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男女人口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男青年姻缘难觅的严峻态势,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据1993年部分省市人口抽样调查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男性已占人口总数的51.85%,女性占48.15%,男性比女性等3000多万,其中25至49岁男性独身人数是女性独身人数的28倍,占同一年龄层次男性人口总数的8.8%;四川农村已到婚龄的未婚男性多达83万,而女性只有2.2万;山西宁武县农村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21:100,而20至35岁男女青年比例却为150:100。值得注意的是,年龄越小,男性比例越呈增长,女性比例越…  相似文献   

2.
老年再婚:一项伟大的社会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老年婚姻研究所于1997年10月在天津市举行的“老年再婚”抽样问卷调查显示,丧偶老年人赞成再婚的为60%,自己想再婚的为37.6%,实行再婚的仅占6.7%。赞成再婚的人、自己想再婚的人和已实行再婚的人这三个数字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产生这种落差的原因是老年再婚困难重重。造成老年再婚困难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老年再婚的认识不足。许多人把老年人再婚看成是少数老年人的个别行为,而未把老年再婚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老年再婚难道不能称其为一项事业吗?把一项社会实践和社会现象称为一项事业,需要这项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东省三乡镇的210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农村老年人丧偶后开始正式获得子女提供的经济供养;丧偶老年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其子女提供的经济供养,但获得子女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却很少;在失去配偶的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同时,丧偶老年人的家庭角色逐渐边缘化。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对丧偶老年人养老的承载能力止于物质层面,丧偶老年人生活、精神层面的养老需求亟待多元化养老主体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寻找老年再婚的新灵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举措,往往是在人们不 经意之间,由当事群体经过默默无闻、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出来的。我国四千多万丧偶的老年群体,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丧偶老年人发起了建国以来我国的第二次婚姻革命。 老年再婚看似轻如一毛、细如一发,但半两可以拨千斤,牵一发可以动全身。老年群体创造的老年再婚,对我国社会的转型、家庭的转式和个人的转变,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从一而终”挥手道别 我国封建的婚姻制度,是剥夺人们婚姻自由和婚姻自主权利的制度,其主要表现在青年的初婚制度和中老年的再婚制度上。 对于初婚的青…  相似文献   

5.
离异和丧偶的中老年人获得再婚的自由,对我国的婚姻家庭带来哪些变化,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这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理应探索的问题。家庭资产明晰化的趋势家庭资产包括房产、金融资产、生产资料、大件耐用生活用品等。过去人们缺乏家庭资产明晰化的意识。对家庭中哪些财产属于自己的,哪些财产不属于自己的,并不清楚。尤其是中老年再婚以后雪庭资产的所用权就委混乱了。因此子大反对父母再道,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重性老人因再婚而改变了男方财产所育权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大方对男方再婚就财产所育机及男方于复对父亲再婚融财产…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再婚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再婚,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核心家庭数量的逐渐增加,老年人晚年越来越需要依靠自己的配偶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料。当前,老年人再婚现象有上升的趋势,但就我国老年人丧偶率来说,我国老年人再婚的比例仍然很低,此外,老年人再婚后又离婚的现象有所抬头。因而,孤单老人能否找到一个老伴,共度温暖的晚年,这不仅是个人应该追求的幸福问题,而且对社会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本文就老年人再婚的基本动因,分析老年人再婚的现状,探索如何提高老年人再婚率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最近出版的《民主与法制》刊载了一位1931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前长江航运局上海分局党委书记蒲济生由于再婚,被儿子蒲志飞逼得“扫地出门”的事情,读之令人发指。老人何罪,再婚何罪?老年人丧偶(或离偶)再婚,本来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事,为什么要受这样的虐待与打击?蒲济生一事是有典型意义的,一个有较大影响的高级干部还被儿子逼到这种地步,一般的老人如果再婚,境遇不是更悲惨吗?蒲济生在战争年代就失去了一条腿,长期以来,生活是难以自理的。他今年七十二岁了,丧偶  相似文献   

8.
时下,老年再婚率正持高不下。丧偶老人有寻找伴侣的权利的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然而,在老年再婚难的问题解决后,老年再婚的成功率却极低,这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据某市一家老年婚姻介绍所透露,去年前来登记征婚的老年人有1000多对,成功的仅10对,成功率尚不足1%。该市某区去年有17对老人再婚,但现在只有2对生活在一起。那么,再婚者人缘何分手多?老头要找“保姆”,劳累一辈子的老太自钻不乐意当“保姆”周老伯退休前一直从事领导工作,在家里从来不干家务,属于“油瓶倒了木扶”的人。前年,老伴患癌症去世,两个子女又不在身…  相似文献   

9.
研究指出,农村艾滋病患者的夫妻冲突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患者的夫妻冲突更易外显,女性患者的夫妻冲突则更趋隐蔽。女性艾滋病患者因患病而扩大了的夫妻不平等使她们生存更艰难。自律与他律是促进患者夫妻关系新平衡达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孤独之舟在人生的长河中陷入夕阳之中,这叶小舟已不再拥有蓝色的航线,它渴望结伴而行的欢愉。然而,幻想并不是现实。老人的痛苦,莫过于丧偶。那巨大的雷鸣轰顶而来,于是,他显出一种绝望,一种悲哀。当爱神又一次叩开他的心扉之时,宛如枯木逢春。但是,都市的老人们,在丧偶后再婚又拥有多少爱呢。  相似文献   

11.
离婚率上升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再婚的增加,上海市1988年的再婚数量是1979年的3.1倍,山东省为1.5倍,黑龙江省为2.5倍。尽管再婚者中有不少是丧偶者,但多数为离异者,因此,随着离异者的趋多,对其再婚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我们曾在上海的两个区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985年再婚的234对再婚夫妇(其中至少有一方为离异者),除少数搬迁地址不明及个别拒访者外,这些夫妇再婚后双方关系很好的占50%,较好的占20%,一般的占11%,经常争吵或已离婚的占19%,也就是说,大多数夫妇对再婚生活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再婚者失败多”的现象并非如人们所传闻的那么严重。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改革、观念的更新,使婚姻与家庭领域发生着一场阴阳大裂变:离婚率逐年上升,死亡婚姻纷纷解体,获得解脱的人把目光投向新的异性,开始重新选择;那些中青年丧偶者,更没人去“守节”,一般都不再犹豫和耽搁,迅速地再婚;失去伴侣的老年人,也不甘忍受寂寞孤独之苦,勇敢地走向“黄昏之恋”。于是,再婚率增高成为当前婚姻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再婚,意味着一个旧家庭的解体和一个新家庭的诞生,这个新家庭势必带有旧家庭的痕迹,和旧家庭有难以割断的联系。再婚家庭一诞生,夫妻关系就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它牵涉到前夫或前妻,牵涉到双方的子女,甚至牵涉到旧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较详实的资料考证了中国离婚的三次高潮,分析了其宏观的社会历史原因,阐述了当前中国离婚的特点,即诉讼离婚的比重由低趋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离婚率高子汉族聚居的发达地区以及女性离异后的再婚率高于男性。文章指出,婚外恋始终是夫妻反目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并非近年出现的新倾向,并且是男性起诉离婚的首要理由,丈夫暴力则在女性自述的离婚理由中占首位。作者认为,中国的离婚率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缓慢地上升。  相似文献   

14.
视角     
《东西南北》2009,(10):4-4
男人心理年龄比实际小13岁 科学家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平均年轻13岁,其中男性心理年龄更显年轻。女性比男性更在意外表,因而心理年龄比男性更接近实际年龄。  相似文献   

15.
自五四运动以来,只听到有人反对父母干涉子女的婚姻,没听到有人反对子女干涉父母的婚姻。如今情况有点变化:干涉子女婚姻的父母固然还有,干涉父母再婚的子女也不罕见。从一而终、白头偕老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可是,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一而终,白头偕老。或因中年离异,或因老年丧偶,总会造就一批鳏、寡。现在,大家对无儿无女的鳏夫续弦、寡妇再醮,已不象过去那样鄙视了。不过,有儿有女的鳏寡再婚,所受的阻力  相似文献   

16.
孤独的代价     
“寡居效应”一项发表在学术期刊《流行病学》2011年1月号上的研究给出了惊人的量化结果:40%的女性和26%的男性会在伴侣去世之后三年内死亡。之前已经有相关研究认为丧偶会增加人的死亡率,这种情况被称为“寡居效应”,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仔细考察了自1991年起记录在案的58000对夫妇,最终发现寡居效应不仅对老年人成立,对三四十岁的成年人同样成立。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中国女性要想获得与男性接近的薪酬,需要获得博士学位并迁往大城市生活。这项研究发现,中国女性的平均月薪为近4500元,比中国男性少22.3%。同时,只拥有高中学历的女性比同等学历的男性薪酬少33%,但有博士学位的女性仅比同等学历的男性薪酬少16.7%。Boss直聘网站的研究人员说:“这再次证明了高学历在帮助女性改变命运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在养老保险方面女性通常比男性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女性一生的工作年限通常要短一些,因为她们会为了抚养孩子暂时或者永远地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女性的预期寿命又往往比男性长.因此,退休女性非常担心自己年老时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男女择偶标准的进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量的研究表明,女性在择偶的过程中偏爱有权力。地位和资源比自己大的男性;而男性偏爱外表有吸引力、有好的家务劳动技巧、比自己小的女性。社会学认为这是由于男女在社会中所处的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造成的,与文化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进化社会心理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男女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进化社会心理学认为,男女择偶标准的差异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进化心理学家巴斯认为,从基因繁殖角度来看,男女面临的适应问题主要有:确认有高生殖田能的女性由于女性排卵是隐蔽的,男性很难觉察…  相似文献   

20.
以黔东南州6县农村问卷调查的数据和个案,描述黔东南州农村出生人口素质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9.42%;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2.43%,早产儿占25.33%,窒息13.14%,过期产21.78%.结论是个人、家庭、社区、政府四位一体的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