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合并有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主要形式。吸收合并和创立合并的结果都只留下一个单一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 ,控股合并所生成的母子公司则都是独立的法律主体和会计主体。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 ,合并后都必须进行会计处理 ,以反映整个经济实体的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 :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合并方以现金、票据和其他资产或债权作为合并代价 ,实现合并 ,应采用购买法 ;如果合并方完全用自己的普通股票交换对方几乎全部的普通股 ,以实现双方股权上的集合 ,这时应采用权益集合法。在购买法下 ,合并方在…  相似文献   

2.
严霓 《经营管理者》2014,(35):27-28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企业合并的交易行为成为一种必然现象。企业合并有利于扩展企业的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企业合并作为一种正常的交易行为,当然会有涉税问题和会计处理的问题存在。企业合并涉税问题和会计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企业合并的效果。本文在对国家相关政策解读的基础上,对企业合并涉税问题进行剖析和对会计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合并报表处理是财务会计三大难题之一,‘随着企业竞争加剧,不断进行分化、重组、合并,其处理也将愈加复杂。2006年12月,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企业合并》和俭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规范了我国合并会计处理和合并财务报告,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前合并会计的相关难题。但是规范在具体运用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50多年以来,企业合并会计一直是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随着FASB和IASB先后废除了合并会计中的权益结合法,以及我国新颁布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对权益结合法使用范围的界定,会计学界必将掀起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选择问题上新一轮的大讨论。本文从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处理及其所产生的会计后果入手,假定在契约论三大假说成立的前提下,探讨三大假说对企业合并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并希望以此对会计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合并方式可以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合并的交易价格受控制方操纵,控制主体操纵的合并价往往能在远离市场公允价水平上实现,合并中发生的评估费用、审计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合并直接费用可以理解为集团内部的管理费用,形成合并方的当期损益.由于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后都形成了合并方的单一会计主体,合并主体的会计处理规则类同,本文主要阐述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企业合并浪潮的掀起,集团公司已成为现代经济实体的重要表现形式。公司合并的兴起,使合并报表的编制和披露成为会计行业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合并报表的相关会计问题也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其中正确确定合并范围是合并报表的基础。本文就从合并理论来看合并范围的确定问题,分析了合并理论对合并范围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合并会计报表的实务中对确定合并范围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7.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2010年实施的准则解释第4号又对相关的处理做出了修订。本文介绍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处理,通过具体示例阐述了准则与准则解释第4号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购并的频繁发生,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中,商誉的计量问题成为当前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企业合并中商誉计量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财务信息、定向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实体,它通过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杨周南,2004)。其中,反映经济真实是其基本职能(葛家澍,2003),控制则是其衍生职能,会计部门主要通过其独立的账簿记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后台平行监控”。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发生了广泛的数据传递关系,其他子系统的源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必须传送到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账务处理,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之间的重组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和必要。企业之间的重组的行为和合并是一项很复杂的产权变更过程,其中涉及到法律,税务,财务,反垄断多种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财务处置,因为他直接影响到企业估价和合并时候的实际价格,估算的时候采用何种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的财务指标处置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业务的发展,合并会计问题引起了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极大关注,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有关企业合并的一系列准则.本文拟结合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对合并准则中有关合并会计的变革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迟延艳 《经营管理者》2013,(2X):245-245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合并现象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经济生活中,是现代大公司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但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对合并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具有不同影响。一、企业合并的定义及方式1.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  相似文献   

13.
谢文刚 《经营管理者》2013,(15):229-229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在会计实务中,记录企业合并业务的会计方法主要包括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购买法,而我国采用的是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格局,本文对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蒋淑华 《经营管理者》2013,(15):165-165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往往通过收购、兼并其他企业的方式,达到减少同业竞争,拓宽生产经营渠道、降低成本等目的。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以CAS2长期股权投资、CAS20企业合并和CAS33合并财务报表对并购重组事项的会计处理做了具体规定,但在实务中发生的某些特殊情形仍然没有规定可循,如股东以股权投资,新设立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和合并报表编制基础的会计处理问题上,出现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两种不同的观点。同一会计事项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可能会大相径庭,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事项的正确理解。本文拟以实务中遇到的一个资产重组案例进行分析,对以股权出资设立非全资子公司的会计处理中存在争议的上述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的合并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问题。在国际上,对于企业合并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两种基本方法。但在两种方法的使用上,会计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考虑改变现行的两种方法并行的规定,美国已经取消了权益结合法。那么,在我国的企业合并业务中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方法呢?下面笔者主要从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区别、采用的理由等方面来谈一下我国对于合并方法的现实选择。一、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区别(一)从定义上看购买法是指把购买企业获取被并企业净资产的行为视为资产交易行为,即将企业合并视为一家企…  相似文献   

16.
合并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四大难题之一,其中合并商誉问题又是其中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分析了合并商誉的内涵,结合新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我国合并商誉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有助于合并会计的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7.
企业要得到更大的发展,合并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不同的企业合并到一起会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样会导致财务状况出现出入,本文主要结合具体事例,对企业合并后财务报告所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企业合并之后会计处理的相关准则和在处理过程中遭遇的局限性,让更多的使用会计报表的人能够获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使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面临巨大的压力。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发,企业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下的我国企业合并商誉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交易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正确区分和界定两种企业合并,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限制企业通过合并或置换等手段制造利润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购买法和权益法的应用一直受到关注.本文对购买法和权益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当前允许购买法和权益法并存,是立足于国情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规范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