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鉴于信息披露及时性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和中国股市及上市公司的特征,提出3个研究假设,然后构建回归模型,依据2007年,即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一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考察上市公司审计意见、未预期盈余与年报披露及时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大部分和国外研究类似,但是由模型的分析结果以及年度差异来看,实施新准则后,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实施新准则后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汪方军  常华  罗祯 《管理学报》2008,5(5):769-772
以沪深两市能源类102家A股上市公司2004~2006年间306组观测值为对象,研究公司绩效、财务风险与信息披露及时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绩效和年报披露及时性显著正相关;财务风险和年报披露及时性显著负相关;财务风险能通过公司绩效影响年报披露及时性;财务风险会对公司绩效和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关系产生明显的扰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公司2007~2014年年报语调的文本分析,本文研究了年报语调与年报披露后的内部人交易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年报语调越积极,公司高管在年报公布后一段期间内的卖出股票规模越大,净买入股票规模越小,表明公司高管编制年报时存在"口是心非"的操纵嫌疑。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披露后中期市场表现差、信息透明度低、非国有控股的公司高管交易与年报语调的反向关系分别显著强于年报披露后中期市场表现好、信息透明度高、国有控股的公司;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交易者职位(是否核心高管)对年报语调与高管交易关系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年报语调越积极,高管亲属卖出股票的规模也越大,但未发现公司重要股东交易与年报语调相关。上述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存在语调管理行为,年报语调成为除会计报表以外另一种可以被内部人管理或操纵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审计延迟与披露延迟二者共同作用影响信息的及时性.本文将审计延迟、披露延迟与信息延迟纳入同一个框架研究其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审计延迟比披露延迟对信息延迟的影响程度更高.监管压力显著增加了审计延迟和信息延迟的时滞,但对披露延迟没有影响.公司相对规模与审计延迟、披露延迟及信息延迟显著正相关.未预期盈利为正的公司审计延迟、披露延迟与信息延迟的时滞更短.我们还发现影响审计延迟与披露延迟的因素存在差异,有些因素如事务所规模和准则变化对审计延迟与披露延迟的影响是相反的,这种相反作用在对信息延迟的影响中相互抵消并使变量的相关性变得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内部控制报告质量是内部控制规范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本文通过2008-2010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评和鉴证报告的数据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时间较为随意、披露内容缺乏信息含量.结合年报重述原因和重述内容的归类分析,得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可靠性较低的结论.这一研究结果的发现,为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督提供了证据,为内部控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了我国食品饮料业中非酿酒类的4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08-2010年的年报为信息来源,对样本公司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公司均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发出的存货进行计价、年报中对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披露不够充分、注册会计师未能很好地履行对年报会计政策变更的审计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指标,使用2006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未设置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信息披露质量,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应重视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基于公司年报披露的交易量与信息不对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本市场中,信息的经济意义表现得最为突出,主导这个结果的关键因素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估价之间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关联性.定期报告作为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其披露的盈余信息应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信息,以公司年报信息披露为事件,研究了交易量对于年报披露事件的反应以及超常交易量与信息不对称指标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与国外发达市场不同,在年报披露前,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交易量不减反增,而且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继续交易,投资者并没有选择延迟交易以降低风险,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并不理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中,利用关联方交易、资产重组粉饰会计报告、审计欺诈等现象频繁发生,但是为什么证监会对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进行严惩之后,这种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甚嚣尘上呢?笔者认为,从公平理论和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企业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本文通过构建博弈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公司之间、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公司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由此推导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唐跃军  程新生 《管理评论》2005,17(10):8-15,33
信息披露和财务透明性不仅影响着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决策,同时也会影响到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未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最为严重的问题。本文借鉴中外有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和法律法规。以信息透明度为核心选择信息披露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三项评价指标。依据实证调研的数据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得出信息披露指数(CCGIIDI^NK)。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信息披露机制虽然对于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是并不是特别显著。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本身相当薄弱,尚处在建立健全阶段。还不足以对上市公司企业业绩和企业价值产生全面而且显著的影响。因此。我国上市公司亟待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此提升整体公司治理绩效。提高公司业绩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国外机构以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认为,审计委员会应在监督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国证监会还特别强调除此以外的对公司重大关联交易事项的审计。本文以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调查为依据,对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进行了系统的实证观察。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在维护信息披露的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维护关联交易的规范性以及确保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性等方面没有发挥显著作用。目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是外部制度约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的交易量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年报信息披露为事件,考察了交易量反应的公司规模效应。我们的统计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与国外发达市场一样,我国股票市场对信息披露不仅在反应大小上与公司规模负相关,而且在持久性上也与公司规模负相关。这意味着市场对不同规模公司的信息披露反应是不相同的,小公司的信息披露含量高于大公司。  相似文献   

13.
蔡志岳  吴世农 《管理评论》2007,19(1):25-33,40
作为公开原则的核心体现,信息披露无疑是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和提高证券市场配置效率的最有效手段。然而,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无视法纪,信息披露违规屡禁不止,严重地违反了诚信准则。本文基于财务、市场和治理视角.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进行预警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信息有助于提高预警模型的判别成功率,揭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风险。而且,在违规前一年。基于财务指标、市场指标和治理指标的预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前甄别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自愿性"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构建,运用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引用SPSS软件对影响自愿性"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与影响上市公司自愿性"盈利预测"信息披露有关的结果,并进行了相关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技术对2002年我国证券市场A股年报审计费用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年报审计费用率的因素有两类,一是上市公司的规模、处于微利区间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处于保配区间的净资产收益率等直接影响因素,二是反映上市公司某些特征的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等间接影响因素;资产负债率则表现为既直接与审计费用率相关,又通过资产规模间接与审计费用率相关;没有发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存货在总资产的比重对审计费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的结果是:法律环境、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公司盈利能力等指标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制约因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作为财务披露的热点问题,受到国内会计学者的日益重视.国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涉及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等方面.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角度对国内会计学者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独立审计、公司治理和会计准则是制约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赋予调研者信息优势,加剧其与未调研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是否需要披露调研活动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同时,2012年7月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将调研披露要求由在年报中集中披露改为在每次调研结束后两个交易日内披露调研细节,这为研究是否应该披露、应如何披露调研活动以减少前述信息不对称效应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准自然实验。公司的股票知情交易概率反映其信息不对称程度,通过对比2012年7月前后实地调研活动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影响变化,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相对差异变动,探讨实地调研信息披露对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影响。以公司总部所在城市的极端天气情况作为公司被机构投资者或分析师实地调研频率的工具变量,解决调研者的调研对象偏好与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建立调研活动与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知情交易概率与其被调研频率显著正向相关。但2012年7月后,前述正向关联显著弱化,且相对于无需披露接待调研情况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知情交易概率显著下降;在要求及时披露调研活动细节后,相对于机构投资者,分析师参与调研对被调研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且调研中提的问题数量越多、问题的字数或对问题的回答字数越多,即调研挖掘并披露的公司价值相关信息越多,被调研公司股票知情交易概率的下降程度越高。及时披露调研细节有助于将机构投资者或分析师通过调研挖掘的与公司价值相关的信息迅速扩散到整个市场,抑制其进行知情交易的空间,显著降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水平,而在年报中集中、笼统披露调研活动难以起到类似作用。上海证券交易所可考虑参照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做法,要求上市公司及时披露接待的实地调研活动细节,以提升市场参与者获取市场信息的公平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一直采用统一的历年制会计年度,即会计年度起止日期与公历年度起止日期相同,1999年10月31口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通过了新修订的《会计法》,于2000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第十一条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正是由于中国所有公司的会计年度被人为限定在了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使得所有公司的年度审计报告都必须在次年的4月30目前完成,这不仅极大的危害了年报审计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而且还会导致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背景"上市公司意见购买"现象的研究是审计变更问题研究的一个分支,随着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审计变更相关问题的研究,其中一个最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的审计变更原因——上市公司意见购买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在近几年的年报审计工作中,中注协也特别将这一问题提上议程,通告各会计师事务所应特别关注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抵制上市公司"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在制度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