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理人》2022,(1)
本届系列榜单的背后,有来自外部环境——产业经济、企业的人才需求,又有来自各商学院MBA教育教学的内部环境——对使命的坚守、对MBA学生的求知洞察、MBA教育理念重塑、MBA教育改革和创新等等。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MBA教育模式,中国MBA教育正在形成具有明确为中国经济、产业、企业服务的中国特色的MBA教育。通过中国特色的MBA教育理念、模式、方式,有助于中国产业经济的质量和发展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MBA教育市场历史总结和趋势预期、MBA市场的供需均衡问题、MBA生源的新特征、中国MBA教育的标杆模式等维度,在告别MBA教育前30年和迎接新的30年之际,我们迫切提出中国MBA教育新的中长期命题。这一命题就在:中国的MBA教育,不仅只是为了让企业学生获得一张含金量的文凭,还必须明确是为中国经济、产业、企业而服务,并有助中国产业经济的质量和发展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3.
陈振烨 《经理人》2008,(9):92-93
2008年,世界MBA教育走过百年历程,中国MBA教育发展也进入到第17个年头。 中国自1991年开始试办MBA教育以来,招生院校从最初9所扩大到现在127所,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最近两年里,中国MBA教育深层次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如师资和本土案例等问题仍有待突破。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14,(12)
正中国MBA教育发展至今已23年,开办MBA项目的院校超过236所,随着海外知名院校MBA项目开始规模化杀进中国市场,学生选择空间越来越多元,项目间的竞争,已和企业间的商战无异,正变得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12,(11):94-99
2012年11月,历时五个多月调研,“2012中国最佳MBA排行榜”终于在各界期待中隆重揭榜。清华经济管理学院MBA第五次蝉联榜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位列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MBA首次进入前三甲,今年国内最优秀的前三十强MBA项目,各自的优势和特色非常明显,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施建军  姚琨 《决策》2001,(5):16-17
MBA即工商管理硕士,如今在中国越来越火.报考或就读MBA,已成为许多年轻人追求的新时尚,MBA教育自1984年在中国初见端倪,至今已经历了十几个春秋,国内的MBA教育已从1991年的仅有9所高校增至56所,全国范围的招生也从1991年的86人发展到去年突破万人,可谓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10,(9):96-101
20年前——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正式批准在中国设立MBA学位。次年,1991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等9所高校试行培养MBA研究生,开启了中国MBA教育历史性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经理人》2021,(2):20-35
中国商学教育及MBA发展已历30年,特别在最近的5年中,国内各商学院积极反思和改革MBA教育,如——与大学平台融合、课程形式改变、结合产业、创业创新、引入前沿知识、推动国际教学资源互换、向MBA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等等。中国MBA教育已从原来单向度的集中于管理领域的教育,集群式向多元化教育模式发展,尤其是,它正在成为中国产业经济的人才孵化器。  相似文献   

9.
MBA社区     
《经理人》2000,(4)
中国 MBA 统计据全国 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统计,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 MBA培养试点院校(教育部批准)为56所,全国 MBA 累计招生23586人,在校 MBA 研究生总数18361人,其中在职攻读 MBA 学位的企业管理人员6178人,全国已经有4988人获得了 MBA 学位。2000年全国MBA报考人数为35416人,占全国研究生报考总人数的9%左右,是300多个专业中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全球 MBA 排行英国金融时报新公布该报对  相似文献   

10.
清华经管第五次蝉联第一,中欧位列第二,上海交大安泰首进前三甲2012年11月,历时五个多月调研,"2012中国最佳MBA排行榜"终于在各界期待中隆重揭榜。清华经济管理学院MBA第五次蝉联榜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位列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MBA首次进入前三甲,今年国内最优秀的前三十强  相似文献   

11.
MBA的再定位     
陈文 《经理人》2012,(11):102-104
种种改革都是在寻求新的定位和方向中国MBA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21年中,先后有十批共236所院校被批准开办MBA教育,这是中国MBA教育发展的黄金期。如同一个人的成长,一个行业到了20多岁的时候,也要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自己有什么优势?未来要成为什么?怎样去实现?  相似文献   

12.
浅谈MB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MBA在中国的发展形势我国对MBA教育的研究始于1988年,这是顺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MBA学位和试办MBA教育,并于次年首批被批准设立试点工作的9所高校开始面向全社会正式招生。迄今为止,全国先后有五批共89所MBA培养院校,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收人数也由1991年的86人增加到2004年的11639人。总体来说,我国MBA教育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MBA主要以招收有3-5年及以上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管理素质的各专业大学毕业生为主,并于1997年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干部开…  相似文献   

13.
MBA打拼     
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切忌纸上谈兵。底应该怎么对待MBA?为了客观反映当前各界对MBA的看法《经理人》采访了众多MBA毕业生、企业界人士、专家和M日A院校代表同时在网上登出关于MBA的调查表. 从实地采访和网上调查的结果看中国企业在使用MBA毕业生上最大的误区是不自觉地把MBA教育等同于高级培训以致对M日A毕业生在技能等方面有很高的期望值;而M日A毕业生最大的误区是浮躁体现在眼高手低、讲求高回报和跳槽频繁等。其实MBA毕业生的处境和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其他经理人所面对和遇到的;而企  相似文献   

14.
周务本 《经理人》2004,(12):106-107
正常的争论会促进排行权威的进一步形成2004年11月2日,《经理人》杂志“2004 年度中国MBA商学院排行”结果正式发布。这个国内首次按国际惯例进行评估的排行,火热出炉后、就得到了《经济观察报》、《国际金融报》、《北京青年报》、新浪网、TOM、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数十家媒体的广泛报道,并受到了企业、MBA 毕业生及商学院的广泛关注。除了有少数几所商学院对自己的排名坐  相似文献   

15.
陈振烨 《经理人》2010,(9):102-103
2011年,中国MBA教育将迎来20周年。这20年是一大批商学院从无到有的成长史,也是一批批MBA教育专家的奋斗史。最近一年多,有数位知名MBA院长离休或者升任其它职位。在采访中,这些MBA项目的管理者最常与我们探讨的就是:下个20年要做什么?未来,培养对象会发生变化,经济环境和企业需求会发生变化,怎样的才能适应未来发展?商学院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6.
兰度 《经理人》2004,(7):98-99
这无疑是件很让人兴奋的事情。“寻找本土最好的MBA商学院”,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现有的本土MBA商学院找出最好的。目前,本土的MBA商学院已经多达几十家,尽管不少MBA商学院仍处于传统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阶段。从1991年起,本土MBA商学院开始有了雏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9所大学获准试办MBA项目,到目前,已经有90所大学可以开办MBA项目。  相似文献   

17.
周建华 《经理人》2004,(11):39-42
有人说,MBA多了,存在泡沫:有人说,MBA少了,中国数十万企业就容不下数万MBA?实际上,对读过MBA、正在读MBA和想读MBA的人来说,这些争论都不重要。要紧的是,搞清楚什么样的MBA在企业最吃香,然后把自己塑造成最吃香的MBA。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中旬,全国MBA报考工作刚降下帷幕,各媒体的惊叹就陆续传来。“MBA会是一个泡沫吗?”“中国MBA 教育怎么了?”“MBA缘何风光不在?……这边厢,质疑和分析次第展开;那边厢,清华2004年EMBA迎新晚会隆重举行,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十周年庆典紧锣密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携三位一体的EMBA模式北上京城,开始招生。而整合了学院非学位教育的中长期培训项目和短期培训课程的几所品牌商学院的培训中心,2004年课程计划已经成竹在胸。他们培训着,快乐着……  相似文献   

19.
精彩传递     
《经理人》2004,(7)
“中国MBA商学院排行榜”调查启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6月11日,由财经管理品牌媒体——《经理人》杂志主办的“中国MBA商学院排行榜”调查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华彬国际大厦隆重举行,同时, 也宣告了“中国MBA商学院排行榜”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至此,一份真正参照国际MBA排行公认标准、由民间第三方机构独立进行的中国MBA  相似文献   

20.
MBA教育面临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华 《经理人》2006,(10):37-40
MBA教育自1991年试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招生学校从当初的9所,扩大到了2006年的96所。在招生学校持续增加,录取规模持续扩大、不少学校MBA办学质量逐渐上升的时候,申请读MBA的人数却经历了2003年和2004年的大幅下降。虽然2005年和2006年申请攻读MBA的人数略微上升,但各个学校,包括不少名校MBA项目的报考人数却也在下降或停滞不前。2006年有19所MBA报名人数不足,少于录取人数,最终需要从其他学校中调剂生源,比2005年的16所增加了3所。在M B A市场看起来不再受公众盲目热捧的背后,M B A教育真正的难题与挑战,到底是来自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