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沈约诗文用韵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沈约诗文用韵,旨在得出其用韵概况,以期了解其用韵分部与《广韵》分部之关系。通过圈联、归纳韵脚,沈音共得四十六部。阴声韵十七部、阳声韵十四部、入声韵十五部。把沈音韵部与《广韵》韵目相比较,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区别有四点,如《广韵》开合口分为两韵的,沈音同为一部;《广韵》中重韵,沈音中未见。四声分用。  相似文献   

2.
江有诰《诗经韵读》与王力《诗经韵读》用韵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统计法,全面统计了江有诰《诗经韵读》与王力《诗经韵读》的用韵,发现两部《诗经韵读》用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韵脚字入韵字理解不同;非韵脚字是否入韵处理不同;韵脚与非韵脚是否押韵理解不一。通过比较发现,王力先生《诗经韵读》对江有诰《诗经韵读》有匡补之功,他订正了江氏的诸多纰缪,可谓“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此外,江氏于个别篇章的用韵的分析是正确的,而王先生的分析尚有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3.
《老子》用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用韵研究喻遂生一、引言《老子》是《诗》《骚》之外考证先秦古韵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老子》用韵不同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于散文中夹用韵语,而是句式大体整齐,用韵频繁,被学者誉为“古之哲学诗”;若不知其用韵,即被认为“不但不达五千言铿锵之妙...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固原“花儿”的押韵得出:固原“花儿”有十个韵部及儿化韵;有句句押韵、偶句韵、交韵、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共六种押韵类型;有押韵较宽、异调相押、虚词入韵等押韵特点。探讨固原“花儿”押韵的情况,对研究《诗经》押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代学者顾炎武对《诗经》韵例的探讨集中反映在他的《音学五书》之《诗本音》中。而《诗经》中虚字是否入韵的问题正属于《诗经》韵例的研究范畴。在《诗本音》中,顾炎武一方面认为虚字不入韵,另一方面又认为虚字可以入韵。从现代音韵学的角度来看,顾氏的观点有得有失,值得后世学者加以深究。  相似文献   

6.
郭店竹简和马王堆帛书《老子》,用韵完全相同,同为一人所作。把简、帛《老子》说成是老子、太史儋所作,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相似文献   

7.
邈真赞是唐五代时期敦煌当地文人写给当地人看的有韵之文,所以,它的用韵现象必然是当地当时实际语音的反映.联系邈真赞的韵脚字,我们可以获得唐五代西北方音的极有价值的资料.《广韵》有七十三个韵的字出现于赞文的韵脚,这些韵脚字可以分为十五部,即阴声韵六部、阳声韵六部、入声韵三部.与《广韵》相比,邈真赞的韵部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韵部已经合并,有的韵部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8.
曾巩律诗用韵考之于《广韵》,其四声同用独用例有独特之处:用韵广而严,但又不囿于成规。东冬同用,初露韵部合并的端倪;文魂、真臻魂,支灰、鱼支等各自通用,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语音的某些特点。这些都为研究当时语音演变规律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藏一部《五音通韵》,为抄本,是日本国藏韵图韵书配合本、台湾省藏韵图抄本之外《五音通韵》等韵图的第三种存世文本。惜乎其收藏者信息及传抄时间不能确定。以新见吉藏本为工作底本,主要校勘以日藏本、参之以台藏本,从凡例内容、韵图格式、韵图列字等方面比较三种韵图之异同,可以探测三者之间的传播、流布关系。?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陆机集》的用韵情况和以“阳夏四谢”为代表的魏晋语音的用韵情况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在韵部出现了分化合流的情况。可见《陆机集》的用韵具有从汉代到魏晋语音衍变的中间过渡音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诗歌用韵常常受当时当地实际语音的影响而出现不符合韵书的情况。诗人韦庄、韩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北方语音的面貌 ,不仅出现了大量的出韵、借韵如典型的“东钟”合流、“支脂之微”通押、“寒桓元”通押等情况 ,还出现了一些上声与去声相押的特例。在对其实际用韵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 ,可归纳出韦庄、韩诗歌的舒声韵 18部 ,入声韵 8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共分为四小节,第一小节对钱钟书先生《管锥编》中疏释《老子》七章, 以“老子操持权术”为结论,提出商榷意见。第二小节对传统观念以《老子》三十六章为阴谋权术观点,提出反驳意见。第三小节对韩非通过增字和改字篡改《老子》原文,将《老子》理论改造成君王御臣之术的做法,进行了清理和批判。第四小节通过对老子“三宝”观念的疏释,结合王弼的注,论述老子理论中醇厚的道德内涵。  相似文献   

13.
政治童谣在历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春秋始,逐渐增加,到魏晋南北朝隋唐达到高峰,而从宋明之后,则缓缓减少.这是因受下列因素的影响:童谣和变、乱有最密切关系,矛盾尖锐、大变将起的时候,总是童谣活跃的黄金季节,表明童谣有为人们指引未来政治方向的作用;时代越长,童谣越多,反之则少,是因为时代长,变化就多,因应这种变化的童谣就多,反之则少;童谣的多少,还和不同史书作者对其态度有关,重视者多,忽略者少,唐宋之前多而之后少,即在理学的胜利,导致神秘主义影响下的童谣数量的下降.但是只要存在政治变化,人们又关注这变化,作为特别政治谋略,预言未来政局的童谣就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4.
新诗有用韵和不用韵之分,旧诗大都用韵,其中律诗绝句偶句只押平声韵;韵书也有新旧之别。《九道辙》是据现代普通话语音编著的改革新韵书。普通话虽无入声,而按音值,平(阴平、阳平)、仄(上声、去声)分明,作律绝依然适用。据调查,旧读入声常用字1313个,派入上声、去声的704个,入声字仍为仄声,派入平声的615个入声字(阴平159、阳平456)仅占《九道辙》全部常用韵字的12.5%,并且该韵书为每个旧读入声字右上角都嵌有小六号‘入’字以便识别。从总体看,在7696个常用韵字中,平声3909个,仄声3787个,平仄交替基本相当。而从押韵看,615个入声字派入平声,扩大了平声字群,也就扩大了押韵的领域范围,为今人写律诗绝句提供了方便。《九道辙》对写新旧诗、格律体都是一部新颖而实用的韵书。  相似文献   

15.
《淮南子》融合老庄的思想及其后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家思想体系中,老庄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但在先秦时老庄各有侧重并非一家,汉初盛极一时的"黄老"也是以老子思想为主而较少有庄子的痕迹,战国秦汉时期,不同的思想祈向使得老子的显赫与庄子的落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刘安的《淮南子》一书不仅把老庄同时当作其思想内容的重要来源,还将两者相联并称,老庄互阐,其融合老、庄的思路为两者合而成为率真自然的思想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从而开启老庄思想在汉代的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16.
庄子“真人”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大宗师》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通过《庄子》全书的比读,可知真人是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材料来源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一直被认为是出于科举考试规范用韵的需要。但史料比勘与初唐诗文用韵的统计分析表明:许敬宗对《切韵》的改革,并非为科举制定官韵,而是为宫廷诗歌创作提供用韵依据;其时间也可上推至唐太宗贞观年间,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高宗、武后时期。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美学史上,人多老、庄并称。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老子并未凸显出自身的意义,反倒是隐而不显;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老子道论进行重新阐释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老庄思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但在先秦时期,《庄子》和《荀子》都未将老庄目为一家,汉初盛极一时的"黄老"也是以老子思想为主而较少庄子的痕迹,战国秦汉时期,不同的思想取向使得老子的显赫与庄子的落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刘安的《淮南子》一书不仅把老庄同时当作其思想内容的重要来源,还将两者相联并称,老庄互阐,其融合老、庄的思路为两者合而成为率真自然的思想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