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稻米品质的改良途径包括 :(1)选育整精米率高、垩白粒率低和垩白度小的三系杂交稻父母本 ;(2 )改善栽培技术 ,选择有利于优良稻米品质形成的地理环境条件 ,特别是灌浆结实期有较适宜的温度以提高稻米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相似文献   

2.
以5个两系杂交稻及相应的两用系为材料,在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长日(15:00小时)和短日(10:00小时)处理,结果再次表明,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性属隐性核遗传,在杂种F1代不表达。两用系的可恢性及父本的恢复力、亲和力是影响两系杂交稻结实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12个税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在5个播期条件下的播始天数、株高、单株草重、谷草比、单株有效稳、每穗着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粒重等10个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结实率及谷草比与单株粒重的相关系数(正相关)较大,而且这2个险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也较大,说明现阶段提高结实率及谷草比是选育强优势税型两系杂交稻的主攻方向。对提高结实率的途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找出了“汕优63”、“D 优63”在平坝区和丘陵区的高产优化方案。编制出了以农时季节为顺序,包括土壤、种子、播期、肥料、密度、耕作、管理、病虫防治等在内的规范化栽培图表,以及实施的程序、方法、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比较了两系杂交稻泸光 2S/ 130与汕优 63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泸光 2S/ 130籽粒产量 8.7t/hm2 ,生物产量 17.7t/hm2 ,分别比后者高 13.7%及 18.3%。泸光2S/ 130抽穗前贮藏的干物质及抽穗后积累的干物质对产量的贡献分别为 2 4 .3%和 75.7% ,而汕优63分别为 57.6%和 4 2 .4 % ,泸光 2S/ 130抽穗后群体叶面积较大且衰减平缓 ,NAR及CGR较高是形成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优势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汕优63、二汕63不同世代群体的数据估算了 a、d、aa,ad、dd 各类基因效应和不育胞质效应。加性率超过60%的有出穗期、株高、千粒重;总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显性率约占50%;大多数性状都表现较高的上位率,有放穗数、结实率的上位率达70%~94%。不育胞质对多数性状具有负效应,主要是通过与核内显性和上位性效应的互作而得到表显的。  相似文献   

7.
两系杂种小麦绵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播期、密度、施N、P、K量对两系杂种小麦绵杂 1号 (原代号MS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N量、播期与密度是影响绵杂 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 ,播期对绵杂 1号产量的影响尤其突出。播期与密度的互作也显著地影响着绵杂 1号产量。适当迟播与降低播种量有利于绵杂 1号产量的提高。同时得到了绵杂 1号高产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宜香 1A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用D4 4A作母本 ,浓香型糯稻N5 4 2作父本杂交 ,经人工制保 ,用D4 4A作母本回交转育而成。该不育系已于 2 0 0 0年 7月 2 7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其鉴定结论是 :宜香 1A米质优 ,配合力好。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定 ,该不育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粒长、长宽比、整精米率 10项指标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直链淀粉含量 1项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用宜香1A组配的杂交稻宜香优 15 77、宜香优 1313、宜香优 377…  相似文献   

9.
冈优501是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的抗病、优质、高配合力的恢复系绵恢501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育成的不育系冈46A配制而成的大穗、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1996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冈优501的品种特点丰产性好,产量高,大穗优势强。该组合1993~1994年参加四川省杂交稻中籼中熟组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7.34t/ha和8.47t/ha,较同熟期对照矮化S增产5.64%和10.14%,差异均极显著,居该组试验第一位。1994年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81t/ha,较第一对照矮优S增产11.39%,较第二对照汕优63…  相似文献   

10.
对汕优63自1986年至1993年在四川省水稻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和抗稻瘟病鉴定结果分析表明,汕优63由高产、稳产、中抗指瘟病而逐渐丧失抗性,产量呈波动状态,1993年降至最低点。指出了现阶段水稻栽培必须以多组合当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重穗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725不同时期根系发育、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重的测定与分析表明,该组合源足库大,光合效率高,光合产物运转通畅。干物质积累量大,分配合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宁夏银北引黄灌区灌淤土壤养分状况,以水稻产量为目标函数,选择水稻播种量,单位面积施氮量、施磷量为调控因子,采用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方法,开展了灌淤土壤水稻优化施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播种量,氮、磷这三个因素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单因子作用对水稻产量贡献率大小为:施氮(正效应)〉施磷(负效应)〉播种量(负效应);水稻产量大于550kg/667m^2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水稻播种量20.1-22.7 kg/667m^2、施纯N:17.9-19.3kg/667m^2、施纯P2O5:5.3-6.0kg/667m^2。  相似文献   

13.
分析表明 :四川省现有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的理化指标与新国家标准相比 ,差距主要在垩白上。垩白的大小取决于抽穗后 5~ 2 0d的灌浆速度 ,其实质就是决定于品种自身的遗传特性。解决的主要措施 :( 1)充分利用现有优质种质资源 ,选育优质的父、母本 ;( 2 )注意粒形和千粒重的选择 ,椭圆形粒的千粒重最好不大于 2 5g ,长粒形的可放宽到 30 g。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旱育方式试验,处理间增产幅度,长秧龄旱育高产栽培具有特性。1、秧苗早发,2、生育进程表现为缓,快,缓,3、宽行窄株,适当密植,4、早发早控争粒多。主要栽培技术:1、稀播长秧旱育方法,2、大田移栽管理技术。本项研究不仅具有低耗栽培的优势,而且在栽培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杂交水稻新品种岗优501主要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量构成主次关系方面以每穗实粒数为第一位,千粒重第二位。故岗优501在今后推广和生产中,应以增加每穗实粒数为提高产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暖不仅直接影响粮食产出,还可能通过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数量和使用效果威胁粮食质量安全。基于水稻主产区1 063份农户调查数据,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气候变化对水稻影响的感知越强烈,农户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的比例就越高,农药化肥施用量平均增加7千克/亩。此外,风险态度、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也会对农户的农药化肥使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加强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明显地区农户农药化肥使用行为的引导,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潜在风险,加强农业产业化组织尤其是合作社的建设,在提升数量安全的同时保障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态势分析法探讨福建省杂交稻种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SW OT分析法对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产业进行态势分析,系统阐明福建省发展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及应对的挑战,并进一步提出新形势下福建省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着重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2)重视种子法制建设;(3)加快种子管理体制改革;(4)加强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5)实行积极的产业发展政策;(6)重视种子的科研育种工作;(7)发挥种子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8)努力拓宽杂交水稻种子国际市场;(9)协助组建国际型种业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