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满族兴起的历史进程中,对外贸易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天聪元年(1627)皇太极派阿敏出征朝鲜,强迫朝鲜与后金结成"平壤之盟",其重要目的就是建立起与朝鲜的贸易关系.满族商人前往朝鲜王京进行互市,交易到大批急需的各种物资,朝鲜商人也从贸易中赚得丰厚利润.后金与朝鲜的边境贸易虽然并不理想,却为后来两国边民的定期友好互市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互市是边民日常生活的图景,是边境地区人与物跨界流动的重要场域。黑龙江省黑河市既是中国最重要的对俄贸易口岸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边境地区商人群体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从中国和俄罗斯边境人群的日常生活实践出发,对互市场域中的边民经商活动进行田野调查,以期剖析边民互动的内在逻辑。边商在边境地区互市场域中通过文化嵌入和关系网络构建的策略性行动,实现了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的资本积累和转化。中国和俄罗斯边民互市场域中文化嵌入的非均衡性与主流的边境和跨界流动研究中的边民互动,促成了文化交流的观点存在差异;关系网络的脆弱性是区别于西南、西北边民互动特点的特殊性存在。对边民互动的多种模式进行微观考察,是兴边富民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广西防城峒中口岸曾经是被称为"三不要地"的断裂地带,现在已开始建设国家一类口岸,这一过程并非国家单向权力主导,而是边民互市意志形塑的结果。这种互市传统看似背离了历代王朝主观的治边策略,却暗含着与世界的长久联系,呈现出边疆特有的自反性特征,从而揭示了边疆发展的内在决定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始终遵循以边民利益最优化为原则。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云南省德宏、保山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为今天发展边境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中缅两国边民跨境而居,通婚互市,和睦相处,有着传统的贸易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双边贸易可以实现经济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中缅边贸的发展走向取决于我国边境地区是否能建立起强大完善的工业及边贸产品加工体系。笔者认为,只有充分重视边贸内在的联动作用,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壮大边境地方的经济实力,促进边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越边境跨境民族共同体的传统行为,中越边民通婚并未因两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排斥而中断,但却因之而给入境通婚的越南女性及其家庭、子女的权益、以及主权国家的边境管理和边疆治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通过对位于中越边境前沿地带的云南麻栗坡县马崩村边民通婚的调查研究表明:便利的地理是导致边民通婚的自然基础,作为以民族情感和文化根源建构出的核心共同体、边境地区远离政治国家权力中心的特殊生活场域、以及两国边民在地缘、族缘、血缘的亘久认同依然是促成中越边民跨境通婚的重要动因;中越两国在人口、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差异或互补也是中越边民通婚不可忽视的现实促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边民互市市场特点及管理沈道权我国现代边民互市是指边境地区边民在政府允许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根据自产、自销、自用的原则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①边民互市市场就是这种商品交换活动赖以进行的场所和由交换引发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  相似文献   

7.
清代广西与泛北部湾国家贸易交往的研究重心落在边民互市贸易层面,对官方朝贡贸易研究薄弱。历史表明,官方朝贡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是清前期广西边疆与泛北部湾国家贸易交往的主要形式,其发展对清前期桂越边疆的开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越南交往的历史悠久,两国形成了诸多习惯条例。清朝入关至乾隆末年,在云南、广西等与越南接壤的边境地区,作为朝贡体制下宗主国的清朝理论上对双方边民管理均拥有处置权,所以,清朝也是越南边民的"管理者",但清朝充分尊重越南地方政权意见,对入境的越南边民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对待,并未严格执行相应管制。清朝对中越边民的跨境管政策核心是保障中越边境的安全与稳定,体现了朝贡体制下"和平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今年3月以来广西边贸出现的大滑坡现象,对广西边贸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凭祥市的“南山模式”是否应当否定、小额贸易与边民互市贸易之间的界定是否已经明确、边民每人每天带进的3000元以下的商品是否只能从口岸带进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8点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西凭祥市浦寨村从一个边境村落发展成为具有城镇规模的边民互市点,随着外来资本的进驻,浦寨村民的边贸活动越来越难以为继.其农商混合经济结构的解体给浦寨村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一.经济结构的研究,揭示浦寨地区发展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现象.  相似文献   

11.
越南边贸市场环境浅析杨梅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经贸联系不断加强,特别是随着两国现行边境政策的调整,中越边贸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中越边贸由过去的互市贸易发展到了多元经营批量贸易,转口贸易逐渐兴旺,由边境贸易带动的两国一般性贸易额不断上升。虽然两国边贸...  相似文献   

12.
在明代,民营茶马互市作为明代茶马互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明政府从禁止到许可民营茶马互市的发展.第二、明政府时而许可时而禁止民营茶马互市的发展.第三、明政府限制民营茶马互市的发展.明政府许可民营茶马互市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对商人的依赖性,由于民营茶马互市的产生和发展有利有弊,所以,只有明政...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与四川羌寨早期社会改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督教在四川羌寨中的影响历来较为微弱,直至1939年底,中华基督教会成立"边部"开始从事边疆服务,基督教在四川羌寨的活动状况才得到改观.边部在四川羌寨工作的主要内容有:提高边民精神生活的基督教传播;增进边民智识水准的教育服务;试图改善边民物质生活的农业生计服务;希望能解除边民疾病痛苦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些服务提高了羌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在边地产生了移风易俗的作用.边部的宗教事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羌民对基督教的认知,固有的宗教状况开始发生变化.不仅如此,经过边部努力,以前采取各种手段与政府对抗的边民,也逐渐配合政府实施边疆建设与改造.  相似文献   

14.
广西那坡水弄苗寨教育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边境民族教育仍处于瓶颈滞后状态.成人教育沉滞;"两基"工作任重道远;学校教学质量低劣,等等.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主观因素,二是客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也包含人为的主观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仍需要从思想教育入手,结合采取其他技术措施,包括对边民的人格观念教育,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学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边民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以促进边境民族经济的繁荣,促进边疆现代化的建设,增强国力,提高我们祖国在国际上的威信.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近几年来云南边境贸易在边民互市、边境小额贸易和边境地方贸易方面迅速发展的现状,阐述了云南边贸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缘、族缘。悠久历史等优势,指出并分析了制约云南边贸扩大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展和扩大云南边境贸易、促进对外开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降,基督教福音慈善事业不断得到发展.1939年代末至1950年代中期,边疆服务运动在川西区开展的病灾诊治、农业灾害治理、戒除烟毒等活动卓有成效.基督教在川西的赈灾对当地民众破除迷信、相信科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政府与边地的紧张关系,使边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强;同时还对改善藏传佛教与基督教之间在川西的关系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内生型边民社会组织成长实践进行梳理,认为边民社会组织在边境地区村落治理中作了有益探索。充分发挥边境地区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企社"良性互动、提升边民综合能力、促进边民社会组织健康成长,是推进边境地区长效治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王臻 《延边大学学报》2002,35(1):103-105
明朝时期,女真族与朝鲜在边境地区开设了镜城、庆源、满浦、茂山互市贸易,以貂皮等土特产换取朝鲜的耕牛和铁制农具。互市贸易一方面加强了两民族间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促进了女真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增强,为其民族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边境贸易,主要包括邻国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正确认识边境贸易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搞活经济、活跃市场、促进对外开放、改善边境群众生活、实现边境地区的安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发展边境贸易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要。一、发展边贸是边境地区脱贫致富的需要。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与沿海地区和内地相比有很大差距,要缩小这种差距,靠沿海发达地区来带动是必要的,但客观上有很多困难。因此,我们应从边境地区实际出发,另辟蹊径,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凡开放边境贸易点的地方,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就快,生活改善面就大,并促进了各业的兴旺发展。与尼泊尔接壤的樟木口岸的边民可以  相似文献   

20.
中越边境民族文化与边境贸易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边民的传统文化既开启、促进着中越边贸的复兴 ,又制约着边贸经济的现代化升级 ,特别是在中越两国政治经贸关系在世纪之交上升到一个成熟期而且边贸逐步规范化、各种机遇与挑战日益显现的情况下 ,迫切需要促进边民文化与边贸经济的良性互动、同步发展。中越应加强边境区域合作 ,共同运用该地区经济文化互动的规律 ,调节边民文化与边贸的互动关系 ,在提高边贸规范化、电子化的同时 ,协力提高边民文化资源开发手段的现代化 ,实现边境文化经济产业的分工合作、双向交流 ,同时培育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民族中小企业群 ,形成“边贸带旅游、旅游唤文化、文化促经济”的相互联动格局 ,建立一条“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中越边境经济区和增长带 ,实现当地经济、文化的“双赢”和中越两国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