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中国管理学界理论研究滞后于企业管理实践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中国管理学应以实践为研究导向.为此,提出了一个基于实践导向的理论框架--包括了物、事、人、心四大层面的组织管理系统全息结构.关注"心"层面活跃因素的激发,是成功的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未来中国管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并从西方引入大量的管理理论之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回应学界最近的讨论,本文认为,以研究本土管理实践为重心是中国管理研究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针对学界在实现路径上的疑惑并推动对本土管理实践的深入研究,本文介绍了实践理论(practice theory)的视角及其对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重要启示。透过这一视角,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实现路径,探讨了中国管理实践的特殊性及亟须研究的相关问题,并对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指导价值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需要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明明 《管理学报》2011,8(8):1115-1121
"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经在中国管理学界形成广泛的共识。"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不仅要关注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也要大力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这不仅是揭示管理实践文化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管理研究实现与世界对话的客观需要。在分析了东方管理相关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局限的基础上,结合《荣誉的逻辑》的内容,系统论述了迪里巴尔纳开创的企业管理实践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范式,旨在为实现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实战层面上的突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坤 《管理学报》2014,(4):487-491
2013′"中国·实践·管理"论坛以"挑战·创新·突破"为主题,进一步深入探讨直面中国实践的管理研究。论坛的主题发言、圆桌对话和提交论文突出体现了深刻认识中国管理情境、中国管理实践中的科学问题及理论创新、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创新三大主题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志龙  王浩 《管理学报》2011,8(2):159-163,178
研究中国管理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重点关注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路径:首先,在探讨中国管理实践研究路径时必须遵循2个原则:借鉴国际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结合中国特殊的情境变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路径进行了界定: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提出研究问题;通过文献梳理的方式提出理论视角,并结合特殊的中国情境变量进行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最后,提出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3个阶段:零星研究阶段、系统研究阶段以及整合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6.
谢佩洪  魏农建 《管理学报》2012,9(9):1255-126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本土管理研究的重要性日趋突显.然而,目前中国管理学界仍然缺乏相应的本土管理研究,如何探索和创建基于中国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是海内外华人学者共同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分析当前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本土管理研究可以围绕3个路径进行探索,以期对实现“中国现代管理学”的目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2011’"中国·实践·管理"论坛以"直面中国的管理实践"为主题,从实践导向的管理研究的内涵、机制和成果评价进行了丰富而有启发性的探讨。论坛强调"中国实践导向的管理理论研究"的价值,认真探索中国情境理论化的方法和实例,达成了源于中国管理实践的理论研究基本共识,呼吁正确评价实践导向的管理理论研究,强化了"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学术导向的影响,期望学术界与实践界的合作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8.
国际管理学界有关"融会西方与东方、连接宏观与微观"的呼吁,为中国管理学界实现"立足中国实践、创新管理理论"提供了契机。作为"管理的精髓","管理自主权"的概念根植于西方理论,却贯穿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且对解决国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管理自主权的相关研究:首先,从经济、管理和心理等不同学科视角,厘清其本质与内涵,归纳其测量方法;随后,考察了多个层次的前因,以及不同内容的效应;之后,我们从公司治理、企业战略与制度建设三大领域,总结了中国情境下的实践启示。最后,从情境、内涵、测量、前因、效应与方法等6个方面,本文指出了既有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并构建出"宏观—微观—宏观"的系统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大向砥砺,学术铿锵——《批评》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珍惜学术表达的自由——对〈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响应与批评》一文就《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提出的3处事实谬误和2处逻辑瑕疵做了回应,并就学术争鸣的方向以及直面中国管理实践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做了阐述,以期管理学界能够就直面中国管理实践这一主题展开科学和理性的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10.
《管理学报》2011,(8):1255
"中国.实践.管理"论坛是专注并深入中国实践的管理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将检阅落实管理科学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的成果,探讨落实"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方针的重大问题。邀请实践成效显著的学者介绍相关成果,旨在将管理研究引向恢弘的中国管理实践,进而产生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研究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逐渐清晰起来。除了高校和研究机构中的管理学者是重要的研究主体之外,诸如管理咨询机构、企业研究院等也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研究力量。研究主体与评价主体之间存在多种不同的对应关系,这其中蕴藏着关于客户的深层次问题。金蝶的管理研究实践,不仅对这一问题予以回应,也引发了对由实践客户驱动的评价路径与策略的探索。管理学者可以寻求社会中的多股力量,来共同推动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发展及其评价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曹振杰  王学秀 《管理学报》2010,7(2):159-170,253
第2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的研讨内容可分为3个方面:①对“管理学在中国”研究的理论反思;②“管理学在中国”的实践探索,包括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模式和战略管理实践等问题的研究;③“管理学在中国”的理论体系建构。本届研讨会的学术特色为:逐渐向解决中国实际管理问题聚焦;平等、热情与自信的学术对话;更加开放的学术视野。在研究的前瞻与期盼方面,要有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切实行动;进一步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采用那些适合于原创性知识形成的研究方法:加强“管理学在中国”的国际学术交流等。  相似文献   

13.
王立  孙乃纪 《管理学报》2012,9(9):1263-1267
本土管理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研究方法的创新。"镜像组织研究法",拥有当前管理学主流实证方法中所不具备的刻画心理活动等特点,运用这一研究方法存在着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管理研究及其理论和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续作者关于中国管理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学术讨论,从管理学的研究动机,研究对象,以及理论和方法选择方面,讨论作者个人的一些初步想法.其基本观点主要有:1)学术研究的终极动力应该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2)这种追求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勇于创新,勇于挑战现有的范式;3)这种创新必须基于严格的训练和严密的设计;4)这种严密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研究对象与理论和方法的匹配;5)中国管理学研究应该鼓励多种理论,多种学说,多种方法共同发展,取长补短,在借鉴国外主流管理学科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管理学者的特长,解释和预测中国遇到的管理问题和现象,为整个管理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孙继伟  巫景飞 《管理学报》2011,8(2):164-172
管理学研究方法迷失的问题有:①一流期刊论文虽然比三流期刊论文所用方法严谨得多,但外部效度都不高,或者说两者都迷失了外部效度;②实证研究狭隘化,量化建模法占统治地位,其他实证研究方法受排挤;③生搬硬套美国构念,僵硬翻译英文概念。方法迷失是由价值迷失导致的,方法迷失又加剧了客户迷失和实践迷失。要走出"四大迷失",需要确立管理学研究"八荣八耻"价值观、改革学术评价体系、纠正实证研究的狭隘化、扶持非主流研究方法、避免量化与质化研究方法失衡。如果学术环境短期内难以改变,只能靠管理学研究者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研究的内涵认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借助于对管理的内涵及其基本假设的认识,中国管理实践研究的内涵就是寻找出中国管理实践的本质属性,具体体现为3个方面的重要问题:中国管理实践的重大问题是什么;中国管理实践的独创性在哪里;中国管理实践的发展脉络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exploring what technology scholars and students of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stand to benefit most by foraging through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 In order to show how historical sensitivity could sharpen scholarship, three strategies for complicating the simple are drawn from the historian's toolkit.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i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