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国拥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近年来,中国重视开展文化传播,注重发展模式的国际交流,积极开展负责任的大国外交。软实力资源的成功运用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威望。但总体而言,中国软实力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软实力建设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需要建立综合、连贯的外交哲学和大战略,高度重视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为软实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发展模式”为后发国家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现代化新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吸引力大幅提升,对外文化与教育交流活动频繁,中华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经济外交、多边外交取得显著成就,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基本方略在于:中国发展模式的国际吸引力;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的凝聚力、辐射力;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注重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合作;广泛发展对外友好关系,推行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国际谈判与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国际争端,构建世界发展愿景;积极塑造和平、友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3.
论构建中国软实力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软实力已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正在和平发展并倡议构建和谐世界的中国来说,增强软实力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发展软实力,中国应该在国内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外制定并实施一套成熟而系统的外交战略,包括重视文化外交,加强对外文化传播;坚持和平外交;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履行大国责任;发展和谐外交,构建和谐世界;等等。  相似文献   

4.
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利益。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反过来影响国家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决定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大国形象不是自然生成,而是被塑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非洲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保持良好关系,这主要得益于中国长期不懈地在非洲的软实力方面的建设,包括无偿经济援助、平等友好的外交政策、中国文化和经济建设经验的吸引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合作的范围更加广泛,政治上互信增强,中非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也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洲国家的语言现状并结合国家汉语战略,新时期对非语言战略应以增进中非民众的深层认知和交往,促进汉语成为非洲人民广泛学习使用的语言之一,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进一步巩固中非关系为目标。其主要任务是:增进中非民众的语言文化接触和认知,促进中国文化在非洲的接受与扎根,与非洲人民共建和谐语言社会。在未来的对非语言工作中,应通过加强汉语和中国文化在非洲的传播,增强非洲语言人才培养等措施来推动对非语言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陈曦 《国际公关》2022,(1):30-31
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迈进全新历史阶段以来,国家形象就被视为最为核心的软实力和影响最深刻广泛的国际竞争力要素。体育因其体现着全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长期以来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作为高端信息密集型的国际交往平台,成为了各国高度重视的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的国际性窗口。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非贸易和投资不断增长,人员往来的频密和扩大,西方国家出于"酸葡萄"心理,对中非关系中的负面个案进行较大规模的炒作,对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建设构成主要的舆情挑战。本文从国际关系理论的情感与认知角度,从中非之间象牙走私的负面个案来分析中国在非负面形象"标签化"以及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开始步入世界性大国的行列。与古代的世界性大国不同的是,"软实力"成为当前大国国家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而"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国家形象。针对中国大国形象塑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具备大国国民气质将是中国大国形象塑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大国国民气质的养成关键在于一些国际主流价值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根据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与传统国际关系中的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具有不同的特性。从文化吸引力、发展模式与和平外交政策三个维度看,中国拥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将软实力资源发展成为真正的软实力需特别注重:以“和谐世界”理念为核心创建中国特色的普世价值观;以“内形象”与“外形象”的统一塑造维护国际形象;在对外政策方面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外交。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外交的“战略板块”之一,阿拉伯世界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这与中国经济总量上升趋势的“硬实力”相一致。但一直以来,特别是阿拉伯世界发生动荡的近三年来,部分阿拉伯国家和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中国相关的外交政策等,还多有龃龉,从而表现出中国整体实力上升时“软实力”的差距。中国亟需加大对阿公共外交的力度以缩小这种差距,尽管中国在此方面已做出了较大努力和较多实践.但其效果同预设目标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尚有很大差距。今后中国对阿公共外交在机制建设、实务办理和技术提升等不同层面都有完善和改进的空间,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国大力推进对非软权力外交。目前,中国对非软权力外交已成体系:在制度层面上,中非合作论坛是对非软权力外交的制度表现与保障;在此基础上,对非经济、社会软权力外交与对非文化软权力外交在具体领域中推进中非关系,组成对非软权力外交的操作层面。中国对非软权力外交已取得一系列成果,但还要在克服现有问题的情况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50-70年代中国对非洲国家外交政策的特点相比,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在保持友好合作和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变化。邓小平在中非外交政策调整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思想有: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继续援助非洲国家;淡化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的意识形态倾向;经济上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交流发展经验;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从实际效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中非关系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不仅继承了毛泽东时期重视非洲国家在世界政治权力斗争中的作用,而且加大了经济外交的内涵,加强了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的经济基础。鉴于非洲国家在当今世界和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研究邓小平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思想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关系:睦邻外交的范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 ,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决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 ,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引起世人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睦邻外交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盟在中国周边外交议程中的地位日益突显。随之而来的一连串的大手笔是中国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外交思想的重大举措 ,也是中国要做一个积极负责任大国的具体表现。中国东盟睦邻外交的实施背景是什么、具体内容有哪些方面及其隐含的意义如何 ,无疑是认识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拟就此做一粗浅分析 ,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网络外交:美国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网络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外交形式,它改变了人们对主权、权力的传统认识,给国际关系带来了复合性的影响。网络外交已发展成为美国施展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美国政府极力谋求通过网络外交去影响和引导外国公众,欲在提升其外交软实力的同时实现其外交硬目标,旨在展现其"巧实力"进而增进美国的国家利益。然而,如果美国政府不认真反思并彻底摈弃其霸权主义思维与单边主义行径,网络外交也势将难以发挥其能动的公共外交效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讨西方国家女性外交人员的发展过程及主要问题,可以看到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等西方大国,在其外交实践过程中陆续出现女性外交人员。战争、大国崛起、妇女运动、政党政治,都对女性外交人员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婚姻、海外工作的艰苦、对女性的传统歧视,仍是主要制约因素。最近10年来,随着全球化发展和外交活动的进一步活跃,性别平等政策的推进,西方国家进一步重视女性外交人员的培养和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积极措施,这些措施对于我国女性外交人员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以及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认识的转变,中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为非洲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参与非洲维和不但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非洲国家的稳定,而且对中国有着重大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非间长期友好关系是否产生贸易促进效应是双方外交关系可持续性及各自应对外部冲击能力的重要支撑,基于中非间较同质化的外交关系资产背景,通过引入弱惩罚和强惩罚机制的关系持续期和以外交关系等级衡量的投资强度变量来测度关系资产,以克服外交活动与贸易间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纳入冲突力对中非间关系的影响,并利用2001~2017年非洲40国贸易数据构建面板校正误差模型,考察中非国家间关系资产对双边贸易及细分初级产品和制成品贸易是否存在促进效应。研究表明,关系资产对中非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两个相反的关系资产对贸易影响机制,即关系持续期作为非纯公共产品的贸易促进作用和对较大经济规模国家的贸易摊薄效应;中国经济增长对中非双向出口贸易有较强带动作用,对非洲国家关税减免政策具有互惠特征,对中非双边贸易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不同细分品类具有差异化影响;中国和非洲国家应合力提升关系投资强度,以进一步发挥惯性力和国家间关系的贸易提升力作用,以贸易促进支撑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