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提高纯铜扩散焊接性能,通过表面机械滚压技术( SMRT),对纯铜试样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并在真空下对 纯铜母材和经表面机械滚压处理的纯铜试样分别进行扩散焊接试验,焊接压力10 MPa,保温l h,焊接温度为300℃、 400℃、500 qC。研究结果表明:经过SMRT纯铜表层晶粒达到纳米级别,纯铜试样焊接接头处的显微硬度高于母材试 样;同一温度下,SMRT铜焊接性能优于母材试样。  相似文献   

2.
采用CBN砂轮对渗碳钢18CrNiMo7-6进行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外圆磨削,并借助三维形貌测量系统、残余应力测试仪以及显微硬度计分别对表面粗糙度、三维表面形貌、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进行测量,探究不同外圆磨削工艺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砂轮线速度v_s为单因素变量研究时,v_s=16. 89 m/s(4 300 r/min)下表面粗糙度最优;在以工件速度v_w为单因素变量研究时,v_w=11. 12 m/min (150 r/min)下表面粗糙度值最大,v_w=22. 24 m/min (300 r/min)下表面粗糙度值最小;在以磨削深度a_p为单因素变量研究时,ap=0. 02 mm下表面粗糙度最小。不同磨削工艺参数下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均呈现为残余压应力,且不同砂轮线速度和工件速度下,深度方向上周向残余应力σ_x和轴向残余应力σ_y也都呈现为残余压应力,残余压应力最大值都出现在表面,之后随深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同时结合原始试样的残余应力梯度分布可知,外圆磨削使得工件表层的残余压应力值变大,形成了30μm左右的残余应力变质层。不同砂轮线速度以及不同工件速度下的显微硬度梯度分布均呈现的是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且结合原始试样的硬度梯度分布可知,磨削工艺使工件表层形成了约30~60μm的硬化层,显微硬度相对于原始试样有明显的提升。并采用单颗磨粒进行磨削仿真,获得了较为可靠的残余应力梯度分布,与试验结果相比整体趋势一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控制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工艺参数实现TA2纯钛的晶粒细化。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显微硬度测试等仪器和技术研究了退火前后细晶纯钛的显微组织与硬度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冷条件下,TA2纯钛的晶粒尺寸可降低至2μm左右,晶粒细化效果主要受到搅拌头搅拌速度/前进速度比值大小影响;当退火温度在450℃及以下时,FSP细晶纯钛显微组织与硬度变化不明显;当退火温度升高至500℃时,FSP纯钛试样的搅拌区晶粒尺寸明显增大,且显微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用浓盐酸、浓硝酸溶解试样后,在WFX2B2型原子吸收光谱仪上采用铜的灵敏线249.2nm和次灵敏线327.4nm作为分析线,对铜矿石试样进行了测定,实验证明:在0.2mol/L的盐酸溶液中,以FAAS积分法测定铜元素,其它金属离子杂质不干扰铜元素的测定,与碘量法相对比,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优点。变异系数小于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综合近年来有关膏剂渗金属法文献的基础上,较系统地用这种方法在低真空和微氧化性气氛中作了各种工艺实验。其中渗V、渗Cr、B—Al二元共渗和B—V二元共渗以及Cr—Al—Si—B四元共渗法已成功地用于钢铁的试样上。文章论述了实验过程和所作的光学、电子显微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显微硬度,抗蚀性等试验结果。对于膏剂渗金属法的机理,本文亦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304不锈钢与42CrMo钢惯性摩擦焊接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接头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头飞边尺寸与热输入有关,42CrMo侧飞边大;近缝区Cr元素出现"峰值",焊缝界面处C元素和Fe元素增加;42CrMo侧未见明显脱碳层,其组织从焊缝到母材主要有贝氏体、马氏体、铁素体和索氏体,热输入影响马氏体的形态;304不锈钢侧晶粒细化,有碳化物生成,大热输入时生成σ相;硬度最高值在42CrMo侧焊缝,增大热输入,304不锈钢焊缝硬度增加,42CrMo侧降低;拉伸强度最大为687.55MPa,均断在304不锈钢母材上,是以韧窝为主的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7.
针对5182铝合金轧制板材截面亮线组织现象,通过金相显微技术、显微硬度技术、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表征了板材截面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结构,并结合板材的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并讨论了该亮线组织的形成机理及其对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182铝合金轧制板材截面亮线组织的产生与板材冷变形程度及稳定化退火工艺有关,板材表层区域变形量比中心区域变形量大且稳定化退火温度较低或保温时间较短,造成β相(Mg_5Al_8、Mg_2Al_3)在表层区域更容易析出,且沿晶界呈连续网状分布,而中心区域β相数量较少,且未形成连续网状,结果在轧制板材截面上形成亮线金相组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经激光仿生耦合处理的H13钢在常温下抗磨损性能以及磨损机理,并分析不同形貌(线状、网状)对其抗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Nd∶YAG激光器赋予H13钢试样表面一定仿生形貌,采用HVS-1000显微硬度计、HSR-2M型高速往复摩擦实验机进行仿生单元体横截面硬度测定和试样表面磨损试验,并得出磨损质量;通过金相显微镜、SEM分别对试样横截面以及表面磨痕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研究磨损机理。激光仿生处理后的H13钢,其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与基体相比,经激光网格仿生处理的H13钢耐磨性提高约20倍,线状仿生试样提高约13倍。激光仿生单元体能够改变试样整体的磨损机理,使基体的磨料磨损逐渐转变为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9.
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的方法,在工具钢表面制备了TiAlN薄膜。运用EDS、XRD和SEM对薄膜的成分、组织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此外,也测定了薄膜的表面显微硬度、摩擦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硬度基体上的TiAlN薄膜成分相同,膜层致密;硬、软基体上薄膜的显微硬度最高可达到2 575 HV0.025和2 295 HV0.025,摩擦系数分别在0.45和0.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简称 TSP)中成份十分复杂,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本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其中金属元素含量,采用湿法消化试样,同时测定了铜、锌、铁、铅、镉、钙、镁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利用一台输出功率为2kW的连续CO_2激光器在20~#钢表面涂敷WC—TiN—SiC—Co和WC—SiC—Co的研究,并对激光处理后的涂敷层进行了物相分析和硬度分布以及耐磨性能的测试。其结果表明:利用高功率激光束可在廉价的碳钢表面实现多种硬质合金的涂敷,其表面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机械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对涂敷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7075铝合金以其独特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载运工具各个行业中,但是,铝合金在焊接后会出现疲劳强度降低的现象,这对载运工具的安全性产能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一现象,采用局部激光表面处理法来改善7075铝合金的疲劳性能。对未处理试样和局部激光表面处理后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表明,局部激光表面处理能有效降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提高疲劳寿命。ANSYS有限元残余应力分析及硬度试验表明,局部激光表面处理后试样上形成的残余应力场和局部软化现象是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从辐射亮度方程出发,推导了在大粒子近似条件下,激光束通过尘障以后约化通量密度和漫射通量密度的表达式,并在四个常用激光波长上作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散射粒子浓度较大时,尘障后表面上的漫射通量密度通常比约化通量密度高很多,且散布在较宽的范围内.随着光束远离尘障,漫射通量密度迅速减小,约化通量密度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在气溶胶室中首次观察到的群体气溶胶粒子吸收激光能量产生的热晕效应的实验。在真实大气中用电动喷枪注入相当浓度的气溶胶粒子为去离子水,连续波Ar+激光,在实验中发现随着粒子浓度的增加,从实验仓中出射的激光光斑重心下移,并且随着粒子浓度的减少,光斑逐渐上移,位置复原。  相似文献   

15.
选用WC、TaC、Co粉和稀土粉末配制不同稀土含量的WC-0.4TaC-10Co合金混合料,经球磨后压制,在1380℃温度下真空烧结.测试烧结试样的机械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轻稀土的添加有助于增加合金的致密度,重稀土的添加有助于增加合金的横向断裂强度.另外,稀土的添加可以抑制WC晶粒的长大,但稀土的加入对试样的硬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宿州市埇桥区地下水硬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州市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地下水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通过对埇桥区内66个地下水样点EC、TDS值的测试,得出区域内TDS达标率为66.67%的结果,并运用Surfer绘制了区域内地下水硬度(由TDS表示)的平面分布图,发现该区地下水硬度分布具有中部高、南北两侧低的特征。结合该区工农业发展现状及地质背景,推断地下水硬度变化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关,但目前尚不排除基岩埋深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Singmund热尖峰溅射模型进行了修正.用平均能量淀积密度近似代替了Singmund热尖峰溅射模型中的表面能量淀积密度近似.并用TRIM87程序对Sb~+,Bi~+轰击银靶的能量淀积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将计算所得到的平均能量淀积密度代入修正后的Sig-mund热尖峰溅射模型中,所得到的起始热尖峰区尺寸与能量淀积理论相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聚醚多元醇PTMG、聚酯多元醇PPG与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以水做发泡剂,采用两步法制作一种新型聚氨酯半硬泡。通过对不同配比的预聚体进行发泡,将得到的半硬泡进行ATR红外、DSC、TGA等分析,并通过测试邵氏硬度和密度表征其物理性能,表明所得的半硬泡符合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Ni—P—SiC合金镀液组成、工艺和镀层性能.研究的结果表明,镀液中SiC微粒含量为10~159·1(-1)时.可得到性能较好、具有很高硬度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Ni-P-B4C合金镀液的组成、工艺和镀层性能,研究的结果表明,镀液中的B4C微粒含量在10~15g·L-1时,能获得性能较好的镀层,且具有特别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