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你知道吗     
《社区》2009,(9):25-25
防癌习惯应从小培养 医学专家指出,预防癌症应从儿童抓起,约四成的癌症病例可通过儿童时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教育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有效减少成年期癌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要解决留守儿童离开父母成长而带来的种种问题,最重要的是提供有利条件让流动人口子女跟随父母迁移。要进一步为留守儿童提供保护和保障措施,就要依据迁移规律首先了解什么因素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因此,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选择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政府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度量流动人口安排子女随迁的选择性,发现流动人口自身能否提供子女的物质保障是其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另外,流动人口的迁移状况和职业性质也会影响其子女随迁。进一步依据中国人民大学的“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用logistic回归模型阐述儿童自身特征、父母社会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和社会身份背景等影响因素的作用,研究发现,母亲是否外出、父母外出时间、儿童就学难易程度、住房条件、生活成本是流动人口子女是否随迁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电视作为我国普及率极高的信息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电视节目中的暴力、色情、犯罪等负面信息给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引起了广大家长、学者和政府的担忧。家长虽然是儿童电视素养教育的最重要主体,但CHNS数据结果表明,60%的父母并不经常陪儿童一起看电视,超过一半的父母对电视节目没有限制,90%的父母没有对子女看电视进行价值教育和真实教育。序次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父母的教育程度、职业类型等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儿童电视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4.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性认知发展,而观点采择作为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者们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对儿童观点能力进行测量,却很少对这些测量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通过对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测量方法进行梳理,意图探究这些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对未来的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测量提出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儿童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影响小学儿童个性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小学教师的影响作用是比较大的,这是由这一阶段儿童与教师之间关系的特点及小学儿童个性特点所决定的。教师个性结构中的道德品质、情感特征、领导作风、认知风格、健康的心理等特点会对小学儿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形成健康的个性,对于小学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儿童影视的发展状况难以令人满意,创作者的遗忘、海外市场的冲击、相关作品的传播被忽视、题材定位不准确等因素成为儿童题材影视创作缺失的主要原因,市场因素、影视理念等问题成为影响儿童影视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促进中国儿童影视发展,就要注意丰富题材类型、提高内容立意水平、增强商业运作能力、加大衍生产品开发等,在创作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转变创作视角,切实以儿童为本位。  相似文献   

7.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而儿童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趋突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素,提出了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吴祚来 《社区》2008,(27):5-5
传统年画里,胖小子骑金鱼象征着幸福吉祥,而现在家有“胖小子”却成为困扰家长与孩子们的健康问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近期公布,全国城市男、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达到了11.39%和5.01%,其中北京地区更为严重,男、女生分别达到了27%和15.9%。  相似文献   

9.
儿童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和依存性,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关爱保护和福利保障。近十年来,我国针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大量出现的失依、残疾、重病、流浪、贫困、受虐、监护缺失等类型困境儿童出台了一系列生活保障和关爱保护的政策,试图构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以促进儿童的福祉和发展。但受制于专业人才配置不足、专业理论指引不强以及基层工作人员行政思维惯性固化等因素,导致困境儿童政策与服务层面均存在文化敏感性不足的问题,表现于注重对象资格识别而对对象内部需求差异关注不足;注重儿童工作网络建设而对福利传递效能关注不足;注重货币化救助帮扶而对专业服务提供关注不足;注重活动化短期服务而对全生命周期服务关注不足。因此,在探索困境儿童政策优化和精准服务创新过程中,很有必要在文化敏感和需要理论指引下,应采取服务理念更新、福利制度优化、专业人才配置、多元主体整合、整体性服务供给等策略,以促进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10.
智力是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儿童智商的影响因素有异地通婚、母亲最佳生育年龄、独生子女、父母较高文化程度。儿童性别先天因素无差别,但受后天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亲社会行为的移情动机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情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关于移情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品德教育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2002-2011年31个省营养不良率与收入增加、健康干预等因素进行的分位数回归,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儿童营养不良率降低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增加是儿童营养不良率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影响力度随着营养不良率的降低而有所减弱。这表明,单纯依靠增加家庭收入,并不能彻底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而类似加强儿童保健管理和农村饮用水改善等卫生干预手段对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率则具有显著影响。这说明,要有效解决儿童营养不良问题,除了增加家庭收入以外,还需加大儿童营养干预力度和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儿童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不可避免和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而幼儿教师对问题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其进行其他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幼儿教师队伍的构成状况、幼儿教师目前薪资水平、社会地位这三个因素,探讨其对问题儿童接纳态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儿童动作发展研究是全球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热点议题,本文以动作发展的内涵辨析为基础,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阐述动作发展的内在机制,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分析得出儿童动作发展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儿童基本动作技能与身体活动及肥胖、脑瘫儿童与粗大动作发展功能、精细动作技能与学业成就、儿童多动症障碍与注意力问题及发育协调障碍等方面。四个主题的研究展示了儿童动作发展的内在神经控制与外部行为变化相结合的研究轨迹,更加重视特殊儿童动作发展,以促进学前儿童融合教育研究。因此,探寻国际儿童动作发展研究的热点,对我国开展儿童动作发展研究,指导儿童体育与健康研究及其教育实践,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亲子互动失调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干预提供参考,笔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 法,对徐州市354名学前儿童家庭一般情况、行为问题、亲子互动失调进行调查,主要结果为:行为问题检出率7.06%;每天没 有看书,没有户外活动,亲子互动严重失调是学前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亲子互动失调与儿童行为 问题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主要发现:亲子互动失调与儿童行为问题有关,应加强亲子互动的训练,提升亲子互动 水平,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基于儿童的身心特点,儿童绘本装饰风格是否符合儿童的审美诉求,是儿童绘本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儿童绘本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绘本插画上,而插画的色彩又是插画表现装饰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插画创作中要抓住儿童好奇而又富有想象力的心理特征,以及对视觉感知直接而鲜明的生理特点,将鲜明和纯真作为创作色彩的主要元素,用色彩风格鲜明、极具视觉吸引力的插画赢得儿童对绘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冒险游戏在儿童游戏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对儿童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也意义非凡。但由于中庸保守的文化影响和现实的教育环境制约,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我国对冒险游戏研究尚不充分。明确冒险游戏的价值,对于儿童游戏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地组织儿童冒险游戏应该做到:1)改变固有态度并适当支持儿童冒险游戏;2)引导儿童区分积极冒险和消极冒险;3)强化冒险精神在游戏中的体现并对冒险游戏形式进行充分发掘;4)拒绝过度保护并给儿童创造一个自然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18.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大、最直接因素。国内外学者在单向研究的维度与类型取向、亲子互动双向研究及生态化模式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家长和子女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相似文献   

19.
回顾过去的一年,中国儿童社会学研究在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儿童与家庭、青少年犯罪、儿童保护、儿童福利、儿童文化和儿童教育等领域有着持续的关注和思考,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政府和社会对儿童现实处境的关注,也引发出一些新的儿童话题,例如虐童、儿童性侵、儿童自杀以及“星二代”等,这些都需要用专业的眼光予以严格而系统的解析。  相似文献   

20.
儿童能在涂鸦过程中“绘画”出蝌蚪人标志着儿童已经具有了较高水平的绘画表征能力。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蝌蚪人”的不完善性在于儿童绘画认知存在缺陷,而以高乐姆为代表的跨文化研究认为蝌蚪人在结构上已经是人的等价物,是儿童创造性智能的一种表现。儿童涂鸦发展阶段论的专家强调儿童涂鸦的基本造型与发展顺序,而涂鸦发展非阶段论的专家则认为,涂鸦并不是出现蝌蚪人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尽管在研究方法与认识范畴上存在差异,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儿童早期涂鸦阶段中图画媒介的丰富性、儿童视觉一动作的协调技能发展对儿童绘画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