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老乞大》四个版本中的疑问句,以特指疑问句为最多,其次是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相对较少.是非疑问句以使用句末语气词最为常见;特指疑问句疑问代词比较丰富,四个版本同一询问对象所使用的疑问代词大体一致,句末语气词的使用相对简单且频率很低;选择问句都是以带有语气词和关联词的句式为主,但语气词和关联词的种类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丰富了;反复问句中“VP-PRT-Neg”和“VP-Neg-VP”势均力敌,句中语气词十分常见.  相似文献   
2.
联合式复音词是《潜夫论》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 ,从语义构成看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两个语素之间意义相同、相类、相反的平等联合词 ;二是两个语素之间意义相对不平等或绝对不平等的不平等联合词。其中相同、相类、相反意义的平等联合词相对较多 ,不平等联合词较先秦也有显著增加。但无论平等联合词还是不平等联合词 ,构成它们的两个语素间的关系都是辩证统一的 ,即它们之间既有彼此融合的一面 ,又有相互制约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潜夫论》中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式复音词是《潜夫论》中最主要的构词方式,从语义构成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两个语素之间意义相同、相类、相反的平等联合词;二是两个语素之间意义相对不平等或绝对不平等的不平等联合词.其中相同、相类、相反意义的平等联合词相对较多,不平等联合词较先秦也有显著增加.但无论平等联合词还是不平等联合词,构成它们的两个语素间的关系都是辩证统一的,即它们之间既有彼此融合的一面,又有相互制约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歧路灯︾中的助词﹃哩﹄高育花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①,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略晚于《儒林外史》而又稍早于《红楼梦》,作者李绿园系河南宝丰人,全书语言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研究河南方言和汉语史的宝贵资料。本文拟对书中的助词“哩”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研究。语...  相似文献   
5.
6.
高育花 《唐都学刊》2002,18(1):111-114
中古汉语副词“故”的用法比较复杂 ,既可表示肯定、测度等语气 ,还可表示“本来”、“特地”、“仍然”等情状方式。由于其本身所负载的非副词义项过多 ,副词义项的组合功能又不强 ,所以整个使用频率都偏低 ,而且个义项的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表示揣测的"X必"类语气副词"想必、势必、未必"均由跨层结构演变而来,分别表示必然、未必然的语气,成词时间为战国、东汉和宋代。三个词的词汇化过程均伴随有语法化,但具体过程不同:主观化程度的加强、韵步规律的制约,促成了"想必"的词汇化;第三人称代词"其"语法功能的改变则是"势必"词汇化的决定性条件;"未"特殊的语法意义及与"必"的高频共现促成了"未必"的词汇化。从主观性程度来看,从强到弱依次是:"未必"、"想必"、"势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论衡》中的指示代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发现:《论衡》中指示代词的语法功能与前期相比,基本没变;但有些个别词(如“或”)的语法功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有的(如“是”)指示功能渐趋衰亡而其他功能日益发达;有的(如“此”)作用进一步扩大,使用频率增高。不过,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新的语法现象都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并未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古汉语副词“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汉语副词“更”语法意义比较复杂,既可表示转折或反诘语气,也可表示动作行为、情况反复、轮迭进行或出现,还可表示程度的加深;在语义指向上,副词“更”既可指向主语、谓语,还可以指向多个成分。在整个中古时期,各种用法的发展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