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得汶 《南亚研究》2010,(1):100-110
特里普拉自并入印度以来,局势长期动荡,移民问题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特里普拉邦是印度建国后唯一的外来移民数量超过本地原住民的邦。跨国界涌入的孟加拉人与当地原住部落民在自然资源、公共权力等领域存在激烈的竞争与矛盾,国内非自愿移民使问题更加复杂。为了维护切身利益,原住部落民成立了多支地下武装组织,部落民与非部落民之间的冲突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里普拉邦的情况是探讨南亚地区移民问题对当地社会经济影响的典型个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社会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到清末民初,近代上海两种不同形式的同乡组织一度曾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在同乡会馆、公所衰落的同时,同乡会大量涌现,对会馆、公所在同乡移民群体中的传统地位构成威胁。一些会馆、公所根据同乡移民大量进入上海这一新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扩大自己的社会职能,加强与同乡移民群体的联系,从而稳固了自己在同乡中的地位。作者从不同侧面,考察了这两种不同同乡组织在民国时期所进行的多方面的社会活动,对其与同乡移民群体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同乡组织扮演了同乡移民群体的自治核心角色。  相似文献   

3.
导言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生育率最终降至低于其人口的更替水平。人们认为,迁移为避免人口长期下降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式。然而,大规模的迁入性移民不仅影响到当地出生人口的经济、社会状况,也产生和强化了他们对新伙伴的宗教、风俗、文化的抵制。在许多国家,大规模迁移被认为是消极的。没有人对这点感到惊奇:移民已成为  相似文献   

4.
杜云素 《社会工作》2011,(22):91-93
在现代化建设中,随着各项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水库移民,水库移民问题处理是否妥当将直接关系到移民的生活安康水平及地区乃至国家的稳定。本文从水库移民性质、安置与补偿、社会冲突与整合、适应,以及社会保障五个方面对水库移民的已有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杜云素 《社会工作》2011,(11):91-93
在现代化建设中,随着各项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水库移民,水库移民问题处理是否妥当将直接关系到移民的生活安康水平及地区乃至国家的稳定。本文从水库移民性质、安置与补偿、社会冲突与整合、适应,以及社会保障五个方面对水库移民的已有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万果 《社科纵横》2014,(4):44-47
南水北调中线的移民在搬迁后生活状况如何,国家的各项移民政策是否得到有效执行,需要调查了解。通过对河南省宝丰县移民新村的调查,发现移民新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移民融入当地社会困难。建议政府加大对新村的社会救助投入,完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村民就业,借城乡一体化之际,完善新村社会保障体系,关心移民心理状况,丰富新村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7.
雷开春 《社会》2012,32(2):105-124
交往策略一直是改善族群关系的最佳策略之一。基于2007年上海市的调查数据,本研究以社会距离作为群体关系的替代性测量指标,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新移民与本地人的交往情况,分别验证了平等交往、理性交往与实际交往等交往策略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性身份平等比职业地位平等更重要;职业竞争问题比职业合作关系更突出;实用性交往行为比情感性交往行为更有效。研究提出,并非所有交往的策略都能显著地改善族群关系,深入的交往策略研究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融合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雷开春 《社会》2011,31(1):74-93
本文运用2007年600位城市新移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总体社会资本与本地社会资本对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旨在揭示城市新移民的本地社会资本在何种意义上更有利于其社会融合。研究发现,尽管本地社会资本更有利于城市新移民的总体社会融合,但其作用的大小和方向却有所差异。这表明,城市新移民社会资本的本地化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上海崇明县三峡移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小玲 《社会》2004,(2):22-24
三峡移民是工程性移民,这类移民是由于水库、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而造成的。传统上人们将这类移民划定为非自愿移民,他们与自愿移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他们是被强迫离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的,因此具有组织性、非自愿性、补偿性和不可逆性以及不具市场选择性等特点(钟水映等,2003:6-8)。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是移民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百万三峡移民要迁得走,稳得住,能致富。显然,移民在迁入地能否稳得住,并且致富,是这次三峡移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稳得住的关键又在于在迁入地良好的社会适应。对移民来说迁移绝不简单地意味着居住地的改变,而是与原有社会角色相联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熟悉的社会文化、角色定位的断裂,是重新学习,逐步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过程。因此,对三峡移民而言,其“适应”就意味着“生存”。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是纽约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大批欧洲移民怀着"美国梦"来到纽约.但是,由于欧洲各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移民在社会背景、工作经历、文化素质以及移民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深深地影响移民职业构成;同时,纽约市产业结构的演进也是移民职业构成的重要因素.总之,移民迁出国、迁入国的社会政治发展状况与移民的职业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杨晔  朱晨  谈毅 《社会》2019,39(1):211-236
本文旨在探讨方言能力对城市移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和对语言环境的调节效应。基于“身份认同理论”,以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样本,通过区分移民方言能力的沟通属性与文化属性,建立基于线性概率模型的创业决策模型和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创业收入模型。研究发现,方言能力的文化属性使移民创业的概率增加1.8%。在采用“双胞胎样本”方法排除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后,这一结果依旧稳健存在。分样本回归分析发现,方言能力只对教育水平较低的移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拥有不同物质资本的个体没有敏感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方言能力对移民创业决策的促进作用在语言种类较少和普通话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更加明显,但对创业收入没有上述影响。本文有助于揭示语言在移民创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Many social problems can be traced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difficulties, just as many proposed interventions to solve social ills also depend on effectiv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ree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ates of mind and social interaction followed by illustrations from research related to five exemplar social issues—developing effective programs for solving workplace communicationproblems, training the public to detect scams and hoaxes, reducing stereotyping and cross-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managing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constructing effective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We conclude by considering the likely inhibiting and facilitating effects of mindfulness-mindlessness on socially relevant transactions.  相似文献   

13.
王水雄 《社会》2007,27(1):41-41
本文试图沿着齐美尔开创的社会分化与不平等的研究路经,通过剖析金融工具的社会属性,来看随着金融工具的一般发展引起的信用能力的分化、人际交换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不平等体系的改变。文章从社会交换的分解出发,引入了“承诺标识物”这个概念,并用“群体承诺标识物”来把握金融工具的社会属性,通过思考承诺标识物向群体承诺标识物的过渡,以及货币的非金属化如何影响人们作出有效承诺标识物的能力(也就是信用能力),得出了一种社会信用分化、社会不平等自我维持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作者认为当货币作为一种基本的群体承诺标识物出现之后,社会成员在既有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他的符号化能力和关于符号化及其运作的知识就变得非常重要,不同的群体承诺标识物会被社会上层创造出来并通过与货币相沟通,实现对社会不平等性的再塑造。文章从借贷的角度分析了转型过程中信用能力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宋红娟 《社会》2022,42(6):107-131
费孝通的社会理论在社会结构方面更受学界重视,而其中的情感维度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试图在费孝通早年有关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视域中,梳理他有关“桑梓情谊”与“亲属情谊”“乡土工业”“村镇地方团体”之间关系的探索和讨论,进而呈现费孝通社会理论中对于情感的重视。 在费孝通看来,中国的现代化应该以中国传统社会组织为基础来嫁接西方现代技术,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有效过渡。 在此过程中,他尝试将既旧且新的“桑梓情谊”阐释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情感基础。 文章认为,“桑梓情谊”表征并构造了本地的根源与大社会的流动以及地方与国家的人际关联, 是理解费孝通社会理论之情感维度的关键,对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刘小平 《社会工作》2009,(18):38-40
打工子弟虽然大多已有条件接受基础教育,但他们普遍存在社会适应、城市融入、人际交往的能力差以及亲子沟通障碍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打工子弟在大城市健康成长,我们尝试在两所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包括个案、小组和社区教育等。通过这些服务,服务对象在个人卫生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比以前有了显著改善,不少打工子弟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意识增强,架设了学校、打工子弟、打工子弟家长三位一体的沟通桥梁。但是,我们的服务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比如个案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社会动员不够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实习学生经验不足和未能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以上问题,希望在今后进一步服务过程中能够加以避免和克服。  相似文献   

16.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or regions, wide income disparities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in reducing poverty. In their day‐to‐day lives, poor people often feel less accepted by the society. The failures in communicating with social groups and receiving social support lead to negative consequences on individual well‐being and higher level of social exclusion. Based on the debate up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conceptualizing and operationalizing poverty, this study attempts to verify a mediation model with data from a household survey (N = 1,202) in Hong Kong. The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reveal that deprivation is a more powerful indicator than income poverty for specifying the negative relations of poverty with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cceptan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deprivation on social acceptance can be reduced by two significant mediator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olicy and welfare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凝聚子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深圳农民工调查的整体网络数据,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支持网(包括实际支持网、情感支持网、社会交往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包括婚姻讨论网、生育讨论网、避孕讨论网和养老讨论网)的凝聚子群结构。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网络中普遍存在子群现象,且子群之间有较大程度的重叠。农民工社会支持网和社会讨论网的子群重叠结构既有利于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社区融合,也有利于新的婚育、养老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柳建坤  张云亮 《社会》2005,40(5):213-236
本文以就读于八年级的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方言能力对其学业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发现,掌握流入地方言可以显著改善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但其影响主要体现在语文和英语两个科目上。同时,来自教师和同学的支持是方言能力影响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从语言环境的角度揭示了流动儿童人力资本积累的逻辑,为相关部门完善与流动儿童相关的教育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颜燕华 《社会》2005,40(5):112-136
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对于地方的产业治理,学者普遍关注政府的行为动机及其后果,未能充分揭示政府产业政策内容的逻辑与农民具体生产实践之间的张力。基于对安溪铁观音的个案考察,本文指出,地方政府以“正宗性”作为茶业发展的抓手,实际上是将传统的生产方式改造成更加单一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化生产。这种生产逻辑与茶农基于生产技艺、农时安排以及社会关系状况的灵活性产销存在根本的张力。通过对具体的茶业政策和农民生产实践的考察,本文刻画了这种张力在不同层面的表现及其不同后果,并着重指出,相比于地方政府诉诸正宗性的产业治理逻辑,农户因时、因地、因人而变的产销逻辑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