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少数族裔优惠政策肇启于国内广泛存在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发展不平衡,以及由此诱发的社会动荡和国家撕裂。为纠正这种社会不公,美国在"肯定性行动"中实施了包括就业扶助、教育促进、企业扶持和政府合同支持等一系列扶持少数族裔的优惠政策,客观改善了少数族裔的处境。但这些政策中基于族裔身份的区别对待,冲击了美国所追求的"无肤色社会"、"无(民族)集团宪法"的自由主义社会价值,受到了来自社会与国家的双重牵制而几近消停。在有关少数人保护不断加强和少数人身份特殊对待已成为国际人权共识的后"肯定性行动"时代,美国"色盲"族裔政策面临着价值困境和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塔特姆(Beverly Danjel Tatum)教授<为什么餐厅里的黑人孩子都坐在一起>一书进行了简要介绍.塔特姆指出,种族歧视是一种体系优势.通过对白人背景下黑人、白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特质的精辟分析,她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种族关系的实质,并提出了"促进跨种族对话"来打破沉默的建议.塔特姆的理论观点对于中国的族群关系建设有重要启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不仅要在中华民族背景下了解少数民族,也要在中华民族背景下了解汉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启动了肯定性行动计划,在就业、教育等领域对少数民族、妇女等社会不利群体给予某些优待和照顾,有力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和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促进了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三十多年来,关于肯定性行动计划存在和实施必要性的争论从未间断过.特别是近年来,关于肯定性行动计划的争论趋于激化,一些州甚至取消了肯定性行动计划,这很可能导致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严重倒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关"反向歧视"系列案件的判决等法律性文件的分析,将联邦政府的种族政策"肯定性行动"的历史沿革划分为"维权时期"、"优待时期"以及"平等时期",提出了"优待时期"只是临时过渡阶段,而"平等"才是最终的追求目标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这一称呼明显的带有歧视色彩,是一种身份歧视.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各种制度,是导致农民工身份缺失及社会歧视的制度原因,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相关的政策,是农民工身份歧视的社会根源.而农民工在城市具有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农民工自身所吴有的乡土生活影响农民工的身份确认,从而圃化了社会业已存在的身份歧视.社会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和机会平等,政府有责任和义务给农民工创造平等竞争的公平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真正地实现机会公平.而要达到真正意叉上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户籍制度及相关的政策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美国"肯定性行动"为例,探讨了西方教育领域的种族或族群优惠政策的借鉴意义。美国经验说明,在各族群之间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政府可以使用带有种族或族群意识的政策进行干预,但是随着差距的缩小,这类政策必将成为过去。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把握好尺度,以免造成"反向歧视"和"污名化"问题。此外,"肯定性行动"现阶段所遭遇到的困境说明两点;一是任何一项种族或族群优惠政策,从逐渐弱化到最终取消,都需要经历较长的过渡阶段;二是政策的定位不能只是停留在高等教育入学阶段,解决各族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差距,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美国独立早期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大力推行同化政策和民族大熔炉政策,强调盎格鲁新教文化的美国国家特性,使部分居民丧失了其原有的语言和文化.本文主要研究同化过程中美国白人弱势群体的民族意识形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美国民族主义的起源,对于我们看待美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第一个非洲裔总统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白人主流文化社会控制力下降、出现"族裔认同"这一文化取向的背景下诞生的,是美国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与非洲裔、其他各少数族裔长期融合的历史性成果。奥巴马当选是美国选民对"族裔认同"这一新的文化取向的认同,是对政府促进这一文化取向的"授权",将有助于美国构建"一个社会"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魏秀春 《世界民族》2007,18(5):9-17
自20世纪60年代北非穆斯林大规模移民到法国以来,法国政府坚持以"共和模式"为标志的移民政策,促使穆斯林移民完全融入法国社会。然而,由于经常与穆斯林移民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习俗"纠缠不休","共和模式"成为穆斯林移民融入法国社会的"瓶颈";与此同时,法国社会对穆斯林移民及其后代的歧视与偏见,使得"共和模式"面临破产的境地。在新的形势下,法国的"共和模式"和穆斯林移民政策应该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肯定性行动计划与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 2 0世纪 60年代中期以来 ,美国实施肯定性行动计划 ,通过实行特别招生计划、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财政资助、加强补习教育、开设少数民族研究课程等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但近年来 ,肯定性行动计划在美国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一些州甚至取消了肯定性行动计划 ,这很可能导致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严重倒退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世界里的"政治正确"原本是一个为少数族群发声,保护少数群体权益的有力武器,然而基于"政治正确"原则所实施的旨在保护"少数"的一系列肯定性行动,却引发了对于"多数"的逆向歧视的质疑,反而加剧了社会分裂。反观我国,不少人认为我国的民族政策也存在着"逆向歧视"的现象,陷入了"政治正确"的漩涡。美国"政治正确"原则下的肯定性行动与中国的民族政策在政策选择的目的与理念、政策的社会接受基础以及政策实施效果方面都截然不同。研究二者本质上的区别,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合理性,使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更好地贯彻。  相似文献   

12.
种族歧视在美国由来已久 ,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如 :老移民歧视新移民、新教徒歧视天主教徒、来自西北欧的移民歧视来自东南欧的移民、白人移民歧视有色人种移民等。压迫黑人的奴隶制度、驱逐和屠杀土著印第安人的政策是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的最高表现。虽然现在美国的法律禁止种族歧视 ,但实际上种族歧视屡禁不止 ,并且随着美国政治、经济、社会舆论导向的变化而变化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时间的推移 ,种族歧视在美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但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并随时有恶化的可…  相似文献   

13.
美国城市黑人聚居区的形成、现状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虹 《世界民族》2001,(6):44-52
美国城市中的黑人聚居区与美国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黑人聚居区的形成,既有政治上的种族歧视政策,也有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还有经济上的原因.黑人聚居区普遍存在着贫穷、失业、犯罪、单亲家庭等社会问题,对黑人聚居区的治理是目前美国社会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莫里森《天堂》中的"替罪羊"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原型批评的理论,从种族主义、暴力冲突方面探析莫里森<天堂>中的"替罪羊"形象,认为这一形象体现出莫里森对美国历史及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讽刺性模仿和颠覆,对种族优越论、暴力政治以及非裔美国人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15.
美国历史上的黑白混血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白混血儿问题是美国黑、白种族关系史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以混血为特征的美国社会,黑白混血儿不完全同于纯血黑人、也完全不同于其他混血儿的独特历史命运以及冒充白人的现象,既是对美国白人自认为血统纯正的讽刺,又揭示了建立在肤色基础上的种族歧视制度的脆弱性和荒谬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李普曼<论大清律例当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一文中乾隆"歧视回民"的观点,通过大量的史料和事件的分析,论证乾隆没有歧视回民.  相似文献   

17.
徐峻  罗薇 《世界民族》2012,(4):44-56
美国黑人和白人在选举投票上的差异性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但是亚裔美国人参与投票率低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利用"当前人口调查中关于投票和登记的附录",笔者分析评估了对于亚裔美国人及其他少数族群投票率低的四种解释,即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解释、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解释、差异性回报(differential return)解释、制度障碍(institutional barriers)解释。笔者运用一种统计学模型,能够同时对登记和投票进行评估,得出了四点结论:第一,社会经济解释在解释白人与亚裔美国人的差异性时,没有像解释白人与其他少数族群的差异时那么有说服力;第二,作为文化适应的两项重要指标——移民身份和居住时间——直接影响到亚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选民登记,但对其投票的影响甚微;第三,教育通常对参与投票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教育对亚裔美国人参与率的影响相对低于其他族群,尤其是白人;第四,制度障碍,尤其是对于选民登记的各种要求,不同比例地屏蔽了很多亚裔美国人,其次是拉美裔美国人,去参与最后的投票。本文的反事实分析(counterfactual analyses)表明,如果没有选民登记这项要求,亚裔美国人和白人在选民投票上将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美国的"黑人文化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人自从来到美国后一直备受歧视,被视为低人一等的种族,并被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生活之外.  相似文献   

19.
何平 《世界民族》2001,(1):41-47
生活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阿洪姆人的主体是早期迁往印度的我国云南傣族的一支.在英国人控制阿萨姆邦后,阿洪姆人的社会地位下降,在受歧视中民族主义得以萌发,在争取民族权益中民族主义进一步发展,但在宣传中也出现了"泛泰(傣)"倾向.  相似文献   

20.
李其荣 《世界民族》2001,12(3):34-4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近三十年来美国华人新移民的经历证明,他们不仅能够依靠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坚韧和毅力在新的国度生存,并取得显著成就,而且为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模范少数族裔理论”掩盖了包括华人在内的亚裔美国人在美国面临的社会压力、种族歧视等现实问题,忽视了华人在取得成功背后的艰辛、苦涩和面对不公正时的孤立无援.“模范少数族裔”之说不仅误导美国公众,而且是对华人及其他亚裔美国人的变相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