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墙壁文化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墙壁是学校最普遍的空间,是可以充分展示的空间,是环境熏陶的重要阵地,墙壁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直接和客观反映.墙壁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正以"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软教育功能,而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和神圣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美是一种力量,是具体事物包含的正价值。不管从社会取向或个人取向来说都无可厚非。作为具有育人功能的校园环境,其“美”的高雅与低俗,粗糙与精致,无疑对在此生活六年而懵懂无知的少年儿童来说是一种不小的考验。而人是学校教育服务的唯一对象,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以往只在课堂上教授书本知识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从小学做起,而校园文化作为育人的一个辅助而重要的手段,是实现创新实践课堂的根基。因此,以“美人”为标准打造的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在校园的深入发展应用,校园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现象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计算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环境,它将引起传统学校和传统教育体系的根本改造”。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核心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几年来,平川中学对网络文化做了积极有效的实践。对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研究,并不断开创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不断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努力使校园网络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1河流文化特色教育的理论探源
  1)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文化是教育的背景,是教育的灵魂。一定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并体现着一定的文化。学校是文化的摇篮,肩负起传承人类文化的重任。因此,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苏霍姆林斯基讲:“办学校办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文化)发展之路,才是学校的生路、出路、希望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化校园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方式,在学校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文化校园建设,应本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会做人”为宗旨.不断改革创新,强化校园文化,创建一个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的感染和熏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构建具有人文性、教育性、科学性的校园文化,使其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独特的内部文化环境,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也不例外。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全体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的长期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不断革新的共同信念,是对外具有个性的学校价值观、管理指导思想、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管理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校风和校貌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杨旭 《科学咨询》2007,(2):14-16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中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氖围影响、规范学生。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校以“兼善天下”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兼善教育文化特色,蕴德育于特色文化熏陶之中,学校先后荣获重庆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德育先进单位、国家“十五”课题(《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先进实验学校、(《德育活动课实效性研究》获国家级课题一等奖等荣誉。在德育实践和科研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王小蔷 《决策探索》2009,(24):71-72
学校文化,是一种内隐的、深层的而又弥漫于学校全部时空的力量。学校文化是个“场”,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能将全体师生凝聚其中。学校文化是一种积淀,而这种积淀必须是一种应答、坚守与创新。学校文化先于理念,基于学生,创于预设,显于特色,成于坚持。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她能够整合资源、积聚物质、倍增精神,即具有重要的“社会资本”的作用,具有不可转移性。宿舍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宿合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校是一所全封闭式的寄宿制学校,宿舍文化的核心是“爱”的文化,就是用爱为全校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整洁、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用爱去唤醒爱,用爱的言行去践行宿舍文化的真谛。一、强化培训,苦练内功,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一种员工发自内心的自觉性,正所谓“制度管不了全部,只有文化才能发挥作用”。但是,文化在形成之后虽是一种“自觉”,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种“自觉”,或主要依靠员工的自觉。任何一个组织的文化形成,在教育和引导之外,总是需要一些外部制度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在新时期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形成学校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部周济部长说得好,“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好务,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在科学发展的指引下,我们的高中教育应该走怎样的道路,如何定位自己的发展,如何给我们的学生一个充满希望与幸福的成才环境?我认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学校文化”概念及其界定。所谓“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组织系统各级管理者、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组织的生活的长期营运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继承和不断更新的共同信念,对外具有个性的学校整体价值理念、思想信仰、管理哲学、学校目标、历史传统、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管理制度、师生员工心态,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文化,是当代文化思潮和高校管理方式的交叉,是学校产生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持久力的根源,是高校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核心,是高校整体素质和美好形象的体现,是打造高校知名品牌。构成和谐管理模式以及赢得公众理解、支持与合作的灵魂。“学校文化”概念及其界定至少有三个优点:  相似文献   

13.
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既是学校教育对象,又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学生干部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仁”是做人的基础,孔子“仁”的思想中提出了“恭、宽、信、敏、惠”五种做人的品德修养。那么重视在学生干部中加强对这五条行为准则的理解与实践,对当代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及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是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学校通过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能唤起学生保护传统文化阵地的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理性的看待西方文化。因此,学校应重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所蕴涵的德育功能和价值,积极发挥好传统节日的教育功能。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和传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创建示范高中的过程,即是促进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兼善中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总结办学历史经验,深入发掘兼善文化,着力学校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兼善教育新文化,凸显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稳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张洪波 《决策探索》2013,(20):82-83
近年来,鹤壁高中始终坚持“一年发展靠机遇、十年发展靠机制、百年发展靠文化”的理念,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办学规范、内涵丰富、质量高优、特色鲜明”的高中教育精品学校。正如该校校长翟春城在今年教师节表彰会上所说,学校一定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依据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不是一种理论性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教材的编排顺序,而应合理地优化教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口号,“挖掘课堂文化”。所谓课堂文化,是指在特定课堂空间中师生教学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总和。笔者认为,想“挖掘课堂文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渝北实验小学于1999年命名为“重庆市示范小学”。以此为新的起点,学校进一步确定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是教育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即师资和学生素养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把人的发展看做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二是教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即学校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以及物质环境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曹勇安 《科学咨询》2010,(12):17-17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学院的发展,更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齐齐哈尔职业学院自创建之初就坚持以教师发展为主线,通过“文化管人,制度理事”,努力打造一支能够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认同了“以生为本”“学生主体”等教育理念,却少有人思考“为教师的幸福人生奠基”。在考试成绩高于教师生命质量的今天,许多教师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从教育文化的角度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实施文化管理,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和潜能,从而全面实现“文化治校”,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与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