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女性作为一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半边天”,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激发一国女性经济潜能以促进经济增长却依然难有定论。基于我国对中亚五国2004—201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我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直接投资对中亚五国经济增长总体上有显著推动作用,但影响程度与显著性存在国别差异,我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资本积累、出口溢出、制度变迁、投资集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五个方面;(2)通过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女性就业—经济增长”这条作用机制,发现我国直接投资对中亚五国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中,约有10.8%是通过提高当地女性就业水平实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提高服务业和工业女性就业水平来推动中亚五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评中亚五国独立十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介中亚五国独立十年来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变化 ,分析了中亚五国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同前景。由于中亚五国不同于东欧国家和俄罗斯 ,对这些国家的研究用阐述发展中国家的理论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改革政策逐步取得成效,世界能源价格的上升,中亚五国经济保持了较高增幅。经济形势趋于好转,经济区域格局依然是以哈国为主导的“一强四弱”的格局。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还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新布什主义”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增强了美国在中亚影响力,引起了美俄两大主角在中亚这一“角斗场”势力的此消彼长,动摇了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塑造了中亚新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框架,而中亚五国及诸如中国在内的国家力量的消长变化,为新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形成增添了变数。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发展是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重要经济基础。立足中亚国家,采用2009-2015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季度面板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贸易基础。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直接投资额,以及中亚五国汇率波动均对人民币中亚区域化有正向影响,而中亚国家人均GDP对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程度具有负向影响。最后,根据以上结论,从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优化贸易产业结构、建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亚五国独立十年来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成因。认为中亚五国目前奉行的民族政策是基本符合国情的正确政策,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实践的丰富,中亚五国的民族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亚五国无疑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探讨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一体化水平如何,对于认识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熵权法对测度贸易一体化水平的四个指标: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区域内贸易份额和双边贸易强度进行赋权,得到贸易一体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并利用该方法分别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的贸易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比较,得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一体化水平在逐步上升,但相较中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一体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结论;采用VAR模型、协整检验、IRF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对贸易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强调走低碳经济是目前中亚五国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可动摇的战略选择。分析中亚五国1993—2009年CO2总排放量、人均CO2排放以及CO2排放强度变化特征,利用Kaya模型定量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1)中亚五国的CO2排放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CO2排放水平已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其中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CO2排放量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乌兹别克斯坦已经控制在某一个稳定的水平。(2)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导致中亚五国CO2排放的主要因子,能源结构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对CO2排放带来了压力,而能源强度对减缓CO2排放的贡献是极大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省区与中亚国家地理位置接近,历史渊源深厚,资源尤其是能源互补性较强,具有经济合作的天然优势与现实基础,其前景非常可观。尤其是新疆与中亚五国能源种类差异显著,能源储备颇具优势,长期以来双方一直在能源开发、利用上有着多领域的合作,且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合作潜力。根据新疆的经验,可得出西部进行跨国性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若干结论性思考:一是跨国性区域经济合作是合作双方实现互利双赢的战略性选择;二是跨国性区域能源与资源的合作开发与利用,是西部省区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的主攻方向;三是西部省区在与中亚五国进行跨国性区域能源与资源合作时,必须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印经济改革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情相近的中国与印度,目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两国经济改革的背景、内容与结果有诸多共同特征,但两国经济改革的力度、路径等方面的差异性,却导致两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两国经济改革模式,分析两国不同经济发展的成因,揭示两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亚五国政治转型与经济转轨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尽管在外力影响和内部努力下,采取了多种改革措施,但无论是民主化还是市场化依然未能实现;与同时被卷入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中东欧国家相比,出现了同途殊归的转型结果。究其原因,不仅是内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和转型前提条件的缺失,更重要的是,中亚政治转型与经济转轨的非对称性发展态势左右了中亚的转型进程。权威与民主的双重作用使经济转轨面临两难窘境,而缺乏经济基础的民主化在其发展进程中的脆弱性凸显,并最终导致民主政权刚刚建立即向威权政体转变,加之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对民主化和市场化产生的影响,使得中亚的转型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与中亚经济合作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危机不仅使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遭受沉痛打击,也让深居内陆的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深陷寒冬期。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与中亚的经济合作环境有些许变化,在新环境下寻求双方之间合作的新重点,积极拓展中亚市场,展开与中亚合作的新篇章,帮助中亚国家走出困境的同时,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能带来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随着中亚和独联体各国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内部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对新疆外贸尤其与中亚贸易这无疑会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加快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的进程,充分发挥其在中国与中亚和俄罗斯地区经贸合作方面的作用,是未来中长期抵消中亚和独联体内部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新疆经贸发展的不利影响,保持新疆与中亚俄罗斯国家经济贸易持续稳定发展最行之有效的途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侧重于探讨中亚五国的地缘战略地位及其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立足于俄美在中亚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中亚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亚国家政策多变,法制不健全,经营不规范,作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主体的新疆在各种因素制约下竞争力相对较弱,中央及地方两级政府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制度安排是现阶段企业开拓中亚国家市场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作用局限性的表现是政策的扭曲、一刀切、广度和深度不够、桥梁作用发挥不够和措施规范的欠缺。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五国因其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既顺应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也适应推动双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且拥有彼此间睦邻友好等坚实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双边签订的协议框架下,采取了鼓励学生国际流动、加强人才培养、成立大学联盟、共建“上合大学”等举措,提升了中国与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水平。展望未来,中国应坚持“适应性”“引进来”“走出去”“信息化”等战略,做好双边合作政策规划,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鼓励对外合作办学,依托互联网优势创新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是一种实质性的社会变动,由根本制度带动的社会全面变化通常伴有剧烈的阵痛,并冲击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中亚五国的社会转型始于矛盾与危机并存的历史背景之下,可以说,苏联模式的终点,就是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原苏联共和国艰难转型的起点。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矛盾与冲突,都能够在苏联模式所造成的社会政治后果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贸易结构、贸易竞争指数和贸易互补性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新疆与中亚五国产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具有相当的互补性,并且这种产业互补性很大程度上依托内地的优势;同时,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在以互补性为主的基础上,呈现出逐渐增强的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