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整体性方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的要求,是从理论上破除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肢解、非难、反对和否定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以整体性方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时,要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理论与实践、世界化与本土化、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赵海月 《兰州学刊》2008,(7):19-21,81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可分解为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国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主题是如何认识马克思主叉问题,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真义问题、马克思主义现实性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生命力问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要采取整体性、辩证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跟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积极吸收、借鉴它们的有益成果,对于丰富马克思主叉理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以及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立足点、内容基础和内容主线,是从整体性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整体性是方法的整体性,整体性是逻辑的整体性,整体性是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交织交融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理解.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叉理论整体性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是最彻底的理论、最朴实的理论,因而也就是最能掌握人民群众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反映出来的,研究和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的整体性同样也是学科建设整体性的重要内容.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整体性问题是个学术问题也是现实问题,与价值旨趣和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当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其实质就是如何从整体来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追根溯源,解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起源以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涵,进而凸显其理论和现实意蕴,有力回击"马恩对立论"、深化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实践中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共产主义信仰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整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产生、内涵、实质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紧密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结构和表现形态、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也得到深化。当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仍然是需要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任琳 《理论界》2013,(2):1-3
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者结合起来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从整体性这一视角解析马克思主义,追本溯源,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益于深入把握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髓;系统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利于理清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线及基本精神,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提出和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从史、论、著三者结合的高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无疑更为凸显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形态和实践指导的整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整体性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自身规定性,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整体性建设,务必牢牢握住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始终的"一"根红线即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注重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三"个层次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是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三者关系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一个全新视角.只有依托经典著作,做到论从史出,史论著结合,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9.
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无论在研究的领域如基本理论、哲学史、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还是在研究的范式如文本解读、对话研究、问题研究、形态研究等方面,都存在重微观轻宏观的偏颇。为此,必须强调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研究原则,认识到从整体与部分、微观与宏观相统一的视域,理解和阐释研究对象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有机整体理念,借助研究范式的转换和反思创新意识的强化,实现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式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与宏观性和整体性的统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应然之径。  相似文献   

10.
受学科范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长期以来处在分离的状态下.由于先已生成的理论范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破解与转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只是被生硬地绑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之中,呈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断面上的,也就不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本然面貌.从尊重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求这两者从分离走向会通.两者的会通关乎到学科边界的重新划分、学术范式的重新厘定以及具体学理观点的重新指认等多方面的内容,它通向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整体性研究以及由之而来的对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平台的构筑,其意义是非凡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国外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作为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种普遍范式更多是从解释学的视角印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外显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形态,而不是从整体性的范畴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生成逻辑和衍进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唯有致力于历史已然、现实应然与将来必然的辩证统一,着眼于实践具体、理论抽象与逻辑概括的有机和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研究范式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整体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整体性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客观上提出了马克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整体性要求.在一个规范的范式内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体系,可以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四条路径: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起点的研究路径;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起点的研究路径;三是以中国现实国情为起点的研究路径;四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途径和方法为起点的研究路径.四条研究路径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相互割裂的,不同的研究路径对研究者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