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全球史视野下,丝路交往是全球交往的典型样态。在中非丝路交往中,移民及其财富追求与城邦崛起是中非丝路交往发生的基础。朝贡、贸易和游历成为中非丝路交往的主要方式。流动的中国器物以特有的“物的表达”和“匠的精神”传递给非洲民众造物理念、审美思想和人文精神。非洲民众对中国器物及其技艺的接受不仅激活了他们艺术创造的冲动与智慧,还创生了新的艺术式样和文明生态。从传播至非洲的中国器物身上,不仅能映射出非洲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及其艺术思想,还能映射出非洲民众对中国文明的接纳与转换,显示出古代中非文明互鉴的历史经验与交往逻辑。澄明此论,对当代全球国家治理以及处理国际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言文化与西方语言文化广泛接触,大大地促进了中西方人员的交流,也产生了中西文化交流传播中别具特色的特殊人群即"香蕉人""芒果人"和"鸡蛋人",它们成为文化传播领域新名词,并为当代新闻媒体、教育界、文化传播工作者使用。三名词的产生反映了汉语记录国际社会人员交流的现实,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状况,这些形象化又符合认知规律的比喻词反映了对中西语言文化紧密接触背景下的特殊群体的范畴化、类型化。随着汉语文化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国际传播推广的加速发展,鸡蛋人会越来越多,香蕉人中的大部分会演变成传播汉语文化的芒果人或龙的传人,他们对汉语国际化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技对语言演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了某些语言如英语的强势发展与传播,加快了某些地方语言的弱化甚至消亡。中国需要合理利用科技的积极作用提升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及世界影响力,使得汉语和中国文化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4.
汉语国际传播充分体现了国家软硬实力,涉及国家的最高战略。中国在加快发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同时,更要大力促进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健康持续发展。汉语国际传播历史演变反映了国运的兴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汉语历时和共时传播模式、形态、内在机制,以及宗教文化对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影响,对今后汉语国际传播健康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国家软硬实力,促进中国和平崛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言距离是影响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中应依据语言距离实施分层传播策略。笔者以WALS语料库中192个语言特征为指标,具体计算51个样本国的语言距离,并以此为依据将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目标国划分为四个层次,其中对语言距离相对较小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国家,实施重点传播,建立相对更为复杂的文化传播体系;而对于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国家,提高其与中国文化传播的意愿,增强其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动力,减少因语言距离所带来的高额传播成本和交流风险;同时逐步在上述四个层次国家中依次开展具针对性的文化交流、实施汉语等级考试,以及建构新型对外传播平台等分层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以中非农产品贸易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总量、贸易商品结构以及贸易市场结构。通过对中非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农产品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指数分析,探究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而测算2018年中国与24个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实证显示:从整体来看,中非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均相对较弱,中非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仍有待优化和调整。中国和非洲各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中非合作论坛等均对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中非农产品贸易呈现潜力巨大型、潜力开拓型和潜力再造型,且潜力巨大型国家比例更高,中非农产品贸易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开拓。最后,提出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政策和文化沟通,加快中国与非洲各国互联互通建设,提升非洲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中非农业合作方式升级和内容多元化以及有侧重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等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非洲大陆地域广阔,国家众多,资源丰富,文化独特。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非洲在我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中非关系已成为撬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支点。当前是中国大学的结构调整和角色转换期,也是中国大学的一个全新发展期。在新的历史时期,“非洲研究”正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一个有广阔前景的新增学科领域。我们需要对非洲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科技以及中非关系的各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对非工作,把教育援非、非洲研究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性举措。目前浙江师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俄罗斯不同时期对外语言传播政策的内容及其制定背景,归纳出政策实施的主要途径:设立专门机构,推进语言文化传播;举办人文交流活动,开展文化外交;利用大众传媒,拓宽传播渠道.进而得出对我国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启示:依托国家发展战略,优化布局,推进对外语言传播事业;重视对外语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障语言传播事业健康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发挥语言传播机构的文化外交职能;加强分工协作,构建有效的汉语国际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潮和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形势下,非英语国家的语言传播政策都非常重视对内英语教育和对外语言传播。中德两国的语言传播政策各具特色,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语言战略利益。平衡对内英语教育和对外语言传播的利益需要综合考虑语言地位、民族文化认同和语言利益等因素。在制定语言传播政策时,要注意相关部门的协调、语言传播政策的利益平衡和语言传播全面、长远的规划。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国际化语言。非洲人是一个大而特殊的群体,他们使用的英语是标准英语的一种变体。由于非洲具有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特征,非洲英语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将非洲英语这一语言变体作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五方面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对非洲英语的认识,促进对非洲文学语言的理解,对中非贸易往来的顺利进展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接触的实质是文化的接触。随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许多非英语国家对本国通用语和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表示出不同程度的担忧。文章试图通过对我国九省和直辖市的下辖市、县、区涉及多个行业和不同社会与文化层次的人群就现阶段我国汉语与外语关系问题的认识的调查,利用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帝国主义理论、语言资源论和语言多样性等理论,透析全球性英语热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及其后果。同时指出在现阶段我国应充分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借助英语的工具作用和资源特征,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积极传播和光大汉语及中国传统文化,以实现世界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避免世界文化的进一步趋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后殖民东非文学关于写作语言、民众文学、见证文学三个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表明何为后殖民东非知识分子的作用与责任这一根本问题。对此,以尼古基为首的许多东非作家的回应是:用非洲本土语言书写普普通通、各行各业的东非民众,打造民有、民治、民享的非洲文学。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外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外交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当前,中国对非洲的软实力外交既坚持对非政策的传统原则,并在新形势下保持适度的灵活性。通过尊重非洲国家和人民,完善政治文化价值观;增强经济吸引力,提升中国模式的示范作用;积极从事多边外交,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增加对非援助,扩大文化交流与民间往来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外交工作,中国对非软实力外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未来的中国对非外交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软实力建设,增强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塑造中国作为崛起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仍是中国对非外交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操控论指出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还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因素操控。意识形态指用于规范人们行为的模式、惯例、信仰所形成的框架体系,操控译者对儿童文学源文本的选择和译者的语言特点。赞助人指促进或阻碍文学的阅读、书写或重写的因素。儿童是儿童文学的重要赞助人,要求译者从儿童读者的角度出发,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使译作符合儿童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习近平主席2013年成功访问非洲,中非关系跃升至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更加揭示出中非关系的特殊性质与前景,即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相互需要。对中国而言,非洲是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的政治基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市场;全球战略的坚实支撑。对非洲而言,中国的援助、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政治互信是非洲实现新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在非洲探索自我发展模式的历程中,中国经验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口头法与非洲传统法律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大陆由于长期存在的非文字文化的影响,习惯法的生成途径大多离不开口耳相传。“口头非洲法”(O ral A frican Law)的创制方式依创制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个体创制和群体创制两种形式,并且因口头法创制的主体不同,其程序和权威也有异。在无文字或不注重文字的口头文化背景下,口头法在表现形式上重口头程序,强调外在仪式,流传“誓言”与“神判”。口头非洲法是非洲传统社会极为重要的元素,它的存续是非洲法律文化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非洲法律文化正是因其浓郁的口头性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艾丽斯·沃克笔下的非洲充斥着因殖民侵略而面临严重生存危机的位移者形象,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洲部落的民族文化也因此而经受着巨大考验。沃克由此提出了在不利环境中保存非洲黑人文化这个美国黑人及非洲人民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关注非洲部落及其民族文化生存危机的同时,沃克探讨了位移者,包括非洲部落、非洲文化和非洲女性的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全球英语语境下汉语话语权的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话语权受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事关国家的安全。汉语的"大国小话语权"的状况令国人堪忧。文章基于语言分析的视角,从全球英语语境下分析汉语话语权缺失的原因,从学术话语、网络话语、母语教育等方面来讨论汉语话语权缺失的表现形式,以期通过诸多途径构建汉语的话语权,从而实现将中华文化传播于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50-70年代中国对非洲国家外交政策的特点相比,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在保持友好合作和政策连续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变化。邓小平在中非外交政策调整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思想有: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中国永远不称霸;继续援助非洲国家;淡化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的意识形态倾向;经济上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交流发展经验;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从实际效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中非关系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不仅继承了毛泽东时期重视非洲国家在世界政治权力斗争中的作用,而且加大了经济外交的内涵,加强了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的经济基础。鉴于非洲国家在当今世界和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研究邓小平对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思想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