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骞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当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国家,其王被匈奴单于杀死,他的头颅还被制作成了酒器。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便迁徙到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又受乌孙国的攻击,只好再向西南迁到妫水(今阿姆河)流域。月氏王想报杀父之仇,但苦于无人相助。武帝了解这些情况后,想联合大月氏,以“断匈右臂”。故而,决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公元前139年,张骞由匈奴人甘父作向导,率领一百多人,浩浩荡荡从陇西(今甘…  相似文献   

2.
战国、秦汉之际 ,月氏和乌孙活动的“敦煌、祁连间”即指今河西走廊敦煌至酒泉、张掖一带 ,分布于河西走廊东西部的沙井文化和骟马文化就是月氏和乌孙活动的遗存。不久 ,月氏打败乌孙而独占了河西走廊。约在汉文帝时 ,由于匈奴的崛起 ,月氏又被迫退出河西。此后 ,一直到汉武帝元狩二年以前 ,河西始终处于匈奴控制下。  相似文献   

3.
一 匈奴的势力伸向西域,始于月氏放弃其故地之时。月氏的故地,据《史记·大宛列传》,在“敦煌,祁连间”。其地东起今祁连山以北,西抵今天山、阿尔太山东麓;极盛时其势力范围在东方到达河套内外,在西方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应在它控制之下。据《史记·匈奴列传》,匈奴自冒顿单于即位后开始强盛。冒顿在破灭东胡,消除来自东面的威胁后,便掉过头来对付月氏。他对月氏发动的较大的攻势有二次。传文称第一次为“西击走月氏”。其结果是匈奴“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传文称,“是的、汉兵与项羽相距”,知这次攻势发动的时间大约是前三世纪末。嗣后,据同传所载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冒顿单于“遗汉书”:  相似文献   

4.
一大月氏被匈奴驱迫西迁时,其中一部分遗留在今甘肃省西部,寄居于南山羌。“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在《汉书卷九六上》也可以看到相同内容的记载,仅:在“本居敦煌、祁连间,至冒顿单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以其头为饮器,月氏乃远去,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一段  相似文献   

5.
您读错过吗?     
单于直读音蝉于汉朝匈奴王的称谓呼韩邪直读音呼韩也汉朝南匈奴单于的名字金日蝉直读音金密滴汉朝匈奴的人名冒顿直读音墨毒汉朝匈奴一个王爷的名字谷蠡直读音路礼汉朝匈奴王的名字阏氏直读音淹之汉朝匈奴王后的称谓羌直读音枪古代我国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名称先零直读音先连汉朝羌族名称高句丽直读音高勾丽汉朝时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名称息慎直读音肃慎汉朝时东北的一个少  相似文献   

6.
知识荟萃     
汉宣帝促成民族和睦西汉神爵2年(公元前60年),匈奴单于虚闾权去世.为了争夺继承权,匈奴贵族们你杀我我攻你,酿成了一场空前剧烈的大动乱.汉朝的一些大臣向汉宣帝建议:乘匈奴内讧之际,"因其坏乱,举兵灭之."汉宣帝没有采纳这类主张,他赏识的是御史大夫肖望之的  相似文献   

7.
细君远嫁乌孙国唐朝吐蕃联姻亲(之三)上文提到王昭君出塞,下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汉朝与匈奴之间中断了百年的“和亲”关系得到恢复,不仅使双方的友好合作能够加强,也使塞外与中原的统一得到巩固。这是十分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好事。中国从汉朝的刘邦开始至清朝中...  相似文献   

8.
《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民族研究》2005,(6):60-68
<史记>中所见"胡"与"匈奴"两种称谓,其含义是有明显差别的.战国时匈奴及北亚草原各游牧部落,大多以"胡"为名."胡"的称谓泛指或分指"诸胡","匈奴"的称谓则专指匈奴.秦汉之际,匈奴在政治上统一了北亚草原,汉人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胡"与"匈奴"两种称谓频繁互换,出现了严重的混淆."匈奴"的称谓既指匈奴,也指汉朝北境"诸胡".而<史记>以"匈奴"指代战国"诸胡"的做法,正是司马迁用汉人观念解释旧史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远在3000多年前,我国商代就出现了骑马、乘车传递信息的信使;到了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设有传递官府文书的“邮亭”、“邮馆”等邮驿机构。《孟子·公孙丑上》载:“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可见邮驿出现之早。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开通,打通了汉朝与西域间的邮路,同时开拓了通往西亚、欧洲各国的国际邮路,对世界的邮驿通信作出了重大贡献。汉朝时,“丝绸之路”通道上每30里置邮驿,供来往人员传递文书、停留歇宿。汉朝以后,历朝都曾沿着“丝绸之路”设置各种邮驿机构,并以“丝路”为主干线,将邮驿路线向西域地区、天山南北各地延伸。唐代更是5里一亭、10里一驿。除在“丝路”通  相似文献   

10.
"祁连小月氏"族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一族源"论的影响下,历来史家都将战国秦汉间曾活动于河西走廊地区月氏及"祁连小月氏"视为同源民族.不过中外历史文献与实物资料表明,河西走廊地区月氏本由突厥、乌孙和羌所组成的一族三源民族."祁连小月氏"虽曾是河西走廊月氏的一部分,但其并不与西迁西域的大月氏同源于突厥族,而实际上则源于羌族.  相似文献   

11.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三世纪逐渐强大起来,登上了历史舞台。冒顿单于时期(公元前206年),东灭东胡;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北服浑庾、屈射、丁灵(零)、鬲昆、薪犁诸族;侵燕(都蓟,今北京大兴县两南)、代,悉收秦前所取匈奴地,与汉关故河南塞,常侵至朝那(今甘肃平凉县西北)、肤施(今陕西榆林县东南)。建立了一个控地东尽今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的庞大的奴隶制国家。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哈萨克是我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的后裔。其族源可追溯至西汉时期的塞种、月氏、乌孙、康居、匈奴及以后的突厥、葛逻禄、哈喇契丹、克烈、乃蛮、钦察等。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形成了世代相传的习惯法。哈萨克汗国建立后,又制定一系列法典、条例。因此,对十六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哈萨克法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其社会历史及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汉初和亲政策作用简论李桂荣历史上,“和亲”即是中原汉族封建统治者与边疆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进行的一种政治联姻。这种具有政治性质的联姻最早是在西汉初年(汉高祖至汉武帝)汉朝统治者与匈奴单于间进行的。它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许多问题上都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汉武帝派出的第一个通西域的政治使节,张骞的足迹西达天山南北、葱岭东西,被当时人称为“凿空”,是正史中明确记载的中西交通的开拓者。张骞第一次出使期间,汉匈战争由开始而取得了元朔二年(前127年)河南之战的胜利;他回国后,汉朝又取得了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之战和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的巨大胜利。为回答汉武帝的询问,张骞依据其所了解到的西域情况,明确提出了彻底战胜匈奴贵族的军事战略——“断匈奴  相似文献   

15.
在祖国西部边陲新疆伊犁河以南的河谷盆地,居住着一个人口近两万的民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这里是全国锡伯族最为集中的一块地方。 察布查尔位于新疆西部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面。其南部以山为界与昭苏、特克斯两县毗连,北边隔伊犁河与伊宁市及伊宁县、霍城县相望,东邻巩留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全县总面积为四千多平方公里。 这一地区,公元前三世纪以前是塞种人的游牧地。公元前三世纪后,匈奴冒顿打败月氏,迫月氏由河西走廊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塞种人则再向西、向南迁,这里便成为大月氏人的游牧地。公元前162—161年,匈奴、乌孙共同攻击大月氏,大月氏被迫放弃伊犁,乌孙又占据了这块土地。公元五一十二世纪,又先后有柔然、悦般、西突厥和契丹等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息。1218年,这片土地又成为察合台的封地。十六世纪后,准噶尔部控制了这里。1764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防和开发新疆,从东北抽调部分锡伯族人进驻伊犁。1766年初春,三千多名经过万里跋涉的锡伯兵丁、家眷南渡伊犁河,被编为锡伯营驻扎察布查尔。 “察布查尔”是锡伯语粮仓之意,她寄托着这里锡伯人民对这块土地的深深眷恋和无限深情。  相似文献   

16.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以前,现辖区称走廊南山或祁连山区,因其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迁徙频繁,故建制沿革较为复杂。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民族在河西地区活动,这里曾是乌孙、月氏游牧地,后为匈奴所据。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先后击败了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王休屠和浑邪,于公元前111年设张掖郡,祁连山一带正式归入中原版图。其后河西回鹘(裕固族先民)曾攻入甘州,随后占据河西走廊西部立国,设牙帐于张掖,统治河西约一百四十余年。辛亥革命后,设甘凉道和安肃道,肃南地区大部分属安肃道管辖,隶属酒泉、高…  相似文献   

17.
匈奴作为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对匈奴经济文化类型及其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匈奴的核心生产生活资料———马的驯化起源地域与匈奴及其先民的生存地域存在相关性,其使用马种应为蒙古马种系,而蒙古马又是由普氏野马驯化而来。故最后通过研究蒙古马及其野外祖先普氏野马的分布情况,推定出匈奴的起源地域应为蒙古高原。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105年,乌孙国为抗击匈奴侵扰,向汉朝求亲,汉武帝选江都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王昆莫(猎骄靡),随嫁官吏工匠数百人。公主年少,远嫁他方,言语不通,生活不惯,加上昆莫年老,故心情郁闷,作歌一首道:  相似文献   

19.
古代维、汉两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是有很多记载的.远在公元一世纪,为了抵御匈奴人的压迫,维吾尔人的祖先——当时在我国西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游牧的丁零(以后称铁勒)部落,就曾配合汉朝政府驱逐匈奴人.公元四至六世纪,铁勒部落同拓跋、宇文、南朝、隋朝已经有了比较频繁的物品交换关系.此后,维、汉两族人民的往来愈繁,经济、文化交流愈多,相互影响也日益加深,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两族人民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乌孙是哈萨克族的主要先民之一,乌孙与汉朝的关系及对汉朝的认同,是哈萨克族确认归属国的端始,对哈萨克族的国家认同产生着较大影响。乌孙与汉朝的关系经历了互为接触、多重交往、归并汉朝的过程,对汉朝的认同由关系认同、归属性认同发展为合法性认同。从中可以看到国家认同高于一切,不仅是现代国家也是早期国家的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