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晓林 《学术交流》2006,(9):140-144
元末明初《老乞大》《朴通事》中的“那”字类疑问句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是非问句和表示反诘的是非问句,句中疑问语气词“那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疑问语气词“吗”。另一类为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句中疑问语气词“那2”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疑问语气词“呢”。以上看法对前贤的观点作了补充。从历时角度考察,使用“那1”的疑问句至迟在魏晋时期已出现,使用“那2”的疑问句至迟在宋代也已出现。“那”字类疑问句在元代和元末明初使用频率较高,但它在明代以后并未消失。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对20世纪20-30年代和70-80年代的疑问句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发现:两个时段四类疑问句使用频率的排列顺序同为:特指问>是非问>正反问>选择问;两个时段同类疑问句使用的频率略有不同:带"吗"类是非问句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语调是非问的使用频率却升高了;"非疑问形式 呢?"问句在两个时段的使用频率均很高;叹词问句有扩大增多的趋势,带"何"反问句则呈现萎缩减少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疑问句进行分类和研究时要参考各类疑问句的实际使用频率及其真实语料;考虑将"非疑问形式 呢"问句列为第五种疑问句;叹词疑问句至少有6种类型是前人未曾论及的,应根据其使用频率考察其代表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洪钟 《阅江学刊》2009,(2):126-132
海门方言实现体的动趋式“V+来/去”以“动+体”为优先组合,普通话则以“动+趋”为优先组合;海门方言将行体多用“VP+快”格式,普通话则多用“快要+VP”;海门方言起始体用“V+出来”表示,对应于普通话的“V+起来”,但“出来”另兼有时间状语从句标记的用法;海门方言进行体用“勒憾+V”表示,持续体则用“V+勒憾”表示;海门方言已然体用句末复合语气词“个特”表示,“个特”常弱化脱落为“特”,从而逐渐与普通话的句末语气词“了”形成完全对应。  相似文献   

4.
“者”字在文言文中是一个常见的词,古汉语语法家和不少语法书谈到它的作用时,看法大都有所不同。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认为“者”字是一种特别的指示代词,同时,还是一个语气词。下面我们浅谈一下“者”字在古代汉语中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5.
论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十分明显。就哪特指问而言,一方面,哪里和哪儿表否定时既可言他,用较强的否定语气表达不满或不屑等感情色彩,又可曰己,用较弱的否定语气表达自谦。另一方面,哪+动已词汇化为话语标记,成为表达否定的一种固化格式。哪作为疑问焦点的功能渐趋弱化,而否定的语用功能却越发凸显。这种由表疑问的功能,衰变成表否定语义的格式固化现象,源于哪+动否定用法的高使用频率。这不但诠释了词汇化的固化格式的形成原因,同时也体现了疑问句跟否定句在对命题真值否定功能的一致性,这一共性建立起疑问和否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正> 吕叔湘先生1949年写有《说代词语尾“家”》,详细地阐释了“谁家”、“我家”、“你家”、“他家”;“人家”;“自家”;“咱家”等四组代词的“家”都不是作领格用的,是非领格的用法,即是词尾。这是迄今为止讨论词尾“家”的最早,也最详细的一篇文章。因为撰写较早,有的认识不尽完善,本文试作一些补充和讨论。首先是代词之后附缀“家”的历史时代,吕先生虽未明言产生于何时,但引录的书  相似文献   

7.
祈使问初探     
陈颖 《学术交流》2004,(12):156-158
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的句子表示的功能并不一定都是疑问句的功能——探询,有些表现出来的是祈使句的功能——请求或希望对方做某事。这样的句子就叫做“祈使疑问句”祈使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以及反问句都有一定的区别,表现出与其他疑问句区别性的特点并突显出语用学的礼貌原则。通过对祈使疑问句的语用分析,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它是一种假性疑问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论衡》中的指示代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发现:《论衡》中指示代词的语法功能与前期相比,基本没变;但有些个别词(如“或”)的语法功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有的(如“是”)指示功能渐趋衰亡而其他功能日益发达;有的(如“此”)作用进一步扩大,使用频率增高。不过,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新的语法现象都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并未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9.
于璐 《社科纵横》2010,25(6):117-119
通过阅读关于语气词的研究成果,以期对于语气词“了”的语法化演变过程做一个简单的描述,认识“了”的分类;语气词“了”的产生时代、形成发展脉络;以及从时代发展、位置的变化和语义的变化来探询语法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曹炜  刘薇 《阅江学刊》2014,(5):114-122
在汉语史上,第二人称代词曾经是个庞大的家族,鼎盛时期家族成员多达10多个,而1750年至1850年的这个一百年间便处于这个鼎盛时段的末期,自1850年至1950年间的这个一百年,北京话第二人称代词系统就规模而言便开始式微,主要表现为家族成员锐减,由之前的10多个减缩为三四个。这在分处于三个时点的典型北京话文本《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等中也得到了比较清晰的反映。《红楼梦》中第二人称代词有“你”、“你们”、“你等”等10个;创作于1850年前后的《儿女英雄传》中第二人称代词则有“你”、“你们”、“汝”、“尔”等11个;《正红旗下》中第二人称代词竟只有“你”、“你们”、“您”等3个。较之这种系统的演变更为细腻深刻因而也更需要关注的是第二人称代词系统中的一些重要个体在句法、语义、语用层面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