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断探索并做出了创造性的回答.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之一.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解放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丰碑.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正确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不仅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发展的新阶段.首先,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核心由"革命"到"建设"的转换.其次,邓小平理论初步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完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突破.第三,邓小平理论在诸如"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具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具体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角度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化,需要从多个方面推进.概括来看,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即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开放性.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化,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学理层面上关注主体、方式和内容,后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可以为此提供一定的借鉴.后马克思主义对后工业社会政治语境的分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范围的拓展提供了理论启发.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构和建构,可以启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非闭合性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结构得以可能.后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动态发展提供了思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对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立场谨慎.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解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发展的规律,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就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反映并内蕴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要义.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唯物论为生命线,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辩证关系引入到了实践领域,展现出理论的光辉与思想的锋芒.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普遍规律.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与重要途径.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精髓所在,其本身揭示了一个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共存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坚持、发展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解决了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国社会的发展又一次进入"关键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突破目前我国发展的现实困境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具体内容,在突破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困境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途径,在突破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困境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切实有效地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从虚无主义的破产、客观主义的危害和研究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提出的问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走向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效批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探讨了东方社会走向"世界历史"进程的一系列的问题,所探讨的东方社会的发展问题、研究东方社会发展问题的分析方法、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开创了社会发展理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从社会发展的运行层面上系统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从人类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性质和发展阶段,强调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重视社会的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理论的实践性和内容的创造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区域发展理论思维脉络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历史走向 ,考察了区域发展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 ,概述了农业区域发展理论 ,工业区域发展理论 ,中心地发展理论 ,区域产业关连发展理论 ,区域增长极理论 ,区域发展阶段性理论 ,以及现代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系统地揭示了区域发展理论的思维脉络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亨廷顿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迄今国内外学者对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首先,是在对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概括上达成共识;其次,是深入研究了其政治稳定思想和政治制度化思想;第三,是剖析了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变化。然而,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上存在着不足,这体现为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连贯性并没有予以关注;国内对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有简约化处理的倾向;很少学者去分析亨廷顿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因此,应深入研究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批判性地借鉴其政治发展理论,以构建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中国特色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发展理论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发展理论的创新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前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发展理论是发展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与拓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金融发展理论演进过程主要经历了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实证金融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几个阶段.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研究主要集中在法与金融学、金融发展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宗教与文化对金融发展理论影响以及社会资本理论与自然禀赋理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伦理道德理论发展伴随着广东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先后经历了不断发展进步的三个阶段:领域伦理道德的率先发展阶段、应用伦理道德的蓬勃发展阶段和伦理道德理论的全面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为决策理论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经历了从刚开始的在理性人的基础上的最大期望效用理论,到发现人是有限理性的,从而提出了启发式偏差、前景理论等理论这一过程,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行为决策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行为决策理论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发展理论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综合性理论,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中分别具有不同的内涵,并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尽管如此,发展理论的发展并不能解释不同国家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人的关注应该成为发展理论的重心.美国马里兰大学霍伯特·沃林教授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政治弹性理论,通过政治和行政的视角来分析社会发展,其基本结构是有弹性的政体能够促进社会发展,而非弹性政体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章在介绍政治弹性理论的同时,围绕发展理论这个主线对其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0.
要准确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其理论前提和基础就在于要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本身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明确其研究的中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因而无法给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在于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价值目标,这也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仍能在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据重要理论位置的原因所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方法的当代价值在于:用历史生成性的眼光来研究社会的发展;从世界历史的宏阔视野来看待和研究某一国家的具体的社会发展道路和途径;只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才能坚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批判性方法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前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还体现在把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理想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