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欧诗断论     
中华书局版《欧阳修诗编年笺注》撰稿过程中,关于六首诗的片断思考,拾掇成文,论证《汉宫》是今存欧诗最早的作品,《奉送叔父都官知永州》作于天圣五年途经黄州,《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马上作》的写作时间在年前而非年后,《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的写作地点在山西而非河北,《小池》诗启迪杨万里的同题诗写作,《日本刀歌》尚难定论非欧阳修所作。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主张探求《诗》本义,但《诗本义》并非全是《诗》本义。《诗本义》的许多解说很精彩,但也有不少解说值得商榷。学者过多关注《诗本义》疑古惑传的开创性、人情解《诗》的独特性、求《诗》本义的合理性,而较少关注它解说《诗》本义的错误。《诗本义》错解《诗》本义,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诗经》传注本不误,欧阳修反对其不当批驳;二是欧阳修以人情解《诗》,“人情”却并非总是合理;三是欧阳修过分探求圣人之志,妨碍了他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宋代林光朝称《诗本义》“于义未稳”,却被视作讲学者的一面之词,致使《诗本义》解《诗》本义之不足被忽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贾谊的《过秦论》和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加以比照,阐明了二者在写作背景、撰述目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及语言特色上的异同,指出了其间的传承关系,并断言欧阳修之作堪称一篇名副其实的“过唐论”。  相似文献   

4.
"诗意"与"诗义":欧阳修"诗本义"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欧阳修《诗本义》阐释实践为依据,详细分析欧阳修《诗》学重要范畴之一“诗本义”的丰富内涵,指出其主要有二个意义层次:“诗意”与“诗义”。扼要地阐明欧阳修《诗经》阐释学的宗旨与特点及“诗本义”二层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宋代《诗经》阐释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尔雅》看周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尔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字书,它的成书和撰人历来说法不一。刘歆、郑康成等认为是周公、孔子为解释五经而作,欧阳修、高承等则认为是秦汉间学《诗》者为解《诗》而作。自西汉时起,《尔雅》即被列入经书,但《尔雅》之作并非专为解经,更非专为解《诗》。通观其文,释《诗》者不足十分之一,释五经者不足十之三四。所释内容虽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诗本义》中,欧阳修创造性地运用了以人情说诗的方法,通过人情、人事、物理等对诗歌特别是所谓“淫奔之辞”作出大胆而合理的解释,对传统而权威的《毛传》、《郑笺》等说法作了批驳,求得了《诗经》中一些诗歌的本义,对《诗经》研究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是《欧阳文忠公集》中的一桩公案,案情牵涉范仲淹、吕夷简、欧阳修、富弼、范纯仁等历史名人,甚至引发后世朱熹与周必大之间的一场热烈讨论。在欧阳修撰作《范公神道碑》的过程中,反映了范仲淹与吕夷简的晚年交际,显现出前修先贤处世为人的品格和有宋一代世风士气的淳美,更体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写作态度的严肃认真、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8.
《诗本义》与《易童子问》是欧阳修经学的代表作,他在这两部著作中的经学阐释同中有异.从阐释目的来说,欧阳修主张抓住“大本”,但具体在《诗本义》与《易童子问》中,“大本”的含义存在差异.欧阳修的经学以“人情”为其阐释根据,但对于“情”的理解在此二书中也存在差异.欧阳修常将经学著作看成一个自足的文本,从文本的文意、文理、文风等角度去判断其真伪,表达自己的理解.对于《周易》文本,他常从其文本的合逻辑性出发,而《诗经》研究中他主要从文学性与逻辑性两个角度去考察.他的经学阐释没有采用逐字逐句的解释经文的模式,而是运用了一种论辩、答问的方式展开.  相似文献   

9.
在欧阳修众多的诗文中,难能可贵的有一首专门描写日本刀的《日本刀歌》。《日本刀歌》不仅有相当的文学价值,还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和思想文化价值,《日本刀歌》是中国文人对中世日本文化的一种诠释,更是研究古代到近代的中国文人的日本观、中日关系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的重要资料,所谓"以诗证史"者云。欧阳修的这番诠释,也影响了直到明清为止诸多中国知识分子的日本观。本文将试着结合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知识,对诗中诠释的日本文化及中日交流作一个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诗薮》撰年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薮》的撰年问题一直为学界忽视,本文在考察胡应麟创作《诗薮》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后得出以下结论:1584年左右,胡应麟已经开始了《诗薮》的写作,《诗薮》文本最终完成于1589年,《诗薮》最初版本的刊刻完成于1590年。  相似文献   

11.
苏舜钦是北宋著名诗人,但其生平事迹后人却知之不详,关于其山阳守制的具体时间,权威专著《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所附年谱定在庆历二年春至庆历三年冬,但据苏氏兄弟庆历二年春天所作的《淮上喜雨联句》诗可知,是时他们还在自吴越奔丧还京的淮水之上;另据苏舜钦的《东京宝相禅院记》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可证庆历二年四月和是年年底,苏舜钦都在京城;又据欧阳修庆历三年作的《答苏子美离京见寄》和苏到山阳后作的《涟水军新闸记》以及北宋汴河通航制度,可知苏舜钦南下山阳在庆历三年春。其终丧还京的时间,可据汴渠十月闭口的制度和苏的《九日汴中》诗等,可确定在庆历三年秋九月。  相似文献   

12.
东坡词初论     
北宋中叶以前的词受晚唐五代词风的影响,虽然亦有清俊之作,却仍以绮婉细丽为宗。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弄笔的士大夫对词的看法与诗不同。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主盟文坛,崇古尊韩,极力反对骈丽轻浮的文风。他主张诗文创作应该反映现实生活,如他在《赠杜默》诗里所述:“饥荒与愁苦,道路日以盈;子盍引其吭,发声通下情。”但是对于词,欧阳修却有另外的看法,他在《西湖念语》序言中说到:“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因翻旧曲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技,聊佐清欢。”可见他倚声填词,是为了流连山水,娱宾遣兴。欧阳修的词虽然不乏情致清秀浑成之作,但囿于诗庄词媚的看法,他的词仍大多是写儿女之情。这说明欧阳修也还不能把诗文革新的精神扩展到词的领域。宋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所谓:“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榭竞赌新声”(《能改斋漫录》),《宋史·乐志》也说:“民间作新声者甚众”。受民  相似文献   

13.
《读蟠桃诗寄子美》一诗的作者应为欧阳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和《四部备要》本《欧阳文忠集》的《居士集》卷二,均有《读蟠桃诗寄子美》一涛,此诗作者为欧阳修似属无疑;然而,《四部丛刊》和《四部备要》中的《宛陵先生文集》卷二十四又均将此诗收为梅尧臣诗(文字与欧集略有出入),且题为《读蟠桃诗寄子美、永叔》,这就出现了此诗作者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学史有力地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作家自身命运的不幸往往是某种创作飞跃的潜在原因,而作家自身的幸运却常常会葬送他的创作.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太史公自序》)杜甫说:“文章憎命达”.(《天未怀李白》)韩愈说“(文章)恒发于羁旅草野”.(《荆潭唱和诗序》)欧阳修认为诗“愈穷则愈工”.(《梅圣俞诗集序》)刘克庄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诗非达官显人所能为”.(《跋章仲山诗》)安史之乱中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维的诗歌创作实践就是力证.  相似文献   

15.
《诗经·豳风·东山》一诗,古今解者甚多,意见也多有分歧。对这个自来解说不一的名篇,究竟应当怎样理解,现在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这里试谈一谈我的理解。 在未对诗篇作具体解说之前,先来说说与理解诗篇有重要关系的关于诗篇写作的时代、所写事件和其作者是谁的问题。卫宏《诗序》对此都作了说明:“《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卫序认为诗篇写作的时代是周公东征的时代,其所写的事件是周公东征的反映,这个说法是可信的。第一,诗的首旬“我徂  相似文献   

16.
考证南朝名将任忠籍贯为合肥,而非阜阳;唐朝诗人刘太真是今江苏溧水人,而非南京或宣城人;南唐宰相冯延己祖籍彭城,居歙县;南唐御制春雪诗写作年代为保大七年,而非五年。  相似文献   

17.
庆历六年,欧阳修在滁州创作的《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极力铺陈渲染山水之乐、宴宾之乐、丰收之乐、民俗之乐等各种乐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在他同时期的诗中,多写其遭贬后的苦闷与烦恼,而讳言其"乐"。事实上,欧阳修贬谪滁州,背负着"朋党"与"德薄"的双重恶名,隐藏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心灵创伤。这两篇宣扬"与民同乐"的游记,既表达他醉酒后的狂放与洒脱,更反映其强自振作、强颜欢笑的贬谪心态,堪称"太守之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与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两家 ,不仅文学成就显赫 ,在经学研究方面也有很深造诣。他们生活年代前后相继 ,所处的北宋文化社会背景基本相同 ,而他们的《诗经》研究却有很大差异。本文首先阐述二人《诗》学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 ,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其《诗》学研究的差异 ,最后阐述其《诗》论的共同倾向及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9.
庆历六年,欧阳修在滁州创作的《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极力铺陈渲染山水之乐、宴宾之乐、丰收之乐、民俗之乐等各种乐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在他同时期的诗中,多写其遭贬后的苦闷与烦恼,而讳言其"乐"。事实上,欧阳修贬谪滁州,背负着"朋党"与"德薄"的双重恶名,隐藏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与心灵创伤。这两篇宣扬"与民同乐"的游记,既表达他醉酒后的狂放与洒脱,更反映其强自振作、强颜欢笑的贬谪心态,堪称"太守之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优秀的散文作家杨朔在《海市》小序中写道:“我素来善欢读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还记得我是孩子的时候,有一个深秋的夜晚,天上有月亮,隔着窗户,听人用高朗的音调读着《秋声赋》,仿佛自己也走进诗的境界。”这是一九五九年深秋时节写下的,他以为“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诗一样的散文作品。《秋声赋》里描写秋声秋色,充满着凛冽萧杀气息,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