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胡晋接认为师范教育应以培养理想师范生人格为要务,主张“村民教育”、“发展社会经济教育”、“实业教育”,积极倡导与组织“全徽教育协进社”,努力实践师范教育,成绩斐然,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了师范教育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了安徽现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新文化运动中,安徽是全国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考察新文化运动之前安徽的政治、经济及教育情况,分析地域文化的差异和西方教会文化的影响,探究新学堂的兴办、西化教育体系的确立以及留学生群体带来的改变,可以看到,近代以来的安徽从社会文化结构、文化氛围等方面都为新文化运动在本土的发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文化场",也为新文化运动在全国的推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3.
1921年11月,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因教员吴遁生逼走校长王仁峰发生风潮.风潮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引起了省内外学界极大关注.在这场风潮中,安徽教育界“趋新”势力发生了分裂,青年学生与陈独秀等新文化领袖产生了裂痕.  相似文献   

4.
明清以来的徽州是一个高移民社会,以徽商为主体的旅外徽州人与故乡始终保持着良性互动的关系。民国时期,旅外徽州人面对家乡社会的衰落,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和使命感,他们通过组织同乡团体,创办刊物,发表各种改良言论,为革新徽州面貌进行舆论动员。这些刊物以建设新徽州为使命,高度关注徽州的教育和烟赌等社会问题。虽然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旅外徽州人的很多改良建议流于形式,但是对徽州新思想文化的孕育与传播仍然起到了一定作用。某种程度上,旅外徽州人在用一种批判的态度表达对乡土的敬意。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立医政学院与国立江苏医学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27年,江苏试行大学区制,境内公立医学学府硕果无存.1934年,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的陈果夫创建省立医政学院,后因抗战西迁与南通学院医科合并,改组国立江苏医学院.从省立医政学院到国立医学院的嬗变,涉及到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诸多变化.全面对照分析前后时期的差异与特点,对于了解民国时期江苏医学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代安徽地处江南,经济文化都比较繁荣,此时诗社亦有不少.这些诗社主要分布于徽州及宁国府,其中徽州诗社最多.安徽诗社已呈现一定开放性,但多由官员组成.  相似文献   

7.
安徽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安徽地域文化分为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三个文化区域,三者在民风民俗、方言、地方戏曲和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学术文化领域,主导淮河文化的是道家思想,主导徽州文化、皖江文化的则是儒家文化。这三大文化区域的差异性与趋同性,显示出安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本文阐述了安徽传统地域文化的特征及发展现状,对其当前如何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挖掘其珍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桐城派在二百余年传衍发展过程中,书院讲学起到了基因性塑造作用,而徽州紫阳书院、问政书院和安庆敬敷书院等,则是桐城派在安徽从事书院教育的主要基地.两地人才的培养、文风的培育、相互间文化交流的增多,与刘大槐、姚鼐等多年主讲这几座书院有密切关系.对此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桐城派的传承规律和清代安徽书院教育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9.
以《新青年》杂志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中的知名进步刊物,在安徽的普及和渗透是比较广泛、深远的,学术的繁荣和文化的更新,为安徽的文化精英和广大普通民众创造了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前提条件,科学图书社在安徽传播进步刊物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安徽的影响,最令人注目的表现就是安徽本土各种宣传新文化新思潮的刊物应运而生,这些报刊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有力地推动了安徽的文化启蒙。  相似文献   

10.
自宋元至明清,徽州蒙学教育发达,著述丰富.徽州蒙学著述的整理和研究应立足于徽州、立足于未见、立足于系统,可依靠的文献资料有徽州方志、徽州传统蒙学书目、徽州杂字、徽州谱牒、徽州古籍、徽州乡音字汇类著作或教材、徽州文书档案等十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搜集、整理徽州蒙学文献,编制资料汇编,并以此为基础,对徽州蒙学著述展开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徽州蒙学著述的整理与研究在材料发掘上具有创新意义,对加强徽州蒙学、徽州教育及徽州历史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徽州楹联包括历史名人为徽州风景和建筑的题联以及悬挂于民居、祠堂、亭台等徽州特有古建筑上的楹联.徽州楹联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徽州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的信息.徽州楹联多用典故、拟人、夸张、叠字、隐喻、双关、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文人对徽州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体现文人高雅的情操和宁静淡泊的精神追求.徽州楹联还具有表现徽人对儒学传统价值观的继承、体现徽人耕读传家、勤俭节约的民风、反映宗族社会的忠孝观、反映"家馨"与"善治"的思想、对于"和谐"理念的继承等文化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皖籍名家研究私交公论:胡适与民国外交界徐希军(1)从《新青年》看陈独秀的编辑技巧蒋含平(1)戴厚英《流泪的淮河》语言的乡土味杨增宏,房厚信(1)论胡适的“诗的经验主义”杨四平(2)试析胡适早期的妇女观盛菊,王东海(2)胡适对日本侵华政策的认知疏子平,徐希军(5)胡晋接与安徽现代师范教育周爱武(5)一、政治·文化1949-1965年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探析赵光元(1)自由与保守之间———解读胡适的党际关系主张江玲宝(1)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历史沿革张亚(1)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王永进,王勤奋(1)从“全面小康”到“和谐社会”———不…  相似文献   

13.
南安 《老友》2014,(5):50-51
正安徽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品位最高的省份之一,这里人杰地灵,文化灿烂。下面选取其中的8处景点供大家了解与欣赏。徽州古城徽州古城景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核心,也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古城五峰拱秀,六水回澜,山光水色,楚楚动人。景区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牌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过后相继登上文坛的京派作家,置身于新旧冲突趋于缓和、新文化内部开始调整的语境中,他们的文化选择表现出"向传统倾斜"的特征:在空间维度的中西问题上,对民族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时间维度的古今问题上,重视发掘古典文化艺术精神;同时,移西方现代派之花,接中国传统文化之木.京派的文化选择是对五四时期激烈反传统倾向的反思与矫正,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诗歌翻译对白话新诗的草创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胡适与朱湘作为这一时期诗歌翻译的领军人物,他们在诗歌翻译目的、译诗题材选择以及译诗语言与诗体采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他们通过译诗分别为中国白话新诗的草创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现代徽州商人与传统徽商一脉相承,他们在1949年前后的经历对于理解社会转型具有参考价值。赣州徽商汪德溥曾涉足肥皂、茶社、蚊香、酒店、米号等商业领域,以"行商"小生意起家,商业资本和经商能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向中等规模的"坐贾"发展,遇到挫折后又退为"行商"。在职业选择上,其首选是进入公职单位,而非风险偏高的商业领域。汪德溥无论在公职单位还是经商都受到徽州同乡和亲戚的关照,虽然他的生活方式已经高度土著化,当地人却仍然把他当成安徽人。他在邻居、同行及合伙人、街道干部心目中的形象不佳,在"三反""五反"和肃反运动中被当成对立面。1949年以后的社会变迁,对固守传统商业思维的汪德溥造成巨大挑战,对比他在经营、生活、交际、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可以管窥徽州商帮走向消亡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7.
清代安徽共有11 92名进士,进士群体的区域分布在省内府际和府内县际两个层次都呈现出鲜明的非均衡状态。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太平府是清代安徽科举发达的地区,其中尤以安庆、徽州两府为著。各府进士中心县的形成与存在,加剧了进士县际分布的不均衡,较之省内府际分布状态,府内县际分布的不均衡更为普遍和严重。清代后期与前中期相较,非均衡状态存有弱化趋向。  相似文献   

18.
与客家始迁祖不同的徽州中原移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粤、赣的客家始迁祖和徽州世家大族的始迁祖都是中原移民,但是二者的社会地位、政治状况和文化发展有很大不同。客家的始迁祖是中原的“给客”、“客户”或“佣客”,他们与当地的土著共处,形成“主”“客”并立的政治局面;在继承中原文化和吸收当地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及其后裔创造了客家的方言、民俗和文化,形成二元或多元的文化格局。与客家的始迁祖不同,徽州世家大族的始迁祖是“中原衣冠”,他们征服并同化了当地的山越人,由“客”变“主”,使徽州成为他们的一统天下;在继承中原文化和吸收山越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及其后裔创造了统一的徽州文化。文章重点阐述了徽州中原移民发展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文化运动期间,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新文化运动前期缺乏对运动的关注;“五四”期间认同了“廓清愚昧,启迪理智”的运动宗旨;“五四”以后关注运动并对运动中的某些做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孙中山自始至终没有参与到新文化运动中去,更多的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分析、评判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20.
国立九中(含前国立安徽二中)创立于1938年,抗战时期迁到大后方四川江津,主要收容以皖籍为主的师生.其中有不少国家栋梁之材,经过国立九中的教育薰陶走向社会,发光发热,如邓稼先、舒芜等,陈独秀先生晚年也住在江津.到1946年国立九中一分为三,降为省立,陆续迁回省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