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对人才本土化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对民族地区人才本土化的现状及其障碍的分析,从教育、环境、机制和引智等角度提出了民族地区人才本土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法文化中孕育着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神学法治理念或法治因子.本文对伊斯兰教法中国本土化及其对我国回族穆斯林法治理念建构之影响,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类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学科本土化一直是学者们倡导和践行的目标,本文以几位人类学家思想为主体,结合几次重要的本土化讨论,就人类学本土化百年探索历程做一回顾和阐述。并以此认为中国人类学首先要形成对自己传统的文化自觉,坚守自己的传统才不至于在全球化时代自我迷失,步别人后尘,但又绝不是固步自封的国粹主义,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最终出路应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大多为本土化成长,而他们又影响着民族地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对于民族地区教师本土化成长过程的深入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现状。本研究采用田野调研的方式,以甘南州碌曲县为例,通过对于民族地区教师的访谈和观察,梳理了当地教师本土化成长的历程,并基于此,对本土教育发展和教师职业成长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交流与表征:民族性、民族主义与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民族进行的文化研究中,民族性、民族主义与本土化是核心概念,而其中的关系更是需要厘清的重要地点.文章指出,在几个范畴之间有许多因子是融通流动的,这种状况的形成不是"原始"的,而是历史形成的文化现实,这种现实在时空流转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6.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其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是在历史长河中许多族群互相交流、文化相互碰撞、互相吸收的过程中交融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只有通过田野调查,获得了足够的本土知识,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实证性的研究,这样一种跨文化的研究本身就具有本土化的特征。新疆人类学本土化一个重要问题即是如何认识和解释新疆的多元文化现象,然后让学术研究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7.
哈正利  刘占勇 《民族学刊》2019,10(3):1-4, 98-99
本土化与国际化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中始终无法回避的一个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家对于本土化和国际化都曾有过热烈的探讨。本文在解读不同时期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和国际化主张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学科内外的困境,强调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局限主要归因于对学科本体缺乏应有的共识。鉴于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从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我们认为要实现彻底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必然依赖真正意义上的、充分的、平等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我们思考当今世界各国的民族关系,很难脱离全球化这个宏观历史背景。今天我们研究一国内部的民族关系时,已不可能忽视境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因素对该国民族关系的影响。面对全球化浪潮中西方政治理念、经济制度与意识形态在其他国家的扩散,各国的传统制度和文化将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各国对外来文化也势必出现反弹,以提倡本国传统的"复兴"来与外来文化相抗衡。因此全球化与各国的本土化实际上是两个并行的潮流。全球化的扩散是不可抗拒的,本土化的反弹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思考中国民族问题时,应借鉴中国历史和其他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叶南 《民族学刊》2013,4(5):76-80,127-128
汉语国际传播中,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着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本土化问题。其中教材的本土化是关键。目前西部民族高校缺乏本土化的对外汉语教材,致使学习者不能通过教材了解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编写西部区域特色教材要突破的难点是初级教材课文语料超纲词的问题;中级、高级教材课文语料易读性的定量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根植于古希腊经典,而人类学中国本土化实践也与经典研究的人类学转向密切相关.百年研究实践表明,关注并深入经典是人类学本土化实践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当今反思、重建文化传统与解决民族融合、生态危机特别是人际生态等重大国策问题面前,中国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作为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无疑是人类学本土化实践必须关注的“文本田野”.儒家经典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四重证据法及其间性互补调和了证据真实与理解真实间的紧张关系,是人文社科研究中相对科学又具操作性的研究方法.然而实际操作中诸如物象叙事在何种程度上足以替代文字叙事,人类学和考古学对无文字社会的文化重构经验,在何种程度上适用于有文字社会,物证与书证矛盾时该如何权衡辨识等问题值得所有用人类学方法来研究经典者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