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民族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当前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切实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民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3):127-12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公平,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发展水平低,人才资源短缺。西部民族地区要根据本地的实际,通过进行不断的观念更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出新,找到迅速缩小各种教育差别、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途径和办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典华 《民族论坛》2010,(9):I0001-I0002
当前,教育布局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教育差别大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我们应该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民族教育的均衡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在对教育公平及教育均衡发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民族教育的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经济发展等几个维度对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加大民族教育投入力度;推行"民族教育优先发展区",促进民族教育跨越发展;完善教师培养、流动机制,为民族教育提供师资保障等几项措施,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公平是民族地区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基本途径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公平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经过多方努力才能实现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达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和就业机会的公正。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就教育公平实现的路径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民族教育公平发展的理念不能拘泥于当今一般的教育公平发展理念,应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民族教育发展的现实境遇,从民族学、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乌江流域的民族教育是在较高的落后程度中发展,但又在发展中显示了更大的落后,乌江流域民族教育遭遇了公平发展的尴尬,在不断的发展中显示了更大的不公平.乌江流域民族教育的公平发展应创新民族教...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与教育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采取的一项特殊的教育政策措施,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民族预科教育为推进教育公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民族预科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作用,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民族预科教育持续、稳定、科学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瑶族人口素质问题已成为瑶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影响了瑶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教育公平,和谐发展瑶族教育,已成为瑶族同胞的心声.发展瑶族教育对提高瑶族同胞科学文化的整体素质,对促进瑶族地区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瑶族地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教育通过其在社会中的不平等分布,影响个体社会流动,决定着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地位变化。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教育不公平所引发的教育分层现象在民族地区更加凸显。作为引发民族心理嬗变的诱因,教育分层是民族关系发展的危险信号,必须深刻认识和及时有效解决。引导少数民族提高现代教育认同感,加强政府职责,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调整以增进教育公平,是民族地区持续发展与民族关系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徐姗姗  张文英 《民族学刊》2020,11(4):59-65, 131-132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针。然而在“教育改变命运”的共识之外,布迪厄认为教育一代代地维持着对社会中下阶层的不公平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被一些学者应用于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如在“三区三州”等民族地区,代际间的贫困传递难以阻断,因家庭文化资本弱势而造成子女求学、求职受阻,看似可用“贫困文化的再生产”予以概括,但笔者不同意直接套用西方理论认定中国存在“教育不公平”的论述。因为我国社会实际与布氏提出“学校教育再生产社会阶层结构”观点之环境不同,有多项教育政策在切实保障着少数民族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当前在我国民族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障碍,并非 “文化再生产”的结构性阻力,而在于就业环节的阶段性困难。教育公平可分为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环节,民族地区经多年教育扶贫,“起点”入学机会和“过程”教育质量已明显改善,而作为“结果”的就业环节亟待改善。以“就业优先”方针多渠道扩大少数民族就业,可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市场融入、巩固减贫成效和精准防控返贫,是助少数民族自主掌握教育“社会阶梯”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杨小峻 《民族论坛》2011,(7X):93-97
教育公平包含了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教育机会公平是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但起点公平不等于教育过程、结果的公平。西藏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考虑藏族学生的特殊文化背景差异,往往会导致藏族学生在平等享有教育教学资源、学业成绩获得公正评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西藏高校要从目前教育过程中的不均等现状为基础,建立一个高校教育管理制度、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藏族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等多方面的公平机制,促进西藏高等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民族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民族教育和谐论的理念和设想,其旨意是为和谐社会培养和谐发展的民族成员。如何贯彻这一旨意呢?我们认为,民族教育是为每一位民族成员提供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在机会上应当是人人平等的,在教育发展阶段与社会参与上应当是公平的,在教育结构上应当是合理的。这些方面正是本文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3.
在梳理求学经历与学术实践的基础上,以瑶族支系土瑶学校教育研究为起点,就中国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进行了剖析,指出教育的公平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进而促进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重视教育是古今中外华人父母共同秉承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对华人移民来说,教育是实现向上流动较为公平和有效的途径.子女的教育成功往往能保证其事业有成、生活富足,进而带动整个家庭的向上流动.中国新移民如何应对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挑战,除了受到华人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的价值观的影响,更多的是受到移居国的制度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与约束,其中包括语言文化、移民政策、社会和种族歧视,以及教育制度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因素.中国新移民拥有国际移民"超高端筛选"所具备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优势,以及移民所独有的跨国资源,而这些都是帮助其有效应对上述教育挑战的主要策略与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以部分西方学者的研究为例,探讨教育人类学领域里关于"公平"与"平等"概念的理解与阐释以及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必要性,并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讨论当今教育领域里公平与平等概念之间的差异与关联。认为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平与平等则是其中的关键概念。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考察分析了教育的公平与少数民族救育的发展问题,提出从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和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加强武陵山教育协作是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的需要,是武陵山人民对教育公平的呼唤。要坚持尊重人民教育选择权的原则,坚持经济协作与社会公共服务协作并行不悖的原则,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原则。建立共赢共进的教育协作认同机制,开放一体的教育协作规划机制,务实高效的教育管理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加强武陵山教育协作是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的需要,是武陵山人民对教育公平的呼唤。要坚持尊重人民教育选择权的原则,坚持经济协作与社会公共服务协作并行不悖的原则,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原则。建立共赢共进的教育协作认同机制,开放一体的教育协作规划机制,务实高效的教育管理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教育公平视野下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更为突出的体现为对优质、高效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享用方面.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势必表现出一种发展的非均衡态势.鉴于此种情况,民族地区的高校应在政策继续倾斜、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以突出特色为基点,以内生增长为动力,积极主动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公平.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教育布局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教育差别大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主要内容,我们应该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