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以前,现辖区称走廊南山或祁连山区,因其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迁徙频繁,故建制沿革较为复杂。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民族在河西地区活动,这里曾是乌孙、月氏游牧地,后为匈奴所据。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先后击败了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王休屠和浑邪,于公元前111年设张掖郡,祁连山一带正式归入中原版图。其后河西回鹘(裕固族先民)曾攻入甘州,随后占据河西走廊西部立国,设牙帐于张掖,统治河西约一百四十余年。辛亥革命后,设甘凉道和安肃道,肃南地区大部分属安肃道管辖,隶属酒泉、高…  相似文献   

2.
一 匈奴的势力伸向西域,始于月氏放弃其故地之时。月氏的故地,据《史记·大宛列传》,在“敦煌,祁连间”。其地东起今祁连山以北,西抵今天山、阿尔太山东麓;极盛时其势力范围在东方到达河套内外,在西方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应在它控制之下。据《史记·匈奴列传》,匈奴自冒顿单于即位后开始强盛。冒顿在破灭东胡,消除来自东面的威胁后,便掉过头来对付月氏。他对月氏发动的较大的攻势有二次。传文称第一次为“西击走月氏”。其结果是匈奴“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传文称,“是的、汉兵与项羽相距”,知这次攻势发动的时间大约是前三世纪末。嗣后,据同传所载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冒顿单于“遗汉书”: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汉武帝派出的第一个通西域的政治使节,张骞的足迹西达天山南北、葱岭东西,被当时人称为“凿空”,是正史中明确记载的中西交通的开拓者。张骞第一次出使期间,汉匈战争由开始而取得了元朔二年(前127年)河南之战的胜利;他回国后,汉朝又取得了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之战和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的巨大胜利。为回答汉武帝的询问,张骞依据其所了解到的西域情况,明确提出了彻底战胜匈奴贵族的军事战略——“断匈奴  相似文献   

4.
在祖国西部边陲新疆伊犁河以南的河谷盆地,居住着一个人口近两万的民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这里是全国锡伯族最为集中的一块地方。 察布查尔位于新疆西部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面。其南部以山为界与昭苏、特克斯两县毗连,北边隔伊犁河与伊宁市及伊宁县、霍城县相望,东邻巩留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全县总面积为四千多平方公里。 这一地区,公元前三世纪以前是塞种人的游牧地。公元前三世纪后,匈奴冒顿打败月氏,迫月氏由河西走廊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塞种人则再向西、向南迁,这里便成为大月氏人的游牧地。公元前162—161年,匈奴、乌孙共同攻击大月氏,大月氏被迫放弃伊犁,乌孙又占据了这块土地。公元五一十二世纪,又先后有柔然、悦般、西突厥和契丹等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息。1218年,这片土地又成为察合台的封地。十六世纪后,准噶尔部控制了这里。1764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防和开发新疆,从东北抽调部分锡伯族人进驻伊犁。1766年初春,三千多名经过万里跋涉的锡伯兵丁、家眷南渡伊犁河,被编为锡伯营驻扎察布查尔。 “察布查尔”是锡伯语粮仓之意,她寄托着这里锡伯人民对这块土地的深深眷恋和无限深情。  相似文献   

5.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三世纪逐渐强大起来,登上了历史舞台。冒顿单于时期(公元前206年),东灭东胡;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北服浑庾、屈射、丁灵(零)、鬲昆、薪犁诸族;侵燕(都蓟,今北京大兴县两南)、代,悉收秦前所取匈奴地,与汉关故河南塞,常侵至朝那(今甘肃平凉县西北)、肤施(今陕西榆林县东南)。建立了一个控地东尽今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的庞大的奴隶制国家。  相似文献   

6.
一大月氏被匈奴驱迫西迁时,其中一部分遗留在今甘肃省西部,寄居于南山羌。“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在《汉书卷九六上》也可以看到相同内容的记载,仅:在“本居敦煌、祁连间,至冒顿单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一段  相似文献   

7.
战国、秦汉之际 ,月氏和乌孙活动的“敦煌、祁连间”即指今河西走廊敦煌至酒泉、张掖一带 ,分布于河西走廊东西部的沙井文化和骟马文化就是月氏和乌孙活动的遗存。不久 ,月氏打败乌孙而独占了河西走廊。约在汉文帝时 ,由于匈奴的崛起 ,月氏又被迫退出河西。此后 ,一直到汉武帝元狩二年以前 ,河西始终处于匈奴控制下。  相似文献   

8.
知识荟萃     
史籍记载,我国西域地区自古就是出产好马的地方,如龟兹(今新疆库车)出产的马被誉为“天骥龙麟”,焉耆马被称作“龙驹”,巴里坤马被称为“胭脂马”。而在众多的好马品种中,最被称道的还是出产于乌孙(今新疆伊犁一带)的“天马”——“西极马”。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西域乌孙马开始传入内地。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里记载:“乌孙多马,其富人至有四五千匹马。”张赛出使西域至乌孙国时,将汉朝皇室的诸多礼品赠送给乌孙王,乌孙王昆莫以“马数十匹报谢”。  相似文献   

9.
汉朝与匈奴护雅夫:的确,月氏人最后由于匈奴与乌孙的驱逐而远徙阿姆河上游一带,代之而起的是匈奴对原属月氏势力范围的蒙古高原与中亚地区的统治,并开始了其与汉朝争雄的历史。我认为,汉朝与匈奴对于丝路的觊觎,乃是导致汉匈间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而南北战争的意图所在,无疑也是对勾通东西贸易要道的丝路的争夺。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放在以后游牧  相似文献   

10.
据中外文献记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有三条:一出西域,一出海道,这已被后人所探明。除此之外,历史学家们认为,还存在着一条更早、更长的从四川成都起,南下滇、缅经印度、西亚抵里海的南方丝绸之路。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据史书记载他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买到了“蜀布邛竹杖”。《汉书》中记  相似文献   

11.
"祁连小月氏"族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一族源"论的影响下,历来史家都将战国秦汉间曾活动于河西走廊地区月氏及"祁连小月氏"视为同源民族.不过中外历史文献与实物资料表明,河西走廊地区月氏本由突厥、乌孙和羌所组成的一族三源民族."祁连小月氏"虽曾是河西走廊月氏的一部分,但其并不与西迁西域的大月氏同源于突厥族,而实际上则源于羌族.  相似文献   

12.
匈奴社会的管理比中原地区宽松,无以为生的中原贫民、留没匈奴之中原将士的亲属以及边民、奴婢等甘愿冒极大风险逃亡出塞,为的是去谋求生存.虽有障塞哨卡甚至腰斩酷刑却仍禁而不止.至西汉末年,汉廷所设四条恰从反面证明,时从中原北入匈奴谋求生存者已形成潮流.留居匈奴地区的中原人有一部分自愿参加了匈奴军队对汉军作战,还有中原人把穿井筑城治楼藏谷技术,以及计课人众畜物的疏记方法等带到匈奴地区.张骞、苏武、李陵等留居匈奴期间都曾娶胡妇建立家庭.李广利之死与殉葬无关.匈奴地区的中原人有人身自由.  相似文献   

13.
关于羯族的种属问题,各学者观点各异,至今尚未统一的看法。今据现有的历史文献资料,分别从羯族的容貌特征、羯族姓氏、婚丧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说明羯族不同于"深目,高鼻多须"的月氏人,那种认为羯族为西域月氏人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西汉与西域关系述考余太山(一)西汉与西域之关系,一般认为始于张骞首次西使。张骞首次西使启程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中途因被匈奴拘留,十余年后才得脱西走。他到达的第一个西域国家是大宛,时在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①。《史记·大宛列传》载:大宛闻...  相似文献   

15.
近来经常听有人说“蒙古族就是匈奴族”,或者“蒙古族是匈奴族的后裔”。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考察,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北方生活着两个较大的民族:匈奴与东胡,匈奴居西,东胡居东。最初匈奴与东胡是友好的邻邦,到匈奴冒顿单于时代(公元前209——公元前174),东胡王向匈奴王勒索“脱落之地”,匈奴王怒,“地,国之本也,奈何予之。”于是率众击东胡,大败之,尽占东胡之地。东胡从此便  相似文献   

16.
民族历史西汉霍去病西征匈奴取道青海的探索 《青海地方史志研究》第1期第33页两汉匈奴单于庭、龙城今地考邱树森 《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第145页匈奴左地与姑夕王驻地王可宾 《黑龙江文物丛刊》第2期第61页关于“汉匈奴为凝台眷月.渠”印的若干间题 黄盛璋 《西北史地》第1期第9页 “汉匈奴为提台曹且渠”印考释店嘉弘 《人文杂志》第1期第103页北匈奴西迁考略林斡 《内蒙古社会科学》第1期第59页匈奴分裂的原因和呼韩邪附汉的意义莫任南 《湖南师院学报》第2期第16页从匈奴单于的继承看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 王可宾 《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第1…  相似文献   

17.
正儒学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特别是儒学在西域段的传播,是与汉民族在西域的屯田和移民分不开的。《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其明年,西域城郭共击匈奴,取车师国,得其王及人众而去。单于复以车师王昆弟兜莫为车师王,收其余民东徙,不敢居故地。而汉益遣屯士分田车师地以实之。"《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车师》:"匈奴闻车师降汉,发兵攻车师,(郑)吉、(司马)憙引兵北逢之,匈奴不敢前。吉、憙即留一候与卒二十人留守王,吉等引兵归渠犁。车师王恐匈奴兵复至而见杀也,乃轻骑奔乌孙,吉即迎其妻子置渠犁。  相似文献   

18.
乌孙族原在敦煌祁连间时,已是匈奴西边小国,与匈奴、大月氏同俗.《史记·大宛列传》说:“乌孙……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大月氏……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这同俗,不仅包括生产的相同,也包括生活习俗的大致相同.乌孙族从河西及天山东部迁往伊犁河流域后,由于地理环境关系,仍然以游牧养畜业为主,《汉书·西域传》指出乌孙地区“地莽平,多雨,寒.山多松(?),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确实在乌孙族住牧的伊犁河地区,特别是天山山区的昭苏、特克斯、巩乃斯、尼勒克、巩留一带,今天依然是一片又一片镶嵌在山间的无垠草原和山上郁郁葱葱、苍翠蔬蕤的遮天松林以及长得齐腰深的各种禾本科、豆科的丰茂牧草.山区降水量平均在600毫米左右,天马的著名故乡昭苏盆地有些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山区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较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大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其“凿空”之旅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往来,为汉王朝统辖西域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元前60年,汉朝在乌垒城(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设置西域都护府,并任命郑吉为首任都护,下分设副校尉、丞、司马、侯、千长等,保留原来西域诸国名称,封任原有的首领。  相似文献   

20.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王昭君名嫱,南郡姊归(今湖北姊归)人。元帝时被选入宫。为化干戈为玉帛,安宁各族人民,昭君深明大义,摈弃世俗偏见,毅然自请,离别故土,远嫁匈奴。昭君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呼韩邪单于亡故,汉成帝又命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