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组织中"问题成员"的出现并非完全源于个人因素,而是互动衍生之结果。领导者对组织系统管控的乏力加剧了下属的任性,领导者自我行为的失当直接强化了不良示范效应,领导者立场不正则易为下属所围攻而同流合污。同样,下属的任意随性会直接挑战领导权威,加剧彼此冲突;下属不良行为泛滥则恶化组织氛围,弱化领导管控力;下属彼此抱团谋私容易拉拢上级,寻求"保护伞"。斩断"问题领导"与"问题下属"间的衍生路径,应立足制度规则,约束行为取向;完善独立监管,规避权力庇护;公开管理过程,确保行为公正合理;强化情感沟通,缓和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2.
上下级之间工作机制直接影响组织工作绩效、下属的角色外行为、工作满意度以及离职倾向,对政府组织而言更是如此,不仅关系政府形象,更关乎公共行政目标的实现。当前,政府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工作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机制不合理、执行机制不合理、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沟通协调机制不合理等方面。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官僚制组织因素、传统文化因素、公共行政目标因素、心理因素等。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推行清单制度,明确上下级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二是要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三是要完善下级晋升机制;四是要完善公务员考核机制;五是要完善上下级沟通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领导要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不能不顾下属的所思所想,单凭自己的感受管理下属,而这恰恰是许多领导在管理下属时容易忽视的问题。领导只有实现与下属之间由排斥性沟通向建设性沟通的转变,才能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一、排斥性沟通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在等级制度森严、领导管理严厉的环境下,下属会刻意地包装而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因为领导具有评判权和赏罚权。领导者在给下属做指导或提建议时,如果高高在上,与下属有明显的等级距离,下属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排斥感,这就是排斥性沟通。这种沟通实际上否定了下属…  相似文献   

4.
单位领导与下属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沟通渠道不通畅、授权担责不适度、奖惩措施不完善,往往会出现心存隔阂、政令不畅、人浮于事的情况,导致工作氛围不融洽、执行力变差、单位业绩下滑,出现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干部职工都不满意的局面。对此,单位领导要注重有效沟通,营造人人想干事的工作氛围;健全工作制度,搭建人人能干事的工作平台;完善评价体系,形成人人干成事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脸色",是指脸上的表情。当下,有些领导干部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仅仅注重言语上的沟通,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够的。在工作中,对于有些事情,领导干部一旦讲出来,会有损于下属的面子,不利于与下属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摆"脸色",即利用脸上表情的变化来批评或者激励下属,使下属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达到言语沟通无法企及的一种效果。这就是一种领导艺术。通常情况下,领导干部给下属摆"脸色",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基于上下级关系的沟通开放性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彧彧  黄小科  丁国林  严肃 《管理学报》2011,8(3):417-422,436
对315位中国企业的员工进行测试,探讨沟通开放性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以及领导-成员交换和"关系"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考察年龄、学历、职位级别等个人特征对各变量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①组织中沟通开放性对员工组织承诺有正向的影响;②沟通开放性对领导-成员交换和上下级"关系"均有正向的影响;③"关系"在沟通开放性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④领导-成员交换不直接在沟通开放性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企业提出有关建议:建立良性的正式沟通网络,保证各种信息能顺利进行传递;上级要对下属更加开放;上级要与下级保持良好的个人"关系",以获得下属的忠诚,以增强员工的组织承诺。  相似文献   

7.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与下属进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再好的想法,再有创见的建议,再完善的计划,离开了与下属的沟通都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8.
强势下属往往会成为单位管理中最令领导者头疼的人。强势下属"围追堵截"领导者一般表现为对立而妄议政令优劣、设绊子阻碍措施推进、出难题挑衅上级权威、频繁触底加剧管控难度、煽动挑刺否定管理成果。这类下属强势的原因主要是自命不凡而不服管控、特立独行而难以从众、利益冲突而刻意为难、领导者政令有失而难以服众。对此,领导者应强化能力,严厉管控;明晰责任,科学引导;完善制度,正确应对利益冲突;持续提升能力,有效规避政令失误。  相似文献   

9.
正在管理工作中,领导者不仅要善于用制度管理,还要善于用情感管理。情感管理可以有效激励员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节省管理成本。但是,领导者也应该把握好情感管理的"度",也就是要注意情感管理的心理边界问题。如果领导者跨越了这个界线,对下属过于宽容,过分热心,过度干涉下属的工作和生活,即使看到了下属身上存在的问题,也碍于情面不愿处罚,则会丧失领导权威,损害单位制度的严肃性,对单位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反之,如果领导者对下属过于严苛,只关心下属的工作,对下属的情感和生活丝毫不关心,则有"冷暴力"之嫌,会伤害下属的情感,不  相似文献   

10.
<正>每位领导者都要面对诸多下属,若只用同一种思路或方法分别与他们进行沟通,显然行不通,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畅通无阻"。富于心机的下属是比较难交流的一类人。领导者需要认清富于心机下属的表象行为,了解这些行为可能会给彼此工作带来的弊端,分析其潜在动机,然后采取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手段与措施,创造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一、识别富于心机下属"心机"一词本是中性词,意为  相似文献   

11.
<正>在管理工作中,容易让人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是,同样的规章制度,有些下属感觉太宽松,而有的下属却感觉太严;同样的管理方式,对有的下属很有效,但对另外一些下属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不同的下属有不同的"成熟度",对应的管理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一、下属的"成熟度"与管理方式"成熟度"是管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下属的"成熟度"主要是指下属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工作意愿和成就动机的总和。而管理学中的权变  相似文献   

12.
在坚持制度刚性之余,以更为人性的疏导实现整个组织体系的通达,是科学和高效的管理方式。领导者应以灵活、包容之态妥善处理犯错下属,但挽救问题下属过程中又很容易引发诸多矛盾和质疑。想要兼顾"治病救人"与大众信服,就必须分清错误性质,服务于最终管控目标;把握处理关键,恪守制度红线;掌控缓冲尺度,兼顾大众心理感知;坚持赏罚分明,确保行为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今我国行政权力监督制度和机制尚不完善,真正能够有效监督并管住干部的,往往是其上级领导。如果上级领导能够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下属就可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然而,如何找到有效管住下属的方法与手段,真正管到实处、管出成效,却不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能够做得到的。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管住下属应注意"三忌"。  相似文献   

14.
下属对领导有了"心结",极易消极沟通、主动回避,表面顺从、暗地敷衍,故意拆台、背后诋毁,抱团取暖、孤立上级,越权汇报、架空上级。领导要管理好人心,真正疏解下属的"心结",需做到处事公平、不偏不倚,推功揽过、兼容并蓄,坦荡磊落、真诚沟通,刚柔并济、恩威并施。  相似文献   

15.
管理语丝     
<正>对企业人才的尊重远胜于给企业人才丰厚的待遇。没有管理不了的下属,只有不会管理下属的企业领导者。企业领导者的身份犹如脚下的台阶,它并不是其自身的真正高度。促使下属快速成长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让他们独立承担责任。企业的决策和制度不在于是否英明、完善.而在于  相似文献   

16.
组织管理中的信息孤岛效应造成上下级信息不对称、突发问题反映不及时、虚拟与现实意见对立等问题。信息孤岛效应的制度化阻碍,包括区域信息网络制度僵化、信息疏导形式固化、信息用权主体分化。消除信息孤岛的制度化阻碍,应强化信息沟通管控、畅通政务信息渠道、建立沟通互动生态,促进领导与下属高效沟通。  相似文献   

17.
<正>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公共部门或事业单位都会存在"问题下属"。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这种"问题下属"难以被清理出局,给部门或单位造成了管理障碍,并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革发展效率。"问题下属"形态各异,有的懒惰怠慢,有的倚老卖老,有的凭借"关系"拒不服从管理,有的时时处处跟领导对着干,有的无事生非制造麻烦和矛盾。这种无事生非的麻烦制造者就属于"刺头型问题下属"。与其他"问题下属"相比,"刺头们"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听到一些部门领导抱怨下属能力不行、干不好工作,或者说下属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等.事实上,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部门领导应着眼的是解决部属"能干"和"想干"的问题. 解决下属"能干"的问题,是部门工作能否做好的基础.部门领导要使自己的下属有足够强的工作能力,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搬掉铁交椅,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下属执行不到位的常见表现有推卸责任、虎头蛇尾、投机取巧、应付了事、循规蹈矩、遇事拖延等。下属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战略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沟通不顺畅、领导优柔寡断、执行过程烦琐、监管不到位。要提高下属的执行能力,需要改革不合理的制度,确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管理者率先垂范并勇于授权,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加大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领导价值观传递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研究识别了三种企业领导人灌输价值观的典型模式--强制式、制度驱动式和激励式,并检验了这三种灌输方式对下属认同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应用强制的方法灌输个人价值观,会导致下属"内化"程度的显著降低;制度驱动式和激励式的价值观灌输方式能导致下属的"认可"和"内化".另外,本研究也比较了企业创始人与非创始人型领导在价值观传递过程中的差别.本文讨论了所发现的有意义的结论,也探讨了相应的研究局限性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