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历史嬗变不是相互否定的颠覆式演进,而是在实现人与自然历史解放的理论主题下的接续发展,随着马克思理论视域的转换而呈现出多维理论样态。资本与劳动间的对立与调适构成了这一历史嬗变过程的内在张力,具体而言,人化自然的生成在人本主义哲学维度寓于人与自然的感性—对象性关系之中,并在对异化劳动的扬弃与实现合乎人性的自然界复归的过程中完成自身合逻辑性建构;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统一于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在政治经济学中,则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被资本逻辑所统摄的物质变换过程;而在科学社会主义语境中,人化自然应然形态的达成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统一于共产主义的实现之中,其当代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总的而言,这一嬗变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逐层深入的逻辑理路,论及了人化自然生成的实质、历史、现实及未来。  相似文献   

2.
西方学者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归结为"生产中心主义,忽视环境保护",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歪曲。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很早就关注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从属性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和谐统一;从主客体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和谐统一;从本体论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有机体和无机体的和谐统一;从历史观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和谐统一;从价值取向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和谐统一;从现实性关系上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目标是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然观是一种从根本上超越了有机论自然观和机械论自然观的新范式,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3.
在马尔萨斯理论的影响下,西方“深绿”和“浅绿”思潮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不承认自然的极限、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和生产主义,并将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对立起来,他们的这种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超越近代主体形而上学而创立生态思维方式,形成了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生态自然观,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资本的全球化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衰竭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的中断,提出只有破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合理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真正解决生态危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自然观可以解释为具有多重层级结构与现代化样态的系统理论。马克思在实践的前提下将自然纳入社会历史中,进而确证了“自然—实践—社会—历史—现实”这一逻辑线索与理路。具体来看,一方面,感性的对象化活动、工业、物质变换等多种实践形式完成了自然与实践的耦合,并建构出“实践的人化自然观”这一重要概念。另一方面,历史概念与社会概念分别为马克思的自然观提供纵向延展和横向剖析的视角。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叙述,马克思将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统一于实践的具体范畴,即物质生产活动本身,进而展现出自然与历史交汇的基础与出路。通过对社会概念的叙述,马克思指出社会本身既在抽象意义上为人与自然提供了一种“主体”式的建构,也从具体的意义上体现出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形态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界的真正复活这一理想目标。从现实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展现出社会主义背景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指认,并在基于自然规律与人的发展前提下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是评介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的核心点之一.在持"对立论"的学者看来,恩格斯是从脱离人的自然界出发,而马克思自然观的出发点是被人的目的性活动中介过的"人化的自然界";马克思并不赞成"自然辩证法"这样的提法;在"现代哲学精神"的意义上,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对此,辩证唯物主义者坚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从未否定自然界的"优先性"、自然与人类社会应当作辩证的理解、马克思从来没有否定过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的统一,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价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和发展。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辨证统一关系,奠定了人类社会新型和谐生态文明观的基础,对当代中国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抽象自然观以非实践的方式来看待自然,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与历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历史的自然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历史与自然统一的概括;人本学的自然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生态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然能够给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和发展.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辨证统一关系,奠定了人类社会新型和谐生态文明观的基础,对当代中国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自然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人们对马克思哲学自然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维度:物质本体论的自然观,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人化自然是马克思自然观中的核心概念。人们对人化自然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也存在很大歧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它认为,不论是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劳动工具,还是从人的类本质来看,人都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自然界只有作为属人的自然界,才能获得它的全部意义和价值。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在生存本体上的和谐统一被人为地割裂,导致了人被异化、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状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质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完全的外化和实现。《手稿》初步确立了人和自然界和谐统一的生态自然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青年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即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阐释了青年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它为自然观念的重构提供了可能,避免了近代以来的对人的主体性的片面高扬,再现了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一种以实践论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通过对"人化自然"的研究,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本质,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认识论、历史观的角度来阐述马克思对"人化自然观"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研究人的实践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界的改变。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质 ;在马克思看来 ,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社会性 ,要消除“自然和历史的对立”,实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从前的哲学信仰"时期,坚持"哲学"人化自然观的马克思其自然观虽然已经出现了部分质变,但还没有完全质变。他主要还是从抽象的"哲学"原则出发阐述了其人化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裂以及人化自然的异化及其克服。到了"真正的实证科学"时期,马克思把"倒立着的"东西彻底再"倒过来",开始真正从物质实践出发一方面保存了"哲学"人化自然观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克服了其消极部分从而使自己跃迁到了科学人化自然观。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并非无条件地作为"一整块钢"整个都完全属于马克思主义,仅仅只是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即"真正的实证科学"时期才完全跃迁到马克思主义,而作为人们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是特指在这一特定发展阶段彻底的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包含着马克思环境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体现为六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的统一是从人及自然各自的根本属性出发,说明人与自然的矛盾统一,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思想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是从两类关系的关联性出发,说明它们和谐的内在必然性,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核心内容;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是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社会本质,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价值依据;无机身体与有机身体的统一是从人的自然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自然的本质,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理论特征;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是从人的实践本性出发,说明的是人的主体性的特殊规定,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实践原则;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是从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旨归出发,说明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之境,是马克思环境哲学的终级关怀和最高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生态环境哲学出发,不仅颠覆了传统抽象的自然界,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而且阐述了人与自然互为对象的关系,揭示出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唯一手段,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现实的对立,共产主义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社会,从而实现了认识上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从生态环境哲学出发,不仅颠覆了传统抽象的自然界,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而且阐述了人与自然互为对象的关系,揭示出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唯一手段,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现实的对立,共产主义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理想社会,从而实现了认识上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社会本质 ,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成马克思的科学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要以“两个尺度”改造自然 ,协调、均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罗马俱乐部在考察当代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时提出“人类困境”的思想 ,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状态 ,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社会发展观与自然观的有机统一是人类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的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任何单义的解释,都是在总体上对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的内容实质作了某种片面的不正确的理解。因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是多义性的:本体论维度的“物质的自然”观;认识论维度的“人化的自然”观;价值论维度的“生态的自然”观。马克思的哲学自然观的整体性质,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