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1):237-243
从教育服务消费群体的大学生视角对大学生专业满意的内涵进行探索和概念化模型构建非常必要。来自922份随机问卷调查的证据显示,大学生专业满意包含专业产品满意、专业服务满意、专业社会满意三个维度。按这三个维度对大学生专业满意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排序,其中专业产品满意由课程体系满意、辅助设施满意、专业实力满意和专业实用满意构成;专业服务满意源于教师授课满意和教学管理满意;专业社会满意由专业选择满意、专业适应满意和专业前景满意构成。这些结论科学揭示了大学生专业满意的概念内涵,为高等院校开发专业建设和管理优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北省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抽样调查,对其设置的专业进行了统计归类,利用专业归类数据和计划招生数,解析了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现状,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河北省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专业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发展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集中度和专业聚集度较低、专业名称不规范等等。同时,提出了加大农业等基础类产业的专业比重、发展高新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产业的专业、各职业院校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专业的内涵建设等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制度对于工程教育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特色专业建设与专业认证中存在差异性和可能存在的矛盾,即特色专业建设的个性化与专业认证的规范化;特色专业建设的灵活性与专业认证的稳定性;特色专业建设的多样性与专业认证的统一性。因此提出化解矛盾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高校工程教育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专业性要得到承认,必须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着力于专业素质的培养,在职后阶段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操守和专业智慧等.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其专业素质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相对来讲,初等学校教师侧重于教育能力和学科综合知识;中等学校教师则侧重于教学能力和学科专业知识.但总体而言,都要在专业精神、专业操守和专业智慧三个方面加强培养,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整体上能够不断得到发展.据此提出不同类型的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树人大学艺术学院开设装饰绘画专业已是第二年了 ,就此专业的提出、专业概念、专业由来、艺术特征及应用 ,以及对此专业的课程设定和前景提出了设想和论证  相似文献   

6.
广告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广告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其规律和要求,加强对应用型人才在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考核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改变广告专业教育传统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采用课程考试突出过程考核;实习实践强调实效考核;毕业考核提倡毕业设计考核模式,是广告专业教育改革适应专业发展趋势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选取九所外语院校1994年、2003年及2012年三个时间点本科非外语专业设置的数据,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种数分别进行统计,发现外语类院校整体上已从单一的外语学科院校向多学科院校发展,非外语专业已涉及七大学科门类,专业类正从人文社科的专业类向自然科学的专业类涉足,非外语专业设置种数在逐渐增多。从个体上看,各院校设置相同的专业逐渐在增多,另一方面个别院校独自开设的专业数量也在增多。此研究可以为外语院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专业主义研究发轫于职业社会学,如今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其概念发展经历了职业化和组织化两个时期.其中职业化时期强调专业主义对个体从事职业的作用,凸显了专业主义独立于组织和市场的特征;而组织化时期则突破了组织和市场的壁垒,关注了专业主义内部专业主义逻辑与管理主义逻辑的互动,并在不同组织目标紧迫性和管理能力影响下,逻辑间的互动呈动态性特征.在管理实践中,专业主义对社会环境构建、公司发展、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均具备积极意义,为更好发挥专业主义作用,应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专业主义在专业服务公司中的地位,关注非传统领域的专业主义形成.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专业干部队伍基础十分薄弱,不仅数量少,总体质量也不高,成为国家发展建设中的巨大瓶颈。为此,中国共产党迅速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专业干部队伍建设,其重要举措之一是广泛开展干部的专业教育。这一时期干部专业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创办专业干部学校、紧紧依托高等院校、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和短期培训班等。由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和大力推动,干部专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迅速提高了广大干部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满足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并且对中共干部队伍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专业设置重复、结构失衡、内涵过窄、特色不彰等问题不仅是高等教育重规模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必然后果,也是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不力和高校约束机制缺失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必须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建立和完善专业设置审议、专业评估与认证、专业预警与淘汰、程序约束、专业动态调研、专业整合改造等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哲学作为思想中的现实,当代中国哲学史理论地表征了当代中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哲学的总结、概括和反思。在以当代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历史时期为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灵魂、主线,如何以重要的哲学论争为背景提炼和概括当代中国哲学史中的重大问题,如何叙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二级学科的相互关系,如何选择和阐述各个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如何论述各个时期的哲学状况及其发展趋向,这些都是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哲学理念撰写《当代中国哲学史》必须认真研究和严肃对待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化学专业基础课程,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化学专业《高等数学》课教学效果做了初步探索,以期帮助学生提高《高等数学》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实施,社会迫切需要工程监理专业人才,文章根据工程监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工程监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14.
探索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以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办学条件与实力为基础,调查了近年来关于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文献报道,从办学思想和观念入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多样化的专业建设项目与措施,实现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5.
行动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渐成为教师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阐述了教学行动研究的理论发展历史和基本特点,并用教学实例印证了行动研究在大学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初步探索了行动研究用于个性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6.
了解影响人才外流的主要因素,为学校人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辽宁医学院1987~2008年外流人员65名,2004~2008年引进的具有全日制本科起点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和符合此条件的基础学院120名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原始资料回顾调查表和人才流动原因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外流人员基本状况及影响人才流动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辽宁医学院人才流动特点为职称高、学历高、年龄低;影响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福利待遇、科研环境、工作环境。结论:要改变人才外流状况,学校需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关政策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科研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当前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现状入手,论析现阶段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建筑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改革和探索成果,对毕业设计的组织与建设进行了前瞻.  相似文献   

19.
为了突出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专业导向,教育部2011年开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规定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师范专业毕业生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资格证书。这项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师范专业按照培养方案开展教师培养,要经过教育实习,而非师范专业只经过心理学、教育学考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就可以获得资格证书。这种政策隐含着对教师教育的否定。特别是各省、市、自治区的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和内容与教育部印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之间缺少契合。这可能会导致高等学校取消教师教育专业,开办教师资格证书课程中心,不再为学生提供实习。因此,建议实行四年学科专业教育加一至二年教师职业教育的制度,培养更高水平的基础教育教师。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前期的近半个世纪,东亚的国际关系经历了从列强共同掌控到日本逐渐独霸的过程。在这一时期,日本始终是东亚国际关系的主角,东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日本对中国不断的侵略。虽然华盛顿体系维系了一段时间的东亚稳定,但日本的东亚政策目标是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并为此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拼凑起了“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这种侵略扩张政策遭到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