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履祥是明末清初优秀的农学家之一。从他的视野看来,江南部分农民在农具置备、水利建设、林果生产、桑蚕经营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灾害防治经验。他们以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为乡土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
杨慎的《升庵诗话》是明代以前最长的诗话,其内容博大精深。它看似没有理论体系,实际却蕴含着很强的理论性。本文对《诗话》及其为诸多选本所写的序言进行梳理,探讨杨慎的诗歌体式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前人的观点 ,将传统词学与文化人类学、音乐学等相结合 ,从词曲配合方式、词所倚乐曲系统及格律等角度来考察词的起源 ,认为梁陈新曲 ,如萧衍等人的《江南弄》、《长相思》等已是倚“燕乐”填制的长短句 ,是典型的南曲系统的文人词 ,与北曲系统的敦煌曲子词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晚清四川鸦片生产及其动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引种罂粟,可能始于唐代。清道光以前,该省有24厅州县出产此物。晚清时期,四川成为全国最大的鸦片生产省,绝大多数地区皆种有罂粟,而川东一带特盛。清末,全省约有350多万亩土地被罂粟所侵,年均鸦片约12万两。究其动恩,是因为:四川具备种植罂粟的适宜自然条件和固有基础;中国政府受到西方殖民者的控制,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或禁而不力;加以长江航道改善,高额利润诱惑。于是很多农民趁机习得罂粟种植、鸦片加工技术,从事毒品生产活动。当今开放时代,欲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固亦须远离毒品之害。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受鸦片暴利的驱使,四川省广种鸦片,川土的销售和消费都很旺盛,烟土税也成为全省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但旺盛的鸦片生产和贸易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引起了乡村地区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动,使经济与社会发展更趋畸形,因而四川也成为了禁烟的重点省份.经过几届政府官吏的努力,四川省的鸦片在清朝覆灭前几乎禁绝,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正义,但也使当时一些农民的生计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前后,一些学者致力于实政之学,并针对社会积弊提出改革方案,构成经世思潮一个引人注目的侧面。[1]108在当时的经世学者群体中,包世臣(1775—1855)是上承顾炎武,下开龚自珍、魏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的农学杰作《补农书》显示,农业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具体而深刻的联系。农民从事农业活动,要适应和利用天时,并依据一定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界形成有效的物能循环。他们修浚沟渠,修筑圩岸,进行水利建设;或实施水改旱的策略,优化、利用自然环境,为农业创造条件。但有时候,农民不可避免地遭遇自然灾害,承担农业损失。农民的本质力量既得之于自然的恩惠,也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明末沈氏《农书》乃优秀之作。据该书反映,湖州农民重视水稻生产,积累了灾害防治的丰富技术经验,包括选用良种,冬天藏种,及时垦翻坂田,培育壮秧,深耕稻田,及早清除草害,因时、因地插秧,精心中耕管理,把握烤田要领,合理施肥,保证后期需水,建设圩区水利,灾后补种,分期收割等。如此系统的乡土经验,对稻区社会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沈氏与张履祥所著的《补农书》系反映浙北农业成就的杰作。以该书为中心的考察表明,农具在日常农事活动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种植业的整地、灌溉、运肥、施肥、作物保护等农具,以及饮食加工、林业、畜牧业、蚕桑业、家庭纺织业等方面的农具,皆得到熟练的利用,并显示出较高的效能。然而,农具的具体作用不应夸大。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的农学杰作《补农书》表明,农业蕴涵着丰富的伦理学资源。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农业具有最为基础的价值。它是长远之计,有助于磨练人们的意志,敦风厚俗。特别是稻、麦、桑、蚕之类生产活动,具体展现出广大农民的勤劳品格。而谋划家计,生产自救;乱世卜居,安全第一;缓解游民问题,巩固民生根本;耕读两相兼顾,物质精神结合;蔬果祭祀先祖,以求世代相继,这些生存伦理,也表现出较为广泛的人民性。人们应当批判地继承该书的伦理思想财富,以利于现代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