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3月,四川省委作出了深入开展学习“东汽精神”活动的决定,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东汽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力戒形式主义,在全省迅速掀起学习“东汽精神”的热潮。  相似文献   

2.
如今,东汽精神已经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它的指引下,东汽将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样因为“东汽精神”,我们的民族将更加沉着地化解灾害、应对危机,共和国这艘巨型航母也将在前进的途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3.
倡议书     
《经营管理者》2009,(5):41-41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孕育伟大的力量。40多年前,一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靠手拉肩扛,把偏远荒凉的川西小镇建成了熠熠生辉的“十里东汽”,在广襄无垠的巴蜀大地上,默默燃起了“东汽精神”的第一枚火种。40多年后,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无情肆虐,面对人员伤亡、设备毁损惨重的巨大压力,东汽人擦干眼泪,挺起坚强的脊梁,以超常的毅力,克服了超乎想象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就是这种以人和、实干、坚韧、创新为核心的东汽精神,在东汽发展史上,在结构调整、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是东汽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是东汽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5.
以爱的名义     
佚事记载,上世纪70年代,在国家的鼓励下,500多东汽人因为合理流动离开东汽。一年后,离开的人又纷纷回到东汽,其中一位到无锡叶片厂工作的职工回来后写下十字感苦:“无锡风光好,东汽情意深”。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26日,新华社以罕有的姿态播发长篇通讯《“东汽精神”启示录》。文章全面生动地展示了“5·12”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职工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恢复生产的英雄壮举和精神风貌,他们用生动的实践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7.
东汽的一位老领导陈宽金曾说,在共同的理想上实现了人和,才能使人的胆略、见识和魄力得到最充分地发挥,这是成就大业的最有力保证。东汽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段“人和兴企”实践史,东汽人珍爱自己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8.
"东汽"是东方气轮机有限公司的简称.它原本坐落在四川绵竹市汉旺镇,是我国国有大型装备机械骨干企业.因规模庞大而闻名,有"十里东汽"之称.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汉旺广场的大钟永远停留在14时28分,它带给灾区人的是无尽的痛苦和灾难。给东汽汉旺总部造成巨大损失,东汽辖区600多人遇难,1000多人受伤,90%以上的建筑垮塌或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几代东汽人艰苦奋斗、献身拼搏,42年创建的花园般的十里东汽与安宁祥和的汉旺小镇,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凄凉的废墟……  相似文献   

10.
公元2009年02月26日,新华社以罕有的姿态播发长篇通讯《“东汽精神”启示录》。文章全面生动地展示了“5·12”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职工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恢复生产的英雄壮举和精神风貌。他们用生动的实践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1.
美丽不缺位     
当“美丽川航”渐渐变成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时,四川航空“真、善、美、爱”的企业文化精神也潜移默化了每一个川航人。美丽是我们的形,而“真、善、美、爱”就是对这份美丽最生动的诠释。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推进东汽的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任务,既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指导,也需要抗震救灾精神的激励支撑,还需要企业文化的引领熏陶  相似文献   

13.
石油及石油化工是整个四川国民经济中极为薄弱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作为石油化工的原料,作为运载工具的动力,四川都是极为短缺的,解决四川缺油的问题,不妨供用中医学的一个说法,就是要“标本同治”。将新疆的原油直接输往四川,在四川开创新的产业,以缓解石油危机,这对四川乃至西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43年来,东汽从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到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从单纯生产火电设备到推进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乃至海水淡化产业,实现“多电并举”的创新局面,每一次进步,都是一座高峰的翻越。  相似文献   

15.
《经营管理者》2009,(6):20-23
春华秋实,坚强不屈的东汽与祖国同行,步伐坚定地走过了昨天,走到了今天。 四十三年追今抚昔,四十三年继往开来。1966年5月16日,东汽遇势而生。自古英雄多磨难,梅花香自苦寒来。生于患难中的东汽,以壮大民族工业为己任,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相似文献   

16.
曾晓红 《科学咨询》2007,(14):60-60
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以她不堪回首的耻辱论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没有任何前途可言。“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一段讲话。可以看出,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创新能力”就是人们产生新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有着“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5月12日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地震灾害。面对巨大灾情,四川人民大无畏的抗争精神感动了世界。他们称赞四川人民“顽强、热情、勤劳、友善”。异口同声地感叹:“撼山易,撼四川人民难!”  相似文献   

18.
中共凉山州委书记吴靖平,副书记、州长张支铁,分管副州长仰协等曾经这样评价:凉山移动在“村通工程”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执着精神、敬业精神和牺牲精神是一笔财富,是“十一五”期间凉山发展的精神动力,要好好总结, 在全州推广、学习。今年春节期间,四川移动公司总经理李华再次来到凉山,在慰问一线员工同时,对凉山移动在“村通工程”建设中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执着精神、敬业精神和牺牲精神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19.
王丰 《领导文萃》2009,(21):96-99
“生不离川,死不离湾”,这句话被用来形容与蒋介石半生渊源最密切的两个地方,一是四川、一是台湾。而四川尤其和蒋介石荣辱与共,命运相系。除了故里浙江之外,四川也是他最依恋、最钟情的一个省份。  相似文献   

20.
聂茂 《领导文萃》2008,(20):79-82
在历史上颇有影响的四川军阀刘湘,是一个比较精明的人.也颇有抱负,但在人生态度上却不甚“明白”。他曾发感慨:“人生何益,人死何惧。生死由命.活而无味!”刘湘是民国史上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资格并不老,却在群雄争逐、大小军阀数以百计的四川,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他与蒋介石的矛盾甚深,却在关键时刻归顺中央,消弭内战,并主动请缨出兵抗日;他有一定的政治军事才能,却极端迷信。竞让一个江湖相士为他领军作战,结果大败而归,损兵折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