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态心理学对生态和水资源保护的关注可为具体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提供方向。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用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了解决农村居民安全用水问题的生态保护认知因素和主要措施,为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居民的安全用水行为管理提供路径,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源保护区作为群众饮用水安全的根本保障,应把环境应急管理和环境安全防范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确保饮用水源区水质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区环境应急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是纳入生态功能区划,划定生态红线。国家从宏观战略层面颁布实施了《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规划》,将我国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的源头、国家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批生态安全重要区域纳入了规划,并明确了区域发展导向和保护措施。但是,作为群众的饮用水源地,纳入各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措施的比例很  相似文献   

3.
以福清市江阴半岛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格局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得到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图,对生态风险指数分级,从而对研究区生态风险变化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2009年研究区各生态风险级别在空间分布上发生明显变化,2006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南部靠近工业区区域及北部中心地区,2009年研究区高风险区域消失,较高风险区域较2006年向西偏移;研究期间较高生态风险面积基本维持不变,中风险和低风险面积均有所降低,弱风险区域面积有较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生态消费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消费模式,体现了国民日益增强的生态环保意识。本文以相关人群、政府政策激励和企业广告促销三个维度八个指标设计了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对城市居民生态消费行为进行综合评价,旨在找到引导区域居民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形成生态消费习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PSR模型,构建了3个准则层和28项具体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度量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沿海四城市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从综合评分值的大小来看,四城市间的分值差距较为明显,厦门生态安全水平具有较大的优势。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评价过程简易,结果定量并相对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6.
官方微博     
正江苏环保:【南京自加生态红线区175平方公里】2月18日,南京市委常委会通过《严守生态红线维护生态安全》文件,生态红线规划将成该市各类规划的前置规划。划定南京的生态红线区域面积是1455平方公里,南京主动增加生态绿地保护区域类别,主动增加175平方公里的生态红线区域。(2014年2月19日09:28)  相似文献   

7.
秦巴山片区 乘势而上 十堰市是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又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华中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生态安全绿色宝库。发展与保护,是十堰市一肩挑两头的重大国家使命。  相似文献   

8.
在土地整理实践中,因为不恰当的整治方式、过多的人为干扰以及缺乏管理经验等诸多原因,很容易引发区域生态安全问题。本文在概念内涵界定基础上,通过分析土地整理生态安全的技术调控机制、经济调控机制和社会调控机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1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大都处于大江大河的源头,其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关系浙江省以及更大范围区域的生态安全,也是打造浙江省绿色发展战略支点。浙江省咨询委组织专家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根据十九大报告作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构想,提出了推进浙江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浙江沿海区域为例,基于CLUE模型,揭示了未来规划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下区域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两种情景下森林景观与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差异特征,生态保护情景下森林与湿地景观的空间连续性和规模较规划情景下都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利用生境质量指数对历史时期和两种情景下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并据此遴选了浙江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敏感区,识别出了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区和生态系统健康潜在威胁区。最后,依据未来景观格局变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以及生态系统健康敏感区,提出了浙江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体系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最少的情况下同时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和关键问题。本文以生态子系统为上层(Leader)、经济-社会子系统为下层(Follower),构建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系统。通过引入公共权重、区间效率和满意度,构建基于max-min满意度的双层规划数据包络模型(BLP-DEA),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省际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效率评价与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1) 相比于BLP-DEA模型,本文构建的基于满意度BLP-DEA模型是一种令大多数决策单元能够接受自身效率值结果的评价方法,因此导致中国整体经济-社会子系统效率值相较于生态子系统效率值偏低。(2)在满足全局可持续发展系统满意度最大化的前提下,各地区的效率值体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其中生态子系统效率值以西部地区最优,经济-社会子系统效率值以东部地区最优,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效率值以东部地区最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权重选取以及最大最小算法导致的信息缺失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以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为基础,建立组合权重模型;其次,在加权平均原则下引入综合评分方法进行评价得到最终评价结果。从经济社会、水质状况和资源条件三个方面出发,初步建立了包含17个指标的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了13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在筛选之后的指标体系下,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京津冀地区总体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价,给出了2006-2014年间各地区水环境安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水环境安全基本呈现北京优于河北优于天津的趋势;京津冀地区总体的水环境安全呈现先变好再变差的趋势。森林覆盖率是水环境安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人均水资源量以及Ⅰ-Ⅲ类水质占比。弹性系数分析表明,这四个指标的改善也是对京津冀地区水环境安全提高最有效的措施。最后,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提高京津冀水环境安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春友  吴荻 《管理学报》2009,6(8):1066-1071
通过对产业集群生态化内涵的探讨,提出了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并结合山东新汶产业集群的实践,印证了该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产业集群的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多种动态评价方法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提出动态组合评价方法。给出关于可比动态评价方法集和相容动态评价方法集的定义,并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确定相容动态评价方法集;然后以相容动态评价方法集为基础确定可能的组合评价集,建立评价方法集化模型,寻找一个最满意的组合评价,并对该评价结论进行相容性检验。最后用一个实例说明本研究实际应用上的有效性。基于方法集化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对解决多种动态评价方法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提供了思路,是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有益补充,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多种动态评价方法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提出动态组合评价方法。以相容动态评价方法集为基础对不同动态评价方法的漂移性进行测度研究,提出了基于漂移度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最后用一个实例说明本研究实际应用上的有效性。基于漂移度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对解决多种动态评价方法评价结论非一致性问题提供了思路,是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有益补充,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企业核心竞争力三维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采用系统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维评价模型,并给出了综合评价核心竞争力的最优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该模型的投影操作。最后以证券公司为评价对象给出了上述模型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与数学模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建立了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灰色聚类的思想,提出了评价区域主导产业优度的数学模型-定权聚类评估模型,并对河南省武陟县工业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AHM-关联分析的生态评价模型及辽宁14个城市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建了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组合赋权确定最优权重,用灰色关联理论进行指标评分,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的生态评价模型,并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生态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通过把绿色GDP、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等指标纳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模型构建了具体的生态评价体系。探索了把DPSIR框架模型这一生态评价准则具体化的问题。二是通过对指标数值规范化结果的等距离缩小与平移,避免了在评价中不可避免的特定规范化结果为0而导致灰色关联度无穷大而无法赋权的问题。三是实证研究表明,影响辽宁省生态发展最主要的指标是城市园林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19.
Regional flood risk caused by intensive rainfall under extreme climate conditions has increasingly attracted global attention. Mapping and evaluation of flood hazard are vital parts in flood risk assessment. This study develop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estimating spatial likelihood of flood hazard by coupling weighted naïve Bayes (WNB),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remote sensing. The north part of Fitzroy River Basin in Queensland, Australia, was selected as a case study site. The environmental indices, including extreme rainfall, evapotranspiration, net‐water index, soil water retention, elevation, slope, drainage proximity, and density, were generated from spatial data representing climate, soil, vegetation, hydrology, and topography. These indices were weighted using the statistics‐based entropy method. The weighted indices were input into the WNB‐based model to delineate a regional flood risk map that indicates the likelihood of flood occurrence. The resultant map was validated by the maximum inundation extent extracted from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imagery. The evaluation results, including mapp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flood hazard, are helpful in guiding flood inundation disaster responses for the region. The novel approach presented consists of weighted grid data, image‐based sampling and validation, cell‐by‐cell probability inferring and spatial mapping. It is superior to an existing spatial naive Bayes (NB) method for regional flood hazard assessment. It can also be extended to other likelihood‐related environmental hazard studies.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区间数的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多阶段交互式评价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并且均是基于点值评价信息的缺陷,以及大多数群体评价研究中忽视了评分区间与可变评价信息的内在联系等不足,综合讨论了一种基于区间数的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交互式评价中区间型评价信息的特性,进而提出了评分区间重置算法的设计思想。该算法能够实现评分区间与每轮调整后评价信息的协同调整,并推动交互的进行,使评价信息趋于稳定。然后从稳定性角度出发,设计群体评价信息的稳定性指标,以此讨论交互终止条件。最后给出一个应用算例,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