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川农村合作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思想、经济以及政治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西方合作主义逐渐与中国农村社会结合的条件下,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合作政策的产物,也是“防区制”瓦解后,振兴衰落农村经济的现实需要,同时,“川政统一”也为川省农村合作运动提供了必要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四川农村合作运动的发展轨迹与中国其他地方大致同步,但也有其自身特点。"防区制"时代,由于缺乏中央政府力量的介入,四川合作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川政统一后,通江、南江、巴中等"剿匪区"的农村善后催生了大量的合作预备社,四川农村合作运动得以初步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四川农村合作社数量的急剧增长,农村合作运动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抗战胜利后,四川农村合作运动仍旧保持着一种惯性的发展态势直至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终结。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随着对旧的社会制度的批判,反对妇女受封建压迫的思路逐渐渗透到反缠足运动中.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双方都倡言此说.妇女缠足是受到男人、封建制度、礼教等的压迫这一说法开始风行.国共关系破裂后,这一观念在国民党的反缠足观念中逐渐淡出,而共产党则在反缠足运动中继续扛起反封建压迫的旗帜,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4.
从巴蜀地域文化角度探讨四川现代文学,发现现代四川作家具有比较明显的反叛精神,这一反叛精神促使他们冲破僵化的传统观念,在现代文化思潮中多次扮演“时代先锋”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不缠足运动(韩国)尹美英一、维新派的不缠足运动戊戌时期,资产阶级维挟平等,恢复妇女的“自有之权”必须实现妇女形体上的解放与思想上的解放。他们认为,形体上的解放,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决条件;而思想上的解放,则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关键所在。戊戌时期维新...  相似文献   

6.
缠足陋俗在中国沿袭久远,影响甚深。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缠足陋俗也发生了相应改变。这些变化肇始于来华传教士的努力,他们不仅大力进行反缠足舆论宣传,而且还将这些主张付诸于实践。虽说传教士的这些活动主观上是为其传教活动服务,有其局限性,然而客观上却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推动了近代反缠足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不缠足运动发展到清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士绅阶层利用话语权势,在宣传不缠足运动中不断完善不缠足的理论,以促进妇女的解放;官方也改变了以往的旁观态度,转而支持不缠足运动,对缠足历经由劝到劝、禁并重,再到以禁罚为主,有利地配合了民间的不缠足运动,官绅对缠足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不缠足运动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8.
论赵开总领四川财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开是一位出色的理财家,他在南宋初年金军不断大举南下的情况下,总领四川财赋长达十年之久。在不增加地税和户税的情况下,赵开通过改革茶法、盐法、酒法,大大增加了财政收入,保障了四川防区庞大的军需供给。  相似文献   

9.
四川是我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一个大省.它水旱从人,土地肥美,物产丰富,因而向有“天府之国”之称.可是在解放前,尤其是在所谓“防区制”时期,由于广种罂粟,鸦片烟毒泛滥成灾,致使全川疮痍满目,农村经济受到很大破坏.笔者认为,探讨这一课题,对于弄清民国时期四川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对于四川军阀史的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川方言中“不存在”一词的分析和探讨,文章分析了“不存在”在四川方言与在普通话使用中意义上的异同,解释了“不存在”的语用意义。进而,文章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探究“不存在”在四川方言中使用特殊的原因,揭示其语源,把握其演变规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川陕苏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通过颁布《妇女斗争纲领》等系列法令,以及组建妇女工作机构等措施,在苏区掀起规模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通过妇女运动,苏区妇女地位得到极大提高,她们参与革命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起来。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论述抗战时期四川高等教育因众多高校的内迁而得到飞速发展,扩大了各校办学规模,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繁荣了学术研究,得出了本地高校和迁入高校的共同发展对四川高等教育事业和社会文明进程具有深远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四川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战略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川物流发展既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也面临严峻现实问题。四川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必须结合四川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和现实条件合理定位。四川物流发展总的战略指导思想和目标应该是:以加快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目的,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服务质量为手段,促进物流产业持续、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进程;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和技术,整合全省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努力构建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提高四川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清季四川存古学堂在民初变体为当时川省唯一的专门性国学研究和教学机构,是蜀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过去对此研究不足。清季民初四川朝野除政治对立和抗争外,在文教事业上还有通力合作的一面。对这一过程作一考察可以从学术机构变迁的角度增进我们对近代蜀学传承和演变的认知,而从省一级的"地方"视角考察清季民初的社会、文化与学术,应可推进对那一时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清代四川土地开发与环境变迁——以水土流失问题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四川荆榛遍布,虎患甚烈。人们不得不大量减少天然植被,消除虎患,生态环境由此发生了明显变化。清中后期,四川农民加大力度垦辟丘陵、山地,这是增加耕地的重要途径,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水土流失危害较大,不仅有损本省膏腴,而且贻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清代四川农民在保持水土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其力度尚嫌不够。历史的启示是严正的:掠夺式经营方式必须禁止,可持续的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16.
抗战爆发后,出于战时防疫和空袭救护的现实需要和将四川纳入国家体制的政治战略,国民党中央政府开始着手在四川建立现代医疗卫生管理系统。然而,由于中央与地方在权力分割问题上缺乏共识,双方在四川医疗卫生系统的控制权问题上进行了紧张的政治博弈。尽管中央政府凭藉手中掌握的优势资源暂时主导了四川省的医疗卫生系统,但这个跟国民党政权同样缺乏基层支持的医疗卫生系统最终不能不随着失败的国家体制一起坍塌。  相似文献   

17.
香港与四川客家均源出于客家大本营的闽粤赣地区,是客家民系扩散外迁的产物.二者在迁出时间上大体相当(清前期),只是在流向上略有不同.客家人进入四川后,随着自身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到了清中期,开始逐渐向城市发展.自那以后的150年间,四川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到来,这些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因受到巨大的冲击,逐渐消融于城市之中.客家人进入香港后,陆续建立起自己的村庄;经过数百年的变迁,特别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市区的高速发展,这些客家村庄已逐渐融入现代化的城市之中.目前,四川客家,尤其是四川最大的客家聚居区--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区,正沿着当年香港客家演变的轨迹飞速发展,客家文化和语言正面临着丧失的危险.本文以成都近郊的沙河客家小区和香港新界客家村落作对比,考察两地客家人所迁居城市的背景、迁居后的环境适应,以及迁居后各自所发生的巨变;具体剖析川、港两地客家文化的异同,考察不同地域背景下都市化进程的差异,及其对两地客家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剧烈社会变动下都市客家文化走向的命题,对客家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发展演变的轨迹异同进行比较,以寻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保护客家文化传统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以西部12省(市)为参照系,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按三次产业就业的增长态势将四川与西部12省市加以对比,针对四川就业增长的现状、特点和总体就业水平发展的趋势,从宏观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劳务输出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提出促进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清代川黔等地天主教童贞女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守贞是天主教的重要宗教修行之一。然而 ,清代贞女在家修行及传教修行 ,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修行方式 ,其中以四川、贵州等地最具典型。本文依据珍稀的资料 ,以“我者”的角度 ,论述贞女在家修行的由来、内容及特点 ;分析修行方式的变化与缘由 ,以及对于传教活动产生的部分后果 ;进而从当时教外人的视角认识贞女的修行行为 ,揭示清末四川等地社会持续爆发教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一般配看来,在四川,“打乡谈”专指客家话,其实“打乡谈”是指四川移民讲各自原籍的方言土语。四川移民社会存在各种乡谈土语,融合了我国所有的方言类型。目前在四川除了四川官话外,仍存在客家语、湘语、闽南语等方言。“打乡谈”是移民社会初期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移民“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文化心理,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