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在美国,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发明的主题可专利性问题一直备受争议。2014年6月1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Alice Corp.Pty.Ltd.v.CLS Bank Int’l判决中,明确指出应当适用"Mayo二步分析法"判断涉及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和抽象概念的发明的可专利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判决一项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商业方法及相关计算机系统和存储媒介不具有可专利性。Mayo二步分析法为主题可专利性判断提供了一定的指引,但同时也遗留了很多问题。首先,Mayo二步分析法中"抽象概念"和"发明性概念"的范围不明确;其次,该二步分析法有将主题可专利性判断复杂化的倾向。对于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发明来讲,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可专利性审查标准、专利申请的撰写方式以及专利侵权诉讼的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Alice判决对我国也有重要启示:对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的可专利性判断坚持"技术性"标准相对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的专利保护问题上我国需要保持专利政策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60年代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为妇女争取堕胎权利运动奠定了政治基础。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罗诉韦德案中作出判决,妇女拥有决定是否生育的宪法权利,堕胎是妇女的隐私权。这标志着美国妇女争取堕胎权利的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罗诉韦德案后,主张维护妇女堕胎"选择权"的自由派与保护未出生胎儿"生命权"的保守派之间的较量更为激烈;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持赞成或反对堕胎的立场,使妇女争取堕胎权利的斗争变得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3.
美国平权措施的宪法争议--析联邦最高法院的两项判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美国平权措施,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受到白人挑战,白人提出这是对白人的不平等,违反了宪法的平等权.这一宪法争议特别反映在大学入学政策上.近期,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此作了两项判决:一是"格鲁特对伯林杰"案(Grutter v. Bollinger),针对密歇根大学法学院的入学政策;一是"格拉斯对伯林杰"案(Gratz v. Bollinger),针对密歇根大学部的入学政策.平权措施主要宪法依据是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最高法院在适用此项宪法原则时有重要例外,一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出发;一是为弥补历史上的歧视后果.最高法院又宣布,凡使用种族作区分标准的法律,必须运用"严格的透视"和"紧迫的利益".据此,上述两项新判决,都有利于"种族多元化"和平权措施.这是美国当前对平权措施宪法争议的最新认定.  相似文献   

4.
司法审查与司法独立--美国司法审查制对司法独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司法审查制的国家。美国司法审查制是在继承英国普通法的司法传统和探索实行分权制衡政体的实践中形成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是该制确立的标志。美国司法审查制使西方司法独立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同时也在实践中为西方各国司法制度乃至宪政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推动美国政治异议和言论出版自由保护进程中,最高法院在解释和适用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出版自由条款时,始终未能摆脱普通法反煽动思维的影响.直至1969年,作为政治言论自由领域的一个标志性案件"布兰登伯格案"判决方宣告了美国社会政治压制传统的终结,从而为当代美国政治言论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该案判决所确立的"迫在眉睫的非法行动"标准决不会是美国政治异议和言论出版自由保护的圆满终结,但它将以其所代表的高度宽容精神,继续指引着美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未来方向则是没有疑义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西方最早建立司法审查制的国家。自 1 80 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后 ,美国司法审查制正式确立。该制在实现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原则方面 ,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美国权力监督机制有效运转的关键所在。同时 ,它对世界各国宪政及权力监督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现代美国公司的成长、成型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的判决,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四个方面的贡献:实现了公司身份与法律地位的平民化、人格化;以“正当程序条款”取代“契约条款”,作为保障公司权益的新宪法依据;理顺了铁路公司与独立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对反垄断法进行合理性解释,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公司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肯定性行动"是指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政府照顾少数族裔与弱势群体的优惠措施,虽然这些措施大多仅限于入学与就业等领域,但正是在这些领域引发的激烈争议涉及了道德与法律、大学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的和谐与公平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因而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争议最终诉诸法律,最高法院曾多次对与"肯定性行动"相关的问题作出重要判决,但一直是就事论事,没有触动这项政策的根本.最高法院的谨慎判决也说明了在法律与道德层面复杂纠葛中对"肯定性行动"取舍的困难,这也使得"肯定性行动"虽然在事实上构成了逆向歧视,却一直延续至今,并还将维持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美国内幕交易规制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案例Chiarella案以及O′Hagan案进行评析,分析这两个司法判决对于美国内幕规制发展理论从"平等获取理论"到"信托义务"最后到"盗用理论"的转变所产生的影响,得出内幕交易理论发展的本质是"公平交易论"。中国内幕交易规制监管想要从美国内幕交易执法实践中汲取有益经验,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对我国证监会的职权进行重新定位,并明确其执法权力。  相似文献   

10.
美国联邦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监管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美国联邦尚未制定专门立法来规制温室气体排放,但"马萨诸塞州诉美国环保署"案奠定了EPA依据《清洁空气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基于该判决,EPA先后颁布了针对移动源的危害调查报告和尾气管道规则等以及针对固定源的时限规则和剪裁规则等。在"美国电力公司诉康涅狄格州"案的判决中,联邦最高法院否定了依据美国联邦普通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做法,巩固了推动EPA依据《清洁空气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路径。"负责任的监管联盟诉美国环保署"案的判决则再次夯实了EPA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做法。美国联邦层面在《清洁空气法》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制度轮廓已然形成。这既是重大突破,又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美国判例法的运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美国属于判例法国家,但是多数国内学者对于判例法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较为粗浅的层面。本文主要从判例法的含义、类型、表现形式,判例法的基本原则、法律方法、法律地位,以及判例法与制定法的关系入手,对美国判例法的运作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本国私人对外投资的支持和保护主要表现为国会制定了很多保护私人投资利益的法律。美国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是以《对外援助法》为中心而形成的多层次、多领域管辖的法律体系。同时,美国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以及利用国际经济组织来为本国私人对外投资提供服务。现时的美国对外投资推出的不仅仅是技术、服务、环境优势,而且还包含国内法律的不断推陈出新,并引领全球国际投资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费正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也是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智囊之一。20世纪40年代,他两度来华通过对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命运、对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和对共产党人的观察、思考,认为国民党政府气数已尽,美国必须调整其对华政策。正是由于费正清等人的远见卓识和极力建议,美国决策层及时地调整了对华政策,从而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审视美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实用主义色彩,即对外的扩大适用和对本国出口行为的豁免。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我国一方面应当参考美国经验,尽快制定我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具体标准和实施细则;另一方面应当通过缔结双边协定和参与国际统一规则的制定,减少国外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对于我国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贸易救济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是中国出口企业在应诉美国贸易救济调查时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中国在美国贸易救济调查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不仅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着替代国、一国一税或替代基准等歧视性规则的适用,而且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被抹杀。美国学者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接合理论、经济优势理论以及国家利益理论分别从制度、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的角度解释并论证了美国与中国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贸易关系并将中国融入以自由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为基本特征的世界贸易体制的理论依据,并构成美国对中国适用歧视性贸易规则的理论基础。对非市场经济规则理论起源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实质,而且可以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正确对待中国在美国贸易救济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并寻求应对策略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旨在为《京都议定书》2012年第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签署新协议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在达成了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落幕。《哥本哈根协议》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双轨制的谈判机制,就全球升温上限、资金、技术以及透明度等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其制度框架为进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开创了一个新起点。由于协议的形成机制、实体内容和制度约束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法律局限性,因此,如何将协议中的政治意愿变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权利与义务将成为后续谈判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形成了全球经济依赖美国的局面,这种依赖性使美国具备了影响他国政治和立法的能力。为了保障其获得最大利润,美国通过制定301条款推行经济霸权。然而,301条款本身是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初步动摇了原有的经济依赖关系,全球经济对美国依赖的不对称性减弱。在后危机背景下,其他国家应该采取联合行动,要求美国废除301条款。  相似文献   

18.
美国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周期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出口导向型的中国深受其害。回顾已有的文献,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检验美国的边际进口倾向,描述美国贸易保护的周期性;通过对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分析解释了美国贸易保护的周期性变化;然后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轮胎特保案"中美国政治经济周期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认为,对美国贸易保护的防范必须加强对美国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的研究,把握两种周期交织在一起所引发的贸易保护的周期性波动,加强国际协调,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公司法中的社会责任条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司的经营活动对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许多州在其公司法中融入了利益相关者条款,以立法的形式授权董事会采取措施维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由此在美国公司法中开始生根。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证据的可采性标准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少伪科学的运用和对科学的误用。通过对Frye、Daubert、Joiner和Kumko四个案件的判例,详细分析了美国科学证据采信规则演变的内容和历程,有助于理解现代美国科学证据采信标准的内涵,对我国在科学证据采信规则的立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