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考虑损失规避的期望效用投资组合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投资者行为的本质特征会影响投资者对不同风险资产的投资决策。本文从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不同风险资产的配置问题,并将人的心理活动引入了投资组合模型之中。论文借鉴了损失规避这个重要的概念,将投资者的效用函数表示为期末财富和财富变化的函数;建立了基于损失规避的最优投资组合模型;并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在财富变化的不同关心程度下的组合前沿。  相似文献   

2.
投资者异质信念不但是股票市场的现实,也会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本文建立从两期到多期的交易模型,利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拟投资者的预期演化,旨在分析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偏差导致的多种异质信念共存的情况下,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异质信念的波动程度、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均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呈现负相关关系;而投资者规模与股票市场流动性正相关。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多期交易过程,验证了在投资者预期演化的情况下,上述规律仍然成立。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行为金融和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范畴,也对投资者优化决策行为及监管部门加强流动性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息更新的动态资产组合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完全信息下风险资产收益前两阶矩的参数不确定性对动态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首先,在连续时间下假设资产价格服从随机扩散过程,引入参数不确定性,运用随机控制方法推导出风险资产最优选择的封闭解,给出定性分析。其次,在离散时间下用一阶自回归模型描述风险资产收益动态,基于贝叶斯分析框架,以上证综合指数不同区间段的两个样本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大于(小于)对数效用时,参数不确定性将导致负(正)的投资期效应;当投资者在估计过程中运用较多的历史数据、或者风险规避程度增加时,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将减弱;参数不确定性下的资产组合选择可解释风险溢价之迷。研究说明了在动态资产组合选择过程中应考虑参数不确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股市2000年1月至2017年9月的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盈亏状态和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博彩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构造股票博彩指数和资本利得量以及二者的交互项,然后使用Fama-MacBeth回归并分析该交互项系数估计量的统计显著性和经济显著性,结果发现,尽管我国股市投资者总体上表现出博彩偏好,但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会厌恶风险,不愿意冒险买入或继续持有"博彩型"股。本文还构造了投资者情绪指数,并以中位数为界将全样本分为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和低落期,然后通过分组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博彩行为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较之于情绪低落期,投资者在情绪高涨期会更加偏好投资"博彩型"股票;此外,情绪还会通过影响投资者的风险态度进而间接影响投资者对"博彩型"股票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5.
风险补偿系数表示投资者承担单位风险所要求的收益补偿,也反映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美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的TVA-GARCH-M 模型考察了投资者风险补偿系数的时变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美国市场上整体投资者情绪与时变的风险补偿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投资者的风险补偿系数随时间发生变化,投资者情绪与时变风险补偿系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美国股市整体投资者情绪能格兰杰引起时变风险补偿系数的变化; 同时投资者情绪负向影响着时变风险补偿系数,乐观情绪的变动会导致时变风险补偿系数降低,而悲观情绪的变动会使得时变风险补偿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6.
部慧  解峥  李佳鸿  吴俊杰 《管理科学》2018,21(4):86-101
探讨投资者情绪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为刻画投资者情绪,基于东方财富网股吧帖文与朴素贝叶斯方法,提出融合股评看涨看跌预期和投资者关注程度的投资者情绪度量指标.进一步,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瞬时Granger因果检验、跨期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投资者情绪对我国股票收益率、交易量和波动性是否具有预测能力及影响.实证结果揭示:虽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率、交易量和波动性均无预测能力,但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有当期影响;开盘前非交易时段的股评情绪对开盘价具有预测力,开盘后交易时段的股评情绪对收盘价和日交易量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此外,股票收益率是投资者情绪的Granger原因,即投资者情绪的形成依赖于前期市场收益率.这些实证结果为深入理解参与股吧评论的交易者的行为以及行为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稳健的动态资产组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件风险与参数的不确定性对金融决策有重大的影响,投资者担心股市上极端金融事件的出现,突然改变股票价格和波动率,造成较大的损失.通过引入风险规避的稳健投资者以及模型设定可能存在误差,投资者在最小化模型设定误差的前提下,制定风险资产收益跳跃情况下的动态资产组合战略,最大化投资者的效用.结果表明,当投资者是风险规避和不确定性规避者时,稳健的投资准则会显著降低他们对风险资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首次使用百度搜索指数来度量我国股市投资者的彩票偏好程度,并从市场整体层面研究了投资者彩票偏好对股市收益及其波动的影响.分析了和彩票销售数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彩票偏好指数是有效的.随后使用巨潮系列规模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投资者彩票偏好会显著降低滞后1期的股市收益率,这种影响在中、小盘股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对波动率的影响方面,彩票偏好会显著降低小盘股的当期波动率,并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移动端体现出来的,表明不同端口投资者的彩票偏好对股票价格行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使用上证A股系列指数进行的稳健性检验发现实证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资产收益可预测性影响长期投资者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的理论问题,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历史数据做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在长期投资期限下中国股票市场收益具有可预测性,长期投资者资产组合可以比短期投资者配置更高权重的风险资产。由此本文提出,可相应提高我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保险公司等长期投资者战略资产配置中股票类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上限。  相似文献   

10.
与欧美市场普遍存在的中期动量效应所不同,我国股市表现出显著的中期反转特征。基于我国市场投资者结构与行为特征,本文构建了信息质量模型,系统研究了投资者在非持续性过度自信行为模式下股票市场的反转效应,利用分析师关注度与资金流向分别表征市场的信息质量与投资者行为,实证检验了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1)投资者的非持续性过度自信行为是我国股市整体表现中期反转特征的主要原因;(2)信息质量越低,投资者对新消息的过度自信越强,其非持续性过度自信程度越高,股票的反转效应越明显。这一结果为我国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市场结构、加强分析师队伍和机构投资者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持。此外,结合分析师关注与资金流向,反转策略能够有效获得市场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1.
应用前景理论思想,以中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处置效应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和风险偏好特征,并且进一步确定了决策者投资过程中的参考价格水平.实证结果表明,1)宏观面因素直接影响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股权分置改革前,投资者的非理性较强,表现出长期持有损失股票,而过早地卖出盈利股票的处置效应特征;股权分置改革后,投资...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在假设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风险厌恶、且是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的条件下,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对中国股票市场定价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过度自信程度提高将增大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性和预期价格、降低股票市场价格质量和个人投资者的总体投资收益;个人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提高和股票平均供给量增加将降低股票市场预期价格和增加个人投资者总体投资收益.论文研究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地解释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暴涨暴跌现象、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股票市场的高溢价现象、严重偏离于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高波动现象以及个人投资者总体投资收益比较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将改变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交易行为,进而对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在假设股票市场存在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下,构建理论模型揭示投资者结构和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机理,并据此对中国股票市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波动性变化进行理论预测;然后以2007-2016年期间的沪深300指数和投资者结构数据为样本,运用GARCH类模型对理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股票市场存在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下,机构投资者比例和一般机构投资者比例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随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关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套利交易者比例增加、投机交易者比例减少都将降低股票市场波动性;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显著降低了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机构投资者比例增加将强化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减弱效应;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鼓励股指期货产品开发和完善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强化中国股票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随机波动率(SV)期权定价是在投资者具有常数风险偏好假设下进行的.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市场参与者具有时变风险厌恶特征.基于此,本文对时变风险厌恶条件下的期权定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传统的(非仿射)常数风险厌恶SV(CRA-SV)期权定价模型进行扩展,构建时变风险厌恶SV(TVRA-SV)期权定价模型对期权进行定价,并分析时变风险厌恶对期权价格的影响;其次,采用标的资产与期权数据信息,建立基于连续粒子滤波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定价模型的客观与风险中性参数进行联合估计;最后,采用我国期权市场上的上证50ETF期权数据,对构建的定价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TVRA-SV期权定价模型相比传统的CRA-SV期权定价模型具有更好的数据拟合效果,能够更充分地刻画标的上证50ETF收益率在客观与风险中性测度下的波动性;TVRA-SV期权定价模型相比传统的Black-Scholes(B-S)期权定价模型和CRA-SV期权定价模型都具有明显更高的定价精确性。  相似文献   

15.
投资者是否理性在金融理论中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日度交易价格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在极端风险下的反应特征进行了统计实证研究。基于2002-2013年的数据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在极端风险下会表现出一些有趣且显著的反应特征。具体表现为:1.在股市出现极端下跌情形下,市场会由于过度反应而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内表现出显著的反转特征;而在股市出现极端上涨情形下,市场在接下来的交易日内并没有明显的反应模式;2.与熊市相比,在出现极端下跌风险下,市场在牛市中更容易出现过度反应而表现出反转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还发现,基于极端风险构建的投资交易策略要显著的优于有效市场假说的买入并持有策略。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不仅表明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而且还表明这种非理性特征已经影响到资产的定价。  相似文献   

16.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建立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以我国股票市场为依托,将市场分为上升、下降和盘整三种状态,研究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的最优资产配置和绩效表现,并与静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M-V投资组合模型和CVaR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最后,在具有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对动态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结论:不同情况下,动态损失厌恶投资者具有不同的最优资产配置比例,且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明显优于静态模型、M-V投资组合模型和CVaR投资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考察经由陆股通的资金量与投资者关注度对股市的影响,并兼顾股市时频域特征,将EEMD与高阶矩波动模型相结合,分别构建三个频率尺度下股市收益率、北上资金与百度指数的三元GARCHSK模型,基于时变协高阶矩视角对模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上资金及投资者关注度均与内地股市存在时变关联关系;协高阶矩逐步成为内地股市与北上资金风险传染与波动关联的重要途径,且关联性逐步提高,而投资者关注度与内地股市的关联途径较少,关联关系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内地股市的短期均值与方差变动更多地取决于北上资金量,长期非对称性、极端风险概率的变动则与投资者对相关信息的关注程度存在更为显著的关联。本文从不同频率尺度探讨北上资金、投资者关注度与内地股市的协高阶矩关联途径与时变互动关系,为后续互通机制的政策效应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静态线性损失厌恶下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模型及其性质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TGARCH-EVT-POT-GPD的动态市场风险测度方法,提出了时变损失厌恶条件下基于动态条件风险约束的ETF基金最优资产配置策略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实证研究发现:当参考收益率及CVaR置信水平固定时,随着损失厌恶系数的增大,投资者采用大幅调整资产权重的方式来获得盈利的行为将逐渐减少;当参考收益率及损失厌恶系数固定且CVaR置信水平变化条件下,置信水平越高,损失厌恶投资者更偏好风险较低的资产,其对于投资风险的估计将更加敏感,投资策略更为保守;损失厌恶系数较高置信水平固定时,随着参考收益率的增加,单项资产的CVaR逐渐减小;在置信水平较高时,随着损失厌恶系数的增加,即使参考收益率增加,但投资组合的超额损失平均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