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高效的媒介,成为沟通公民与政府的载体之一.公民参与微薄问政具有主体的多样性、表达的便捷性和互动的开放性等特点.微博问政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约束力低、受众面小、信息碎片化、舆情监控难度大等困境,阻碍了公民有效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为了完善公民参与微博问政,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政府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2.
微博问政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创新路径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其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困难。文章提出了应对当前微博问政困境的对策:让微博问政成为公民传统表达渠道的有效补充,加强各级政府的官方微博建设,微博问政环境下注意将负面信息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凭借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网络问政的新兴手段。微博问政逐渐成为公民政治参与和国家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微博问政构建了一个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政民互动的新平台,扩大了民众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形式主义、信息鸿沟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要加快完善微博问政的路径选择,使之成为舆论监督政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微博问政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相结合的产物,它给政府回应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带来了挑战。政府回应能否适应微博问政背景下公民参政议政的需求,进而提高公民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有效性,是研究的关键所在。结合微博问政下政府回应流程的四个环节和具体实例归纳整理出微博问政背景下我国政府回应存在的拒绝回应、回应时间滞后、回应主体互相推诿责任等问题,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从意识转变、法制建设、制度构建三个层面来创新微博问政背景下政府回应机制的路径,力求为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回应机制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微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微博问政的兴起,为公民参政议政、表达民意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构建了一个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政民互动的新平台。这个平台已经显示出行政监督的重要功能,但同时,它也存在信息传播失真、公众参与无序、缺乏必要的运行规范和法律制度约束等问题。因此,文章拟从行政监督的视角研究我国微博问政的现状,分析我国微博问政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发挥微博问政推进行政监督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匡扶和指导公民文化,使其向"参与型文化"转变,是公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要支撑。唯有如此,才能坚固公民文化的意识内核,使公民文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实现质的提升,微博问政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形式。作为公民文化和公民权利的扩展和延伸,微博问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7.
微博问政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参与形式.微博问政自诞生后迅速风靡并在实践中得到很大的发展.近两年来,微博问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微博问政研究成果的梳理表明,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微博问政的概念、特征、表现形式、产生因素、作用意义及对策等方面,为今后微博问政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今后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微博问政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创新要求运用现有的知识技术对传统社会管理进行再思考与再设计,而微博问政就是当下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形式。微博问政在社会管理中能够推动政府信息的公开化,促进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增强政府决策制定的科学性,促使公民参与的常态化。但微博问政在发展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现实约束力较低、流于形式,追随大流、网络舆情监测控制难度大、受众面狭窄等现实困境。因此,为了规范和完善创新社会管理下的微博问政要多管齐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微博问政”实践的纵深开展,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微博问政”的内涵、特点及其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推进“微博问政”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董平平  李扬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6):10-12,38
从微博问政的作用及存在的非理性表达的特点和影响出发,重点剖析了由于主体认知限制、价值观偏颇等内在原因和网络集群、社会转型和法制不完善等外在原因形成一些消极的非理性表达。通过建立政府、公民、微博经营者和主流媒体的关系模型,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中心,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复合型治理策略,对微博问政中的非理性表达进行规范,以促使政府和公民有序互动。  相似文献   

11.
“微博问政”作为社会民主政治与技术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仍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微博问政”的相关学术研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对比当前的相关学术成果,微博问政相关研究仍有较大空间,新的理论视角应该予以关注。本文主要从哲学的角度对微博问政的学术研究的理论层次加以阐释,并提出相对创新的研究视角,特别要关注微博问政背后的群体利益研究。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媒介,微博为网络问政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途径,形成了“微博问政”的互动过程。尤其是当今中国政治的发展,丰富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形式,由此带来的是对传统信息传播的颠覆。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终归是为了将政府微博打造成为让民众了解信息、了解政府的窗口。因此,需要以一种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待,通过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真正凸显民众的主体性地位,实现政府适应性的转变。推动“微博问政”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对中国公民微博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18~24岁的青年是影响中国公民微博有序参与的主要群体.运用系统分析、内容分析与情景分析等方法分析得出当前中国公民微博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困境,社会阶层的多元异质特性带来了微博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数字鸿沟的客观现实导致了微博政治参与的非理性行为,微博谣言不断则敲响了公民微博政治参与有序化困境的警钟.通过政策视角与公民教育视角提出,公民微博政治有序化参与的对策建议为前者是要通过法制建设规范引导参与行为,后者是要通过理性公民教育提升参与效能.  相似文献   

14.
微博问政是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公民对于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的一种监督方式。首先基于社会结构分析范式,运用精英理论、政策过程理论等理论工具,论述微博问政内在逻辑与具体作用;其次结合案例总结当前微博问政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了完善微博问政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自媒体迅速发展,微博反腐应运而生,为公民参与反腐败斗争开辟了新途径。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具有正效应,对廉洁政治建设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负效应,严重制约其作用的发挥。在分析微博反腐双刃剑效应的基础上,针对当下微博反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路径选择,从法律、机制、素质、技术四个层面提供解决对策,为微博反腐的趋利避害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6.
"微博问政"是当前党和人民参政及处理政务活动的问政新方式,是党和政府实践群众路线的新载体和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方式。"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把握其实质与内涵有助于实事求是地辩证看待微博问政。微博问政的科学化、规范化推进,从根本上说就是实事求是的发展、遵循规律的发展。实事求是,是微博问政的理论与实践诉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研究实事求是与微博问政的内在关系,对探索适合国情、民情和党情的微博问政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微博作为当前最新的一种交流媒介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政府的行政方式,微博问政虽有着积极意义,但也必须理性客观对待,警惕微博问政流于形式、疏于责任、微博问政中的非理性行为发生及其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为了把握好微博问政的这些理性限度,提出政府应该转变执政理念、增强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微博问政”是一种新型的网络问政方式,它扩展了政府听取民意的渠道,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微博的兴起给政府及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推动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微博问政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很可能由于信息量过多过杂,使政策制定者真假难辨、无所适从,造成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出现议而不决的现象.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微博问政”,促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加高效、合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微博问政利弊的基础上,以互联网发展的“七条底线”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探讨微博问政的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务微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已成为网络问政的平台和重要渠道。本文通过分析发展政府微博的必要性以及对政府的影响,总结出目前政府微博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促进政府微博良性发展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诸多可行建议,旨在为促进政治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更好地建设民主开放、务实进取的政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