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传播模式及公民新闻的发展,微博传播机制对公民新闻发展的优势在于微博传播的广泛性扩大了公民新闻的影响范围,微博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全面性,微博内容的丰富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多样性,微博传播的便捷性降低了公民新闻的发布成本。但是,弊端也同样存在,如微博的传播中充斥虚假信息、内容娱乐性强、滋生网络暴力、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损、缺乏"把关人"等。微博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合作互动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传播模式及公民新闻的发展,微博传播机制对公民新闻发展的优势在于微博传播的广泛性扩大了公民新闻的影响范围,微博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全面性,微博内容的丰富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多样性,微博传播的便捷性降低了公民新闻的发布成本。但是,弊端也同样存在,如微博的传播中充斥虚假信息、内容娱乐性强、滋生网络暴力、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损、缺乏"把关人"等。微博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合作互动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对中国公民微博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18~24岁的青年是影响中国公民微博有序参与的主要群体.运用系统分析、内容分析与情景分析等方法分析得出当前中国公民微博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困境,社会阶层的多元异质特性带来了微博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数字鸿沟的客观现实导致了微博政治参与的非理性行为,微博谣言不断则敲响了公民微博政治参与有序化困境的警钟.通过政策视角与公民教育视角提出,公民微博政治有序化参与的对策建议为前者是要通过法制建设规范引导参与行为,后者是要通过理性公民教育提升参与效能.  相似文献   

4.
匡扶和指导公民文化,使其向"参与型文化"转变,是公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支撑。唯有如此,才能坚固公民文化的意识内核,使公民文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实现质的提升,微博问政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形式。作为公民文化和公民权利的扩展和延伸,微博问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5.
微博的出现,很有可能导致农民群体与中国社会其他阶层之间的"信息沟"加大。不断加大的"信息沟"也将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微博公民新闻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对关中农村地区微博新闻使用情况的问卷调研入手,可以寻找制约农民微博公民新闻发展的深层原因,并可从政策倾斜、社会关注、企业扶持、传统媒体引导以及农民媒介素养等五个方面来探索如何提高农民微博等公民新闻媒体的参与度和利用率,以此减小或逐渐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沟",从而促进新农村信息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微博因为短小的篇幅和低门槛的实时信息发布,微博让普通受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张扬”,极大地解放了公民的话语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个人表达方式。微博赋予公民更多的话语权,拓展了公民话语空间。分析微博与公民话语权之间的关系,探讨微博带来公民话语权的回归,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微博一出现,就以它的公开性、互动性、开放性、平民性和整合性为公民社会的公民意识、公共空间、公共话语权三要素提供了发展空间,成为构建公民社会的平台。文章所列举的三大网络热点事件,均表现出公民在微博上强大的话语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建议权。李天一事件中,微博成为网民理性与非理性表达的博弈平台;老人摔倒事件中,微博成为公民表达话语权,以及政府促进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平台;小悦悦事件中,微博成为公民反思社会道德和自身良知,推进社会进步的平台。公民社会构建的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扩大公民交往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高效的媒介,成为沟通公民与政府的载体之一.公民参与微薄问政具有主体的多样性、表达的便捷性和互动的开放性等特点.微博问政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约束力低、受众面小、信息碎片化、舆情监控难度大等困境,阻碍了公民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为了完善公民参与微博问政,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9.
微博具有快速、广域、全互动的传播特点,掀起了全民新闻的热潮,以其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为公民、社会、国家的发展建立了新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对于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有一定作用;但微博也会产生非事实的谣言传播,影响公民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微博时代,公民诚信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课题。在微博等网络媒介的影响下,我国公民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人群结构、内容、形式、公众影响力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加强道德诚信自律建设、与时俱进地占领诚信教育网络阵地、通过法制建设加强公民诚信教育、构建多方合作的网络信息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和社交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以它的"微动力"改变着你我和我们的这个世界,本文从微博的出现重新分配了公民话语权、微博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补充、微博丰富了网络写作和生活写作、微博的"病毒式"传播和"草根性"力量为商业营销提供机会、微博提高社会监督的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等几个方面简要谈论一下微博对我们生活的正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后,微博反腐功绩卓著,一批官员相继落马,彰显微博反腐巨大正能量,但是微博反腐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为了最大可能地凸显微博反腐正能量,抑制其负能量,应至少从政务微博与草根名博的结合、网上与网下的结合、"防腐"和"惩治"的结合三个方面入手,以期微博反腐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In语·声音     
微博控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随着微博的火爆,越来越多人见面就聊起微博,但由于"迷恋"微博,网友中出现一大批"微博控",他们没日没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甚至放弃睡眠时间。上班上微博,下班也上微博;吃饭玩微博,连上厕所都玩微博,一天到晚时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媒体,近两年微博的发展可谓"神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从去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已经超过2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这一数字表明了"微博时代"的来临。的确,如今,我们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首先想到或使用的信息交流工具,就是"微博"。我们转载新闻用"微博";评论世相用"微博";披露事实真相用"微博";揭露腐败用"微博";传递亲情用"微博";晒晒自己的小幸福用"微博"。  相似文献   

15.
在微博中进行公共议题的讨论是民众观点表达的有效渠道,促进社会民主、公平、公正,体现微博作为公共平台的特质。然而,通过对热门微博的实证研究发现,微博对公共议题的讨论呈现出"分散"和"短暂"的特点:网民的注意力既被各种议题不等量地切割,又总是"喜新厌旧"且"浅尝辄止"。此外,微博对公共议题的关注集中于公权力监督等领域,具有"报忧不报喜"的倾向;同时,旁观者对公共议题的关注,放大了微博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6.
热门微博的发布者大多是精英用户,但有一些例子表明:草根用户的某些微博也可能得到大量转发和评论,使草根用户获得暂时的"成名的想象"。本文采集热门微博中由草根用户发布的微博样本,对其主要议题、感情色彩、公共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草根用户掌握公共话语权仍是一种假象;草根用户通过某条微博获得的"名声"只是暂时的,且其"成名"方式大多是通过私人化和娱乐化的微博话语。  相似文献   

17.
媒体人微博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它与媒体人所供职的单位没有隶属关系,但由于两者在品牌、信息资源等方面有一定关联,媒体对其员工微博的规制有一定合理性。在微博世界中,媒体人微博可以起到滤清器和引导者功能,它构建了一种"内源"的、"软性"的过滤和引导机制,是规范微博时不可忽视的力量。媒体人微博有较强的公共性,它开辟了"公共话语空间",富有"公共领域"气质,应当在公共生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博的流行,当代大学生逐渐对高校微博产生极大的兴趣,高校微博已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新阵地和主阵地。与其他微博相比,高校微博具有使用时间零星化、群体互动性较强、内容原创性高、兴趣点较集中的特点。高校微博是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的"导火索"、不良情绪发泄的新渠道、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要利用高校微博,提高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可着力于提高对微博的重视力度,及时回应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充分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作用,积极组建特色微博团队等。  相似文献   

19.
围观产生力量,这恐怕是微博力量最具中国特色的解释之一。在中国,微博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传播方式,在微博领域里,官方微博用户、普通微博用户和以新闻从业者为代表的媒体微博用户构成了"泛新闻工作者"阵营,他们的微博实践,影响并改变着新闻生产环节。具体来说,新闻源的全民化,新闻制作过程的社会性,新闻发布方式的多样性,跨越组织化,实现全民性、社会化,正是微博语境下新闻生产的新表征。尽管微博力量变革着传统的新闻生产,但是它依旧没能改变社会对于"新闻"的定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0年微博年度报告,微博对当下网络舆论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网民爆料首选方式。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各地政府纷纷开通政务微博,与网民沟通引导网络舆论。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新浪微博2011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微博进行研究,尝试通过"两会"微博管窥中国政务微博的主要传播特征、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政务微博的未来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