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通先生的新著《丝绸之路上的穆斯林文化》已经付梓,作为先生的弟子,欣喜之余,不禁为先生笔耕不辍之精神所感动。三年求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又浮现于眼前。借此之际,聊作小文,祝贺先生。当然,为先生撰文的人很多,我只想写写我眼中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研究的奠基人”——马通先生。为此,我拾起珍藏在记忆中的几枚贝壳,串起了以下文字。  相似文献   

2.
上师的藏文寓意是至高无上的老师,最高的尊者之意,亦称喇嘛或活佛。这里介绍的纳西族学者、民族出版社藏文室副编审、今年87岁的喜饶郎达先生就曾经荣幸地被班禅大师尊称为丽江木天王的上师。由此可见喜饶郎达先生佛学的精湛和对藏传佛教事业的贡献。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与喜饶郎达先生接触颇多。喜饶郎达先生步履矫健,满头乌发中夹杂着点点银丝,他一口结实的牙齿,深邃的双目,幽默的谈吐,超强的记忆,如果不问他的年龄,真能把他当成60余岁的老人。他面目和善,待人总是那样谦恭有礼,诲人总是循循善诱。喜饶郎达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使…  相似文献   

3.
再论关于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问题孙竹傅懋先生和我在《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联名发表了《关于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经过5年的实践检验,证明基本上是可行的。这都是傅先生的远见卓识、运筹得当。《再论》是针对目前使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河先生的研究,把中国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排名的末一位,提前到了第一位,很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然而,文字是衡量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中国的文字出现得比其他文明古国都晚,中国的文明能不能排名世界第一呢?为此,我再次采访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5.
我国研究契丹文字的先驱者王静如先生于1990年10月2日与世长辞了。总结一下王先生的学术贡献,是对这位前辈学者的最好悼念。王先生前后共发表三篇研究契丹文字的文章,根据我对这三篇文章的理解,谈一下王先生在契丹文字研究方面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6.
明天是费先生的周年祭日。在先生故去的一年里,学者、普通百姓,只要是有些文字能力的人,大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先生的悼念、缅怀和纪念。而我,作为先生的学生,除了接受媒体采访,除了在此之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过《费孝通与江村》以外,没有写过一篇有关先生的文章,甚至在2  相似文献   

7.
徐杰舜(以下简称徐):很高兴,田院长能接受我的采访。我们虽然认识好多年了,是老朋友,也是师兄弟,都是吴永章先生的学生。但是有很多人对你还不是很了解,有些人了解多一点,有些人了解少一些,今天趁这个机会,把你隆重推出。田敏(以下简称田):我也很高兴接受您的参访。说是师兄弟不敢当,您一直是我的老师。感谢徐教授对中南民族大学人类  相似文献   

8.
<正>徐杰舜(以下简称徐):很高兴,田院长能接受我的采访。我们虽然认识好多年了,是老朋友,也是师兄弟,都是吴永章先生的学生。但是有很多人对你还不是很了解,有些人了解多一点,有些人了解少一些,今天趁这个机会,把你隆重推出。田敏(以下简称田):我也很高兴接受您的参访。说是师兄弟不敢当,您一直是我的老师。感谢徐教授对中南民族大学人类  相似文献   

9.
八思巴字是元世祖忽必烈皇帝特命西藏出身的喇嘛八思巴国师创造出来的,是一种能把当时在元朝统治下使用的诸语言用同样方式书写出来的表音文字。它作为国字于至元六年(1269)公诸于世,后来随着元朝的灭亡逐渐地消亡了。用这种文字书写的现存文献虽然很少,但是我认为无论是在语言学方面,还是在文化史方面,该文字都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其实,拙著《标记元朝秘史里蒙古语的汉字之研究》(龙文书局1946年昭和21年)问世以前,我就十分关心该文字的研究,遗憾的是,有关这个方面我仅发表了一些片鳞只爪的论文。  相似文献   

10.
《白寿彝画传》就要问世了。至德兄一定要我写一篇序,是的,关于白先生,对于这本画传,我的确有一些话要说。用画传的形式纪念寿彝先生,是很恰当的。照片把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留了下来,现在配以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比单纯的语言叙述更直观、更生动,可以让后人对一代学术巨人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泉币浩如烟海,故泉界同仁视钱币目录为鉴赏研究泉币之最佳工具书。台湾泉界同仁徐祖钦先生所编之《中国钱币目录》自在台北初版之后,在14年间竟至重版9次,诚可谓钱币目录中畅销之书。几经辗转,吾亦购得一部。阅读之余,发现该书所载3枚藏币的注释与我近年考证鉴定的结果相左。思虑再三,不敢苟同,故而形成文字,就教于徐祖钦先生。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者习惯认为“城市、文字、金属器及复杂礼仪中心等的出现,是文明起源在物质文化方面的表现”。按此观点,西方人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就已经进入了铜器时代,而中国,只出土了6000多年前的铜器,而且数量很少。直到距今4000多年,中国才出现了国产的铜器。这种情况似乎表明:人类文明起源于距今七、八千年的西方,而不是距今4000多年的中国。这与林河先生所说“中华文明早于西方文明”的观点有所不同。为此,我带着这个疑问,再次访问了林河先生。  相似文献   

13.
1957年10月,国家民委机关刊物——《民族团结》杂志创刊了.实际上,它的筹备工作是从1956年开始的.记得是在1956年春天,我的主管领导——民族出版社汉文室主任李宏烈和编审梁瓯弟找我去谈话,说是国家民委指示要创办一个民族方面的刊物,专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介绍民族地区的情况;这个刊物是综合性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以文字为主,图文并茂,筹备工作从现在就开始.当时筹备组只有一帅一卒:李宏烈兼筹备组组长,我是小卒.梁瓯弟先生未参加筹备组工作.当年秋天我  相似文献   

14.
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活动是多方面的,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交通史皆有专作,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只是其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本文仅就后一方面作一简述,以庆贺白寿彝师九十华诞。白寿彝先生研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始于1935年。这一年的1月至5月,他...  相似文献   

15.
<正>黄明信先生修成正果、步入天界近一个月时间了。自2017年6月2日上午,在北京蒙蒙细雨中目送先生最后一程至今,先生音容笑貌常浮现在脑海里,总想着以什么方式表达对先生的缅怀。其实,我与先生的接触并不多。我于2002年7月入馆在少数民族语文组(以下简称"民语组")工作时,距黄明信先生返聘10年后的1998年退休已有4年。因此,我没有和民语组部分老师一样能有幸与先生共事,也没有太多机会能直接聆听先生指点。但,黄明信先生是我入馆时的考官,编目工作当中的导师,援  相似文献   

16.
台湾印象记     
20年前的1995年1月,王辅仁先生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海峡两岸蒙古学藏学学术研讨会"。回到北京后,就自己对台湾的政治现状、社会现象和学术印象做了详细记录。这些文字,迄今读来还有新意。值此王辅仁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本刊特发表这一遗作,以表纪念。  相似文献   

17.
李华英 《回族研究》2006,(4):119-121
著名的穆斯林学者马金鹏先生已归真5年之久。此时此刻,一种思念之情不禁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完全是出于自己对这位老前辈那丰硕的学术成果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仰慕。我与先生只有3次接触:一次是1985年在海淀清真寺参加节日会礼;另一次是1989年出席北京大学穆斯林师生开斋节庆祝活动;第三次是1993年我对先生的造访。尽管如此,先生的人、事对我来说却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就拜读过先生收录在《卫道理论》一书中的论文。再就是不少在北京大学受业于先生的高才生,是我的同行好友,他们对先生的赞誉,以及在和其长子博忠君的交往中听到的…  相似文献   

18.
转眼之间,我到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工作已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最初参加新教师的远程培训,到听取各个学校优秀教师讲述心得体验,从初出校园时的忐忑不安到现在课堂实践的从容应对,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也实现了从初为人师到乐为人师的全新蜕变。  相似文献   

19.
“没有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有没有古典诗论”?一位研究中国文艺理论的学者这样问。他的提问,促使我探讨侗族琵琶歌《旋桑嘎》(即《歌师传》)。这首歌是己故侗族著名歌师吴居敬同志四十年代向广西三江程阳歌师吴学清老人学来的。民间歌手口耳相传,保存下这难得的诗史诗评之作。《歌师传》全歌116句,叙唱13位歌师及其16部作品:(1) 高步乡杨信斌:《二度梅》  相似文献   

20.
广州怀圣寺元刻《重刻怀圣寺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石刻文字之一。1940年,史学前辈白寿彝先生曾对之有所考证,1980年先生又做了补充考证。正如白先生所言,此碑“尚有待诠释和考据的地方”。拙文对碑文所涉及的部分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并沿用白先生“跋”的形式而称“续跋”,借此以表示笔者对白先生和马寿千先生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