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职务犯罪是我国转型期带来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摆在法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职务犯罪的范围要比国家工作人员犯罪范围要宽泛,还包括企事业单位管理者。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惩治是辩证统一关系:惩治职务犯罪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前提和保障,预防职务犯罪又是惩治职能的自然延伸,是惩治职能的必要补充。我国当前防范与惩治职务犯罪在立法与司法方面都应进一步完善,强调了对职务犯罪应防范与惩治并举、预防与惩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巫国平 《探求》2013,(6):88-91
从广东省近五年职务犯罪审理情况及相关数据整理情况来看,职务犯罪呈现出大案要案呈上升趋势、犯罪日趋群体化、家庭式腐败日益突出、商业贿赂呈扩散蔓延趋势、犯罪手段日益隐蔽等新特点,其原因是权力运行结构不合理、制约监督不力、案件查处力度不够、行贿犯罪成本过低等因素.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实现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惩治目标.  相似文献   

3.
赵文聘 《社科纵横》2012,(11):61-63
当前职务犯罪已经蔓延到企业白领,企业白领职务侵占犯罪不仅给企业造成直接损失,破坏劳资关系,更严重的是破坏社会风气和社会信任,因此其犯罪危害性更大。中国急剧的社会转型、价值观念和组织体系的变迁以及白领阶层遭遇的社会困境等方面原因,造成当前中国白领容易从事职务侵占犯罪,因此企业白领职务侵占犯罪的预防首先应当从社会预防角度进行,即构建白领职务侵占犯罪预防“总阀”,改善企业自领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时白领职务侵占犯罪原因中个人环境至关重要,因此还应当从家庭、教育、企业、公共舆论等层面构建白领职务侵占犯罪的“关键阀”,从而共同形成白领职务侵占犯罪预防“安全阀”。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失误是其社会根源。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立足于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视院校建设,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社科纵横》2012,(4):85-87
高校职务犯罪频发,案发部门集中,窝案增多,犯罪主体职位较高,危害性加大。丧失信仰,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可控制资源增加,制度不规范成为高校犯罪的主因。应加强信仰教育,落实规范,建立约束机制以防止高校职务犯罪发生。  相似文献   

6.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的正常现象,其产生主要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无论是罪犯在生理上的特殊性,还是在心理上的缺陷,都必须通过其周围现实的社会环境才能转变为生理和心理上的致罪因素,因此社会因素不仅成为联系犯罪人生理、心理因素与犯罪的纽带,而且也成为探求犯罪原因的渊源以及制定刑罚的出发点与归宿.由于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未知情况,在犯罪学视野中刑罚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犯罪,刑罚的预防目的始终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从宏观来看,刑罚还应借助与其威慑性功能,把遏制犯罪作为刑罚的预防犯罪目的的补充与延续,将犯罪控制在社会可容忍的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但是,毕竟社会是刑罚的本位所在,所以刑罚的终极目的应是通过实然地控制犯罪追求应然的社会防卫,而不应仅限于预防与遏制犯罪.  相似文献   

7.
杜燕 《社科纵横》2012,(10):72-72,76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也成为人类社会信息时代特有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预防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信息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形式的学理研究的类型化,是以信息社会为其研究背景的。信息犯罪的信息性凸显了新的高科技犯罪与传统犯罪的内在差异。文章立足于其本质属性———信息性,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研究视野下的“就现象论现象”、“以现象名本质”的研究方法。从而将信息犯罪的基本范畴及其内在特殊属性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诱发经济类职务犯罪的几种扭曲心态及其预防与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类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经济利益,损害执政党和政府在民众中声望和威信的刑事犯罪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隐蔽性很强、与职务职能的关联度很高的高智商型犯罪行为。要有效打击、预防这类犯罪,对这类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一些规律及内在机制、犯罪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及具体动机、他们得以作案的特定状况或情景、他们的行为特征等的把握是十分必要的。出于这一目的,我们于2002年和2003年期间,累计对已判刑在押的300名经济类职务犯罪人员进行了两次犯罪心理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96)。从调查的资料和数据看,我们认为,诱发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类职务犯罪心理的几种扭曲心态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孟惠忠  顾宏燕 《社会》2003,(12):11-15
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类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经济利益,损害执政党和政府在民众中声望和威信的刑事犯罪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隐蔽性很强、与职务职能的关联度很高的高智商型犯罪行为.要有效打击、预防这类犯罪,对这类职务犯罪行为发生的一些规律及内在机制、犯罪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及具体动机、他们得以作案的特定状况或情景、他们的行为特征等的把握是十分必要的.出于这一目的,我们于2002年和2003年期间,累计对已判刑在押的300名经济类职务犯罪人员进行了两次犯罪心理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96).从调查的资料和数据看,我们认为,诱发当前贪污、贿赂等经济类职务犯罪心理的几种扭曲心态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浅谈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中坚 《社科纵横》2008,23(2):108-109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犯罪案件的数量迅猛增加,犯罪案件的智能化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对社会带来的危害程度也在加大.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智能化、多样化、隐蔽化、危害严重化等显著特点,这些都给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带来很多困难.显然,网络犯罪一旦发生,公安机关的侦破"成本"是较高的.因此,在加大打击犯罪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有力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减少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近年来呈现日益严重的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也引起各级司法机关的普遍重视。青少年犯罪作为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促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犯罪,保证社会稳定,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德国著名犯罪学者路德教授关于青少年罪犯的刑事责任与社会矫治问题的看法作一些剖析。一、关于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在德国,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为侵犯财产罪。  相似文献   

13.
女性犯罪是影响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女性犯罪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且超过同期的男性犯罪增长率。为有效预防具有增长势头的女性犯罪,应全面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女性就业率和经济地位,发挥社区保障功能,努力营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4.
史浩林 《探求》2007,(6):55-58
本文以广州的一个真实个案为样本,对职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分析,探察了导致职务犯罪的一般路径,考量了构成职务犯罪的基本要件,透视了防范职务犯罪的制度缺失,认为路径设防是遏制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方面,严格依法执法和司法是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基本环节,严密制度是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犯罪问题的社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犯罪问题,是应用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问题中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与社会价值和生存条件发生偏离,并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就成为社会问题。犯罪侵犯了我国刑法所保护的那部分社会关系,是唯一需要动用刑罚手段参与解决的社会问题。这种手段,虽能达到罪后特殊预防的目的,一般预防的效果却不显著。仅仅是表现了对犯罪的社会评价的刑事强制性,使犯罪问题同其他社会问题有所区别。犯罪问题是一个涉及生活领域、经济领域和管理领域的症候群,所以它的研究与治理,单纯地或合并地运用犯罪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或者行为科学,以及手段选择上的刑事独裁、保外帮教等等,固然可以从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上发挥功效,但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理论出发,还必须有一种以整个社会为研究单位的学科,有一套社会整体预防计划为指导,才能避免研究与治理过程中的板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社会学这一群科学,辅之以其他学科,从整体上揭示犯罪原因、指导社会预防,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一切社会控制的方式治理犯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许多专家调查研究表明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未成年人的个人心理、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及生理机制等主观因素,也有政治、经济、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在起作用。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绝对值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成为与社会环境污染、吸毒并成为三大公害,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是我们预防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主要是经济经营领域的腐败犯罪,我国刑法、刑法修正案以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表明,它是以侵犯单位的正常管理制度、公平竞争和正当交易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客体、以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利用职务之便或者违背职责为行为特征、以刑法第163条为引领罪名的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相对应的概念。探讨这类犯罪有利于在司法实务中惩治职务犯罪,保障市场经济秩序,遏制腐败,完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8.
钟其 《浙江学刊》2007,3(5):196-200
社会控制理论是当代犯罪社会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工具,其为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理论在结合我国转型社会的现实国情基础上可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提供一种路径。本文以社会控制理论为核心,通过对犯罪青少年自身因素,国家公权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引导、预防、处置之道,以及影响青少年犯罪的诸种社会环境情势等的深入剖析,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是个体身心失衡、政府防控缺位和社会环境失序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包大卫 《社会》2003,(12):16-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的家庭家风对于社会风气的进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反腐倡廉日益深入的今天,家庭因素对职务犯罪究竟有否影响?若有,又如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家庭因素在预防、制约职务犯罪中的能动作用,防患于未然。基于此,本文在2002年、2003年两次对羁押于上海四所监狱中的近300名职务犯罪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反贪查案中职务犯罪对家庭环境的影响及表现,作一粗浅的探析,以期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20.
许维安  叶芍 《社科纵横》2010,25(11):52-55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迫切要求研究如何构建预防职务犯罪的网络监督机制。这一机制是指以预防职务犯罪为目的,在一定基本原则指导下,参与网络监督的各种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一定基本原则"应包括实事求是、依法监督和反腐倡廉三个原则;"参与网络监督的各种构成要素"主要有网络监督管理者、网络监督主体、网络监督对象、网络监督内容、网络监督手段和方式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主要包括预防职务犯罪的网络监督程序的启动、网络监督信息的处理、网络监督处理结果的反馈等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