;消解流品、以韵系人的编纂体例;南方为主、群体为先的主体框架.这些特色既是其"最大"的成因,也反过来丰富了"最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清乾隆年间卓奇图所辑的《白山诗存》和伊福纳所辑的《白山诗抄》是最早两种以整个八旗作家作为收录对象的诗歌总集,在清代八旗诗歌总集编纂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但两书一已失传,一仅抄本行世。后世有关文献在叙及两书及其编者时,往往存在各种错误,情形相当混乱。而事实上,两书从书名到卷数再到所收作者,乃至附录内容以及编者本人的基本情况,都可以通过考辨梳理,获得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避免各种错误继续流播。同时,将清代八旗诗歌当做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还做得很少,因而本专题的探讨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范士熊编《国朝南亭诗钞》是清代武乡诗人诗歌总集。该诗钞表现上党地域风光,反映当时的民俗生活,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从该地域总集的主体分析中可见武乡程氏家族的绵延流播、当时士人的精神状态。该诗钞的纪实描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其风格的流衍转变与其所处时代的诗风转变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清代姚远翿所编《华岳志》是以陕西华山为中心的山志,其中著录了历朝历代与华山相关的诗歌。这些诗歌对于完善断代文学总集的编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该书著录诗歌也存在不少错误,尤其在误标作品题目、误标作者姓名和误标作者朝代三个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上述情况便是《华岳志》著录诗歌的得失。  相似文献   

15.
清代宗族类总集的编纂高度繁荣,可谓当时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学、文化现象。通过对清代宗族类总集的概貌和特征初步梳理可以看出,清代宗族类总集不仅数量惊人、分布范围辽阔,而且在亲属关系、作者身份、著述形式等方面也复杂多样,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清代宗族文学的高度繁荣,以及宗族文人群体的大量兴起与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6.
就贵州诗歌总集而言,体例安排是编纂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而编者的指导思想、诗歌的编次方法、诗集的组成部件又是这一环节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同时,由于三者表现方式的不同,形成了总集的不同组织结构,这使得贵州诗歌总集在体例上具有了极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作为清代前期一部优秀的诗歌总集,充分反映了当时文人强烈的英雄崇拜情结.清前期文人英雄诗的兴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的英雄形象和诗歌主题也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这既是为满足政府、社会和文人本身的精神需要,亦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诗人、诗作是出现在诗歌总集中的实质性内容,因此诗集文本的材料来源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明清贵州诗歌总集进行综合研究可知:动态来源是静态来源的途径和方式,静态来源是动态来源的最终目标和指向;别集、总集和方志是编纂活动中的三大重要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19.
方玉润《诗经原始》简述赵庆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历来注释评讲,名家辈出,但古人说《诗》,大多侧重于诗教和训诂。将《诗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研究而影响较大的,则有清代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方玉润主张“读书贵有特识,说《诗》务持正论”。他说:“六经...  相似文献   

20.
目录分类是目录著作的纲目和框架,经历了长期的演进发展过程。总集类是集部的一个小类,它的发展可以概括为3个阶段:唐宋时期总集类由驳杂趋于单纯;明代总集类向多元细化方向发展;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推动总集类分类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