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界对费孝通及其学术思想与方法的研究虽然成果众多,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费孝通的学士论文<亲迎婚俗之研究>.这些研究几乎都参与构建了费孝通是一位功能论者与社区研究者的标准认识,但这篇论文却是一个不同于上述标准认识的特例,它研究文化分布,对它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费孝通.因此,围绕费孝通在论文中所形成的亲迎"三区论",笔者在本文中详细论述了这一理论得以形成的多元背景和影响因素,解释了这一不同于传统功能论的研究特例如何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与美国人>由<初访美国>(1945年)、<美国人的性格>(1947年)和<访美掠影>(1980年)三本小册子集结而成,收录的多是游记和通讯.其中,<初访美国>描述了二战后美国在科学、工商业、居民生产生活品质方面的概况以及作者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宗教信仰的理解;相对于<初访美国>中抽象层次较高的探讨,<访美掠影>则更加注重对美国的交通、能源、电子计算机等具体方面的描摹;而<美国人的性格>则是费孝通对Mead的<美国人的性格>一书的一系列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以来,几位青年一代人类学研究者在本文作者之一(王铭铭)的组织下,形成了一个课题组,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以"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格局变迁"为主题,对"藏彝走廊"多个城镇进行了历史—人文区位学考察。"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于1980年前后提出的一个广为学界所知的区域性学术概念,(1)主要指今日甘青、四川、云南、西藏几省(区)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与河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及由这些区域构成的文化通道。(2)作为"中间圈"(3),历史上经过"藏彝走  相似文献   

4.
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那段沧桑的日子里做了许多事.1935年夏天,他与新婚妻子王同惠一同前往广西大瑶山研究瑶民生活,到冬天,在山里遭遇不幸,王同惠未获生还,费孝通负伤,在广州治疗之后,1936年夏天借养病之机在家乡调研.该年秋天,费孝通把所获材料带到英国,在马林诺斯基的指导下,完成了其名作<江村经济>.1938年,费孝通取道西贡进入云南,得到中英庚款资助,在该地开始研究工作,在"魁阁"创办社会学工作站,致力于"类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满族说部在民间被称作"乌勒本(ulabun)",在满族民间广为流传.无论是远古创世说部<天宫大战>,还是人物说部<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萨大人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满族传统的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中国早期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前往英美国家求学,林耀华(19102000)就是其中一位。随着他们博士论文的出版,中国乡村研究蜚声海内外,从而催生出了人类学史上的经典村落,比如江村、禄村(二者为费孝通的研究地点)、黄村(林耀华的研究地点)。经过半个多世纪,学界也出现了对这些村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论文,时至今日已20年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尽管在讨论过程中呈现出的是分歧与共识并行的局面,但是这些讨论都促使这一具有结构论特点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本文拟就学术界在近20年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工作做一个述评.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     
<正>诸位,众所周知,谷苞先生青年时期即是西南联大"魁阁"成员,从滇至陇,1949年参军抵达新疆。他长期从事从南到北民族地区田野调查,同时与时俱进,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性与民族团结研究;是对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出主要贡献者之一。  相似文献   

9.
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①书中"余笔"一章里有这么一段话: 在一年里想从这复杂的文化中去找出一个头绪来,其实已经是奢望……人家若问我美国是怎样的,叫我怎样回答?……爽性拒绝回答这类问题为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越南著名诗人阮攸的一部传世杰作<金云翘传>中译的难处,指出了两个中译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云翘传>中译译者所需具备的条件,并期待较为理想的<金云翘传>中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